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

“首先,孤要說的是,大司馬提出的要敢戰,是正確的。而元輔說的,最好是以堂堂之陣進行碾壓,也是正確的。”

先給剛纔爭論的兩方各安撫了一下後,朱由棟續道:“孤剛纔聽徐先生講了打造戰艦的過程,就想到一個問題,既然兩座船廠裡還有這麼多學徒,爲什麼不把這些人充分利用起來呢?”

“殿下的意思是?”

“很簡單,這會兒是戰時,打造出來的戰艦說不定上了戰場沒多久就沉了,所以沒必要那麼精益求精。孤的意思,木材,不必等待塑形、風乾,運到船廠之後就馬上用於戰艦修建。戰艦打造的時候,也不必非得有那麼多匠師和熟練工匠伺候一艘戰艦。完全可以把這些人拆分到更多的船臺上去,剩下的崗位由學徒進行補充。”

“殿下!如此造艦,這戰艦下水後,若是沒有被敵人擊沉,最多三個月,自己都要散架。”

“哈哈哈,散架就散架了唄!等把這兩家賊子的海軍打敗了,我們再造更好的戰艦!”

所謂更好的戰艦,王象乾、許弘綱等人心裡想的是排水量更大、製作更精良的風帆戰艦。而徐光啓則自然想到:或許一兩年之後,大明戰艦的動力,就不會是風帆了——也是,既然以後都不用風帆做動力了,還留那麼多風帆戰艦幹嘛?爛了就爛了唄。

想通了此節,徐光啓自然就放下心來,他埋首估算了一下就擡頭道:“如果按照殿下說的辦法,一切都以縮短工期爲要,其他都不怎麼考慮的話。二級戰艦兩到三個月,一級戰艦三到五個月就可以完成。”

“好,孤給你們工部一個月的時間擴建兩個船廠,並讓兩家船廠在這段時間加緊對學徒們進行培訓。在這段時間,兩家船廠儘可能讓現在在船臺上的半成品完工。一個月之後,同時趕工戰艦。五個月之後,孤要看到至少三十艘北直隸級!”

對於朱由棟這樣的命令,徐光啓稍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領命了:“殿下,船廠可以這樣造船,但是這船造出來了,火炮......”

“不要緊的,工部、方山、紅河以及大內的火器局,都把岸防炮的鍛造給停了,全部產能都拿去生產艦炮。”

“嗯,如此安排,火炮產能倒是夠了。但是這水手?”

“招募,調配。前者,從戰爭基金中出錢,在我大明沿海招募商船水手和漁民。後者,大司馬,你們兵部沒有問題吧?”

“殿下,沒有問題,臣會後就去安排此事。呃,新造大艦三十艘,起碼得新增水手一萬人吧?兵部先從沿海各衛所抽調五千人。若是招募的不夠,臣再進行二次抽調。”

“好,孤再補充一下,福寧鎮的官兵,都不要那些福船了,全部去接受新艦。嗯?大司徒你有疑問?”

“殿下,臣想問的是,這粗製濫造戰艦的錢,也是從戰爭基金中出?”

“哈哈哈,那是當然,兩千多萬元啊,不用出去,孤心裡不舒服呢。”

“哦哦,那臣就放心了。”

“好,海軍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五到六個月後,展開全面反擊,主動尋求決戰!”

“殿下方略精妙,臣等拜服。”

輕輕的擺擺手,表示自己對這種馬屁沒興趣後,朱由棟又道:“本次作戰,海戰是關鍵,但是決定戰爭最後勝負的,卻是陸軍。所以,海軍的事情說完了,咱們來說陸軍。曹文詔,現在新編七鎮的訓練情況如何?”

“回稟殿下,新編七鎮已經訓練了四個月,按照臣等以前在靖江島上覆建橫海衛時編訂的訓練大綱,再有兩個月,第一期訓練就可以結束了。”

“嗯......”稍稍思考了一會後,朱由棟道:“孤記得,當年橫海衛復建後,只是過了一年,就帶着你們北上遼東了吧?”

“是,萬曆三十八年元月,橫海衛正式開營。當年十一月就北上遼東。三十九年二月,在薩爾滸完成了橫海衛的第一次實戰。”

“當年橫海衛的軍官,恐怕還不如今日新編七鎮的軍官吧?”

“殿下說的是。昔年復建橫海衛時,便是如臣這樣的千戶,也就勉強認識幾百個字。而現在的新編七鎮,所有軍官都能識字,五成以上軍官有在皇家軍事所有士兵也都通過夜校在學習認字。好些聰明些的士兵,入營不過四個多月,就已經能試着讀燕京日報了。”

“好,你這麼一說,孤的決心就下了。”

起身,走到沙盤前,舉起指揮棒:“諸位,海軍計劃在五到六個月後展開反擊。但在此之前,先動的,是陸軍。”

“臣等請殿下示下。”

“孤的意思,第一、四、七鎮編組爲第一集團軍,北上遼東,在鴨綠江沿岸展開。逼迫日本將更多的陸軍投入到朝鮮。

第五、八鎮南下,與第二鎮組成第二集團軍。這個集團軍的任務是:從廣西進入安南。我們進入安南,阮家是肯定歡迎的。至於鄭家?哼,若是他們老老實實的給我們的大軍供應糧食,護衛糧道的話,孤就讓他繼續在安南北部做權臣。如若不然,哎,安南那地方的人一直都不好管,孤也懶得去爲他們操心,那就換個人來做權臣吧。”

“哈哈哈~”參會衆臣裡,懂兵事的不多,但要說到玩弄權術手段,那是一個比一個厲害。溫體仁就笑眯眯的道:“殿下,此事交給臣,臣會讓鄭家聽話的。”

“好,這個事情就拜託溫先生哪。”

這個時候直轄安南或者掌控安南朝政,在背後控制這個國家的事情,朱由棟是沒有去想的。不過,趁着這會打仗,我的軍隊先進去。等到戰後,嘿嘿嘿......

“孤接着說,第六、九、十三鎮,編組爲第三集團軍。這個集團軍的任務是,到福建駐防,等我方掌握住澎湖附近的制海權後,就先行登陸臺灣島。經此一戰,臺灣島的重要性如何,我想諸位都很清楚了。以後,孤準備在臺灣島建新的布政司。”

“呃,殿下,臺灣那麼小,人口那麼少,直接建布政司?”

“哈哈哈,大冢宰,這個事情還早得很呢。無論如何,總的我們的海軍掌握住了制海權纔有後續的事情嘛。不過說到這個,吏部倒是可以把工作做到前面,認真思考下什麼級別的機構適合此時的臺灣。”

“是,臣記下了。”

“殿下!我們第三鎮呢?”

“純忠,第三鎮是孤的親軍,除非孤要親征,否則你就老老實實的待在北京吧。”

“殿下!第三鎮的稱號是近衛,隨時貼身護衛殿下乃是理所當然。不過,北京城到底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之一,這軍隊在這樣的地方久了......”

“這點你放心,等這一仗打完了。其他九鎮的軍官都要來和你的麾下進行交換。”

“哦,原來殿下已經想到了這一點,那臣無異議。”

“好。”安撫好了李純忠,朱由棟轉過身來:“第一集團軍,由曹文詔任軍長,統帥三鎮。第二集團軍,軍長劉招孫。第三集團軍,軍長,趙率教。如此安排,兵部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會後就準備相關文書。”

“好,大司馬,除了新軍,我大明的其他軍隊也要動起來。”

“臣亦有此意,請殿下示下,具體如何調動?”

“嗯,西南方向,除了四川鎮以外,雲南、貴州以及重慶衛,各出兵三千左右,如此,與四川鎮合兵一處,就有兩萬人了。這兩萬人,統一由麻承詔統帥,聯合緬甸,對暹羅進行試探性攻擊。

另外,北京這邊,京營,騰驤四衛,都要派出軍隊出去輪戰。先期抽調一萬吧。跟隨第二集團軍的兩個鎮南下,之後就轉到雲南去。補強給麻承詔。

九邊重鎮,也要各自抽調人馬,組成一支兩萬人的部隊,補強到遼東去。”

“是,臣明白了。會後立即辦理,以上部隊,四個月內全部抵達殿下指定位置,先熟悉當地環境,待得海上分出勝負後,我陸軍馬上展開全面反擊!”

“嗯。”朝着王象乾點點頭後,朱由棟走回自己的主位:“衆卿,暹羅、倭賊不自量力,以小犯大。如此行徑,遲早都要敗亡。但到底這二賊蓄謀已久,所以我朝初期應對起來有些小挫。雖說我們都知道,只要我們稍微堅持一下,勝利必定屬於我們。但是,這個時間不能太長!畢竟,海貿斷絕對於我大明的影響是極大的,百姓們,豪商們,現在可以因爲一片忠君愛國之心暫時忍耐。不過這種耐心,以孤看來,最多也就兩三年。所以,我們必須儘快展開反擊,並取得決定性勝利!這個時間,孤將其定在半年之後。所以,諸位都要以此爲目標,齊心協力,努力做事。孤深信,只要我大明認真起來,這兩個蕞爾小國,要不了多久,就會灰飛煙滅!”

“謹遵殿下教令,臣等敢不用心效命,以使我大明天威布達四海!震懾八方!”

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