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

bookmark

在方山學校將弟弟妹妹的入學辦妥,和學校的科研人員、教師座談後,朱由棟又匆匆的返回興華宮。在那裡,曹三喜、李世忠、李國助和張世澤早就在那裡等着了。

“你們幾個都是老熟人了,吾在你們面前就不用正襟危坐了啊。”

“哈哈,殿下請隨意。”

“好。”朱由棟說完也不矯情,直接在一張躺椅上半躺下:“王承恩,過來給吾按頭。哎,這個位置,太累了!”

“殿下,雖然累,但我們終於可以大展手腳了,不是麼?”

“嗯,說得有理。曹三喜,你先開始吧。”

“是,殿下。屬下準備以以前在南華宮時麾下的一百餘位專業財務人員爲基幹,籌建大明皇家銀行。屬下給本行定的第一個規矩,便是本行任職人員,不得參加科舉。如果要參加科舉,必須辭職。”

“……這一條吾本人沒有異議,但是鑑於現實,稍微修改一下:不得參加會試就好。畢竟,在目前科舉不能動的情況下,一個舉人身份,對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好吧,屬下明白了。殿下,接着說第二條,銀行最大的權力便是鑄幣,屬下準備鑄造千足金金幣一,九銀一銅、二銀八銅銀幣各一,六銅四錫的銅錢一,一共四種貨幣。分別叫做金幣、銀元、銀角、銅錢。”

“可以,這四種貨幣彼此兌換怎麼定的?”

“殿下,各幣之間,屬下暫定金幣和銀元一換七,銀元銀角之間是一比五,銀角和銅錢是一比六十。但實際上這些年我大明不斷有大量白銀涌入,這個兌換率是很難持久的。銀行將持續的不斷微調。”

真是厲害的曹三喜啊,居然注意到了大明的白銀在不斷貶值。

明初開國的時候,規定的金銀兌換比率是一比四,也就是一兩黃金可以換四兩白銀。隆慶開關後,海外白銀大量涌入,白銀開始持續貶值。這金銀兌換比例就開始不停變動了。

成書於萬曆後期的,以西門慶爲男主角的那本書裡就講到金銀兌換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七(這本書真的是明代中後期民間生活百科全書)。

成書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紅樓夢》前八十回裡,林黛玉有一次得了一百兩黃金的賞賜,其丫鬟說:“不過是一千兩銀子罷了”。由此可見,此時白銀還在繼續貶值,和黃金的兌換率降到了一比十。

而到了嘉慶年間,高鶚來續貂《紅樓夢》的時候,就把這一段改成了“只有一千多兩銀子”。這說明從乾隆到嘉慶,短短几十年,白銀繼續在貶值不說,而且貶值速度極快!

總之,在鴉片傳入中國以前,靠着絲、瓷、茶三項,中華帝國始終處於出超地位,海外大量白銀涌入,國內白銀持續貶值。而現在更是有了抗生素這種超級拳頭產品,國內白銀貶值速度只怕更快!

“嗯,以曹掌櫃,呃,不,曹行長的敏銳,相信總是能制訂最合適的貨幣兌換比率。好,此事吾同意了。”

“殿下,屬下還有一個要求。”

“講。”

“請調派一部分軍戶以及方山的工匠,直接轉換爲我銀行的固定員工。從事鑄幣、安保等工作。”

“可以。而且除了鑄幣廠、營業所以外,你還要在現在定下開行的六個城市修建大型倉庫。吾是這麼想的,等以後銀行運轉步入正軌後,就下令撤銷所有衙門的倉庫,不管是糧食還是錢,都只能進入銀行的倉庫統一保管,只是在賬目上體現這些東西屬於哪個部門。以後給各級官員發俸祿什麼的,也只能是各級衙門開單子給銀行,然後由銀行來發放。”

“原來殿下還有如此長遠的一招,是屬下見識短了。只是殿下,這麼做當然可以一改我大明收錢的衙門太多,物資存放過於分散、地方應接不暇等諸多問題。但是我們的成本……呃,殿下,錢我們是有的,但得儲存相當一部分以應對幣制改革後的種種危局啊。”

“無妨,錢不夠就去借!我們可以用股權、未來收益甚至各類方山雜貨鋪的專有產品生產方法爲抵押,向我大明的各大商人、宗室借錢。此外,我們不用一下子就把新幣在全國鋪開嘛。先從兩直隸、四川、湖廣、陝西這幾個開始。若是還不夠,我們還可以在鹽政上面想辦法。”

是的,朱由棟不想再慢慢等了。原先他這個羣體的計劃是,太孫殿下二三十年後上位,在此期間慢慢存夠幾千萬兩白銀,然後進行幣制改革。但是現在萬曆既然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那他真的不想等了——歷史本位面的崇禎借不到錢,是因爲大家都知道他還不了。我就不一樣了啊!

所以,只要他肯開口借,是肯定能借到的。而且正好藉此機會逼迫大明的各路權貴和商人們站隊:借錢的,等我緩過氣了大家是好朋友。不借的,哼哼……

“屬下明白了,那待會屬下就發出信去,邀請大明各路豪商來北京聚會。”

“嗯。”微微點點頭,身體感覺稍微好一些了的朱由棟揮手讓王承恩退開,然後起身道:“李世忠、李國助。”

“臣在。”

“吾準備在北京城外找一個地方,籌建大明皇家軍事學院。”

“殿下!這個東西好啊!臣等一定拼死效命!”

“吾是這麼想的,這地方呢,要大,步、騎、炮等各軍以後要操練,需要的地方可不能小。”

“殿下!”

“國助不要急嘛。這北京當然不能練海軍了。吾的意思,國家的陸軍和海軍,在軍費上那可是天然的死敵。爲了避免日後海陸不合,所以這軍校的前兩年,所有學員不分海陸,全都在一起學習。第三年開始分海陸,然後選了海軍的,到天津衛去。吾過一兩年也在那裡修建一所大明皇家海軍學校。”

“哦哦,我就說嘛。呃,臣失禮了,請殿下接着講。”

“嗯,地方選好後,建設這一塊,世忠,把你的京營全都給我拉出去,必要時讓劉時敏(御馬監)配合你,這京營號稱十萬精銳,結果遼東大戰,千挑萬選總算是出了三千能打的。上了戰場雖然不算太糟糕,但確實也沒表現出國家第一營的實力。所以,這次修建軍事學院,朝廷不派徭役了,京營的士兵全部拉出去,以工代練。”

“是!臣領命。”

“學院教師,軍事上先期以我大明致仕的經年老將,如寧遠伯、麻貴、劉綎等爲主,現任各鎮、衛所的將領,輪流入校擔任教師,之後逐步培養新教師。其他的文科、格物學科的教師,方山那邊先支援部分。之後學院要慢慢培養自己的相關教師。

學員方面,第一期暫定招收五百人吧。名額分配爲各地武舉人佔六成,各軍鎮衛所佔四成。具體方案,世忠你看着辦吧。”

“這……”

誰都知道太孫殿下喜歡武人,這要是進了軍事學院,以後註定是飛黃騰達。所以這名額分配,是極大的權利。但是由此帶來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不要擔心,你爺爺不是還在麼?問他去,他知道怎麼分配纔是最合理。”

“哦,如此臣就放心多了。”

“世忠啊,雖然你我相識已有八年多了,對你的品行吾是再放心不過,但若是被吾知道你在招生過程有徇私舞弊甚至拍賣名額的事情……”

“請殿下放心,稍後臣就去都察院和錦衣衛,請他們派人全程監督。”

“嗯。”點點頭,朱由棟最後轉向張世澤道:“世澤,我們的張先生現在是應天府尹了,這分身乏術啊。以後這報業,吾就交給你來主管了。”

“殿下是要臣返回南京?”

“不不不,吾的意思是,和銀行在六個大城市開設網點一樣,這報紙,也要在六個大城市各辦一份。吾要儘可能的掌控全國的輿論。”

“嘶~臣明白了,回去後先弄一個草案出來請殿下過目。”

“嗯,你先回去弄一個方案吧。好,今天就到這兒,你們先退下吧,王承恩,你也退下。”

殿下怎麼如此匆忙的結束了這次會見?不過這些年朱由棟威望日盛,五人倒也沒說什麼,齊齊施禮後退了出來。

待得五人退下後,朱由棟滿臉疑惑的自言自語道:“奇怪,玉衡不是一直在南方嗎?怎麼現在感應到這傢伙去了東方,而且和搖光離得這麼近?”

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