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

委任都督的方式在漢末就已經比較常見,只不過那個時候的都督主要都是掌管軍事,比如著名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但是到了現在,所謂的都督軍事,實際上是把當地的軍政全部都交給了都督。比如之前的吳明徹都督淮南軍事的職務,也就等於將淮南各處州府的軍事和民事權力一股腦打包交給吳明徹,但是這種委任有點兒類似於後世清代的總督,畢竟只是戰時纔會用到。

現在李藎忱也是在通過這種辦法在管理,比如都督瀘州的駱牙、都督襄陽的裴子烈等等,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個區域的政治和軍事不可能長久以來全部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中,而如果不設立這個職務的話,地方的州府又是一盤散沙。

因此李藎忱必須要考慮建設新的行政制度,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方行政的混亂程度。

趁着現在春耕還沒有開始,李藎忱自然是打算將這個提上議程。

在李藎忱看來,真正合適的行政區劃當然還是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如果是兩級區劃的話,無疑會劃分的過於細密,現在的李藎忱也沒有精力處理每一個郡的事情,所以還是要建立比郡高一級的行政單位。

“巴蜀、南中、漢中、西北還有襄陽,我們的地域已經足夠大,也是時候統一郡縣的劃分和管理,”李藎忱斟酌說道,“尤其是巴蜀內部已經平定,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郡縣劃分,那麼政策很難按部就班的下發下去,無論是我們耕種政策還是錢莊的建立,都需要有一個完整和合理的州、郡和縣的行政結構。”

唐亦舜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個問題他們當然也都清楚,李藎忱現在的後方已經穩定下來,如果繼續使用這種很不合理的制度自然不切實際。

按照李藎忱的想法,自然還是州-郡-縣的制度最爲合適,這和後世的省市制度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漢代的時候州刺史還沒有這麼大的實權罷了,只是起到一個監察的作用,但是李藎忱不介意提高他們的民政權力,但是這個提高僅僅侷限在民事上,不可能有如漢代末年那樣將一個州的軍政權力全部下放。

但是李藎忱還是想要聽聽其餘人的意見,事實證明一個有效的從上到下的改革不可能只是一個人的一意孤行,必須要積極的吸取多方意見,換句話說知道要保證大家的部分利益,才能夠獲得支持。

沒有這些臣子的支持,李藎忱就算是想要改革,也只會發現自己的政令根本影響不到地方。

“臣以爲現在的我們正是難得的休戰時期,所以趁此機會改良行政制度是合適的。”唐亦舜站起來朗聲說道,“但是也不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來是因爲現在我們的人才尚且不足,很多偏僻的郡縣甚至是一個人擔當兩三個地方的管理,二來是襄陽、白帝城和漢中等地尚且屬於前線,此時大規模改革,很有可能導致軍隊和地方的矛盾或者混亂,給敵人可趁之機。”

“司徒(作者按:唐亦舜官職,管民政,依南朝官制)所說無差,”姚察沉聲說道,“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而屬下認爲唐公所說的也正是我們這一次需要集中解決的。”

唐亦舜皺了皺眉,自己指出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想告訴李藎忱在現在進行改革的話,很有可能帶來的隱患,畢竟現在峽江唐氏等巴蜀世家因爲從龍早的緣故,所以在地方行政上還是佔據有很高的份額的,這也是因爲當初李藎忱根本無人可用,自然就只能先抓着這些世家的子弟補充上去。

現在唐亦舜並不能確定李藎忱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敢確保會不會觸動到巴蜀世家的核心利益。隨着東南士族和北方世家的進入,巴蜀世家必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肆無忌憚的發展,但是至少巴蜀地方上的行政是他們得以在這個團體之中立足的根本,如果連這個都要被削弱的話,那巴蜀世家可就要邊緣化了。

從心底問,巴蜀世家和姚察往日無仇、近日無冤,這個傢伙不會在這個時候發難,除非是背後受到了徐陵等東南士族的指使。尤其是姚察一向是寡言少語的人,如此積極地跳出來唱反調,更是讓唐亦舜不得不懷疑這一點。

唐亦舜等人微妙的神情變化李藎忱也看到了,不由得笑了笑,姚察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看來還得試探一下:“那姚卿家覺得應該如何改進?”

姚察沉聲說道:“首先第一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一個人擔任好幾個地方的縣丞,主要原因就是殿下所說的行政區劃實在是混亂,很多縣地處偏遠、人口稀少,但是地域卻並不廣闊,還有一些縣,其土地和周圍的郡縣犬牙交錯,爲了方便管理,委派一個人管理兩三個地方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取消掉這些不必要的行政區劃,將這兩三個縣合併爲一個縣,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郡和州。”

頓了一下,姚察直接從袖子之中掏出來一份奏摺:“這是屬下考察前樑和周人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規劃總結出來的劃分方法,其中還包括屬下針對現在巴蜀的行政區劃做出的建議,懇請殿下過目。”

李平急忙去將奏章接過來,李藎忱打開看了一眼,裡面密密麻麻寫的倒是真的詳細。不得不說姚察是史官出身,在追溯歷史方面的確有先天的優勢。

而姚察接着說道:“至於第二個問題,屬下認爲現在實際上不需要考慮,雖然是想要實行新的行政制度,但是這行政制度的可行與否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考驗的,因此我們不妨先挑出來一塊地方進行嘗試,這樣就算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也來得及改正。”

“而本身就處於前線的巴郡、漢中等地,屬下認爲不適合作爲嘗試的地區,就算是以後開始落實,我們也要將前線的州府分隔開來,前線州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應當維持現狀、以免生亂,我們針對的應該就是後方已經穩定的州府。”

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五百五十七章 殺意濃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