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

“步步緊逼啊,”曹孝達喃喃說道,旋即笑了一聲,“這倒不是蕭摩訶的一貫作風啊。”

尉遲寬也忍不住皺眉說道:“看來這一次蕭摩訶對於襄陽城是勢在必得了,否則也不可能這樣穩紮穩打,根本不打算留給我們任何一點兒可乘之機。”

曹孝達伸手撐着城牆,默然不語。

眼前襄陽的局勢顯然已經嚴峻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上一次蕭摩訶進逼襄陽,直接越過峴山直接將整個襄陽城包圍,但是至少那一次北周各方援軍正在源源不斷的開過來,至少北周的朝堂局勢遠遠沒有現在這樣險峻。

此時襄陽守軍雖然依舊掌控着城外陣地、雖然還有高大的城牆作爲屏障,但是曹孝達心中卻並沒有底,因爲他知道,襄陽守軍現在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支孤軍。

沒有外援的孤軍。

只要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足夠長,那麼襄陽就有被攻破的可能,或者說是必然會落入敵人手中。

就連一向喜怒不溢於言表的曹孝達都忍不住連連皺眉,尉遲寬和尉遲順等人的心態可想而知。

“叔父,我有一事不明,”尉遲寬斟酌說道,他知道自己說的話已經有些質疑曹孝達的安排,“現在蕭摩訶的兵馬都已經逼迫到峴山了,爲什麼還要在檀溪沿線保持這麼多的兵馬,六弟一向作戰勇猛,叔父應該將他調往峴山纔對。”

曹孝達淡淡說道:“檀溪和峴山,哪一個更好防守?”

曹孝達問得很突兀,尉遲寬下意識的回答:“自然是峴山。”

“沒錯,檀溪那邊雖然兵馬衆多,但是不一定能夠阻攔敵人五天。”曹孝達沉聲說道,“但是某相信依憑峴山的險要地勢,淳于量也好、蕭摩訶也罷,五天之內是根本拿不下來的。”

“可是······”尉遲寬有些詫異,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曹孝達,見曹孝達沒有阻止他的意思,方纔斟酌說道,“檀溪外側的任忠所部雖然鬥志高昂,不過兵力並不算多,而且陣線拉開的很長,想要阻擋他們五天,憑藉現在我們在檀溪佈置的一半兵馬、重點守住幾處泅渡要害之地就可以了,爲什麼······”

曹孝達微微一笑:“因爲任忠並不是我們真正的對手,我們想對付的還在後面。”

尉遲寬皺了皺眉,已經明白什麼:“李藎忱?”

“沒錯。”曹孝達乾脆的點了點頭,“李藎忱纔是我們未來在檀溪方向將會面對的最難對付的敵人,這難纏的可還在後面······”

尉遲寬雖然沒有和李藎忱打過交道,但是看到曹孝達和尉遲順等人提到這個名字時候凝重的神情,尉遲寬就知道這倒是一個什麼樣的敵人,此時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微微頷首:“既然如此,那還是按照叔父的安排,只是峴山那邊······”

“支撐不住就撤下來吧,老夫明天就回前往峴山,趁着李藎忱還沒有來,抓緊把峴山的局勢收拾一下,”曹孝達低聲說道,“至於這城裡,一定要盯住,蕭摩訶圖謀襄陽日久,城中肯定少不了有他的密探,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落入蕭摩訶的眼中,所以一切要以謹慎爲上。”

尉遲寬鄭重一點頭:“還請叔父放心。”

曹孝達默默地回過身看向城外,茫茫的曠野上,峴山拔地而起,阻擋了半邊視線,而就在峴山那邊,南陳大軍已經森然列陣,隨時準備將這座雖然險峻但是算不得大的山直接推平。

而在更遠的北方,一條餓狼也已經展露出了爪牙。

“晚上派人渡過沔水和樊城聯繫,一定要讓樊城守軍守好鄧塞。蕭摩訶在隨州方向只是派遣了一支偏師,而且沒有攜帶多少大型的攻城器械,對樊城的威脅不大,關鍵還在李藎忱。”曹孝達緊接着補充了一句。

南陳水師前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拔掉了樊城和襄陽之間的棧橋,這個棧橋在上一次蕭摩訶進攻的時候就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現在實際上只是一個簡易的棧橋,而曹孝達也沒有在這棧橋上死守的意思,上一次南陳水師摧枯拉朽一般的進攻,已經告訴曹孝達,在水面上北周顯然沒有任何的優勢。

所以曹孝達乾脆直接將防守重點放在了城外的節點上,但是他心中也清楚,檀溪也好、峴山也罷,都不是十足十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所以知道南陳軍隊形成足夠的兵力優勢或者能夠長時間的圍攻,那麼註定會有突破的時候。

更何況南陳的水師已經在沔水上游蕩,如果不是這邊沒有陸師的支援使得進攻沒有太大的意義,恐怕這個時候水師戰船的投石機和弩箭就已經落在城頭上了。

最終曹孝達能夠依靠的,也就只有腳下這城牆了。

可是襄陽城雖然高達,又能夠阻擋多久?

真正能夠拯救襄陽的,根本不在襄陽城中,而在北周朝廷,在手握大軍的宇文憲和楊堅。

只是這個時候,宇文憲和楊堅又有誰會在這個時候主動將自己手中的兵馬派出去?要知道在這等對峙的緊要關頭,任何一方抽調兵馬都會導致原本的平衡出現失調,而另外一方肯定不會放棄眼前的機會,只會很乾脆的將對手直接置於死地。

不管宇文憲會不會猶豫,至少曹孝達相信在這件事上楊堅肯定不會猶豫。

所以這援兵十有八九是不會來了。

接下來的戰爭,還需要依靠自己支撐下去。

從軍將近三十載,這恐怕是最艱難的一戰了吧。

這一刻曹孝達想到了賀婁子乾和李詢,心中低低嘆息一聲,希望不是自己的最後一戰。

——————————————-

“曹孝達還真是看得起我,”李藎忱隨手丟下探馬送來的情報,北周軍隊在峴山一帶節節後退,但是在檀溪那邊卻依舊保持了大量的兵力,其目的不言而喻,儼然是要等着李藎忱。

旁邊的戴纔等人相視苦笑,李藎忱當初在蒼溪谷將戴纔打的那麼慘,也不怪人家記恨。

而李藎忱緊接着說道:“我們按部就班的進攻,鄧塞算不得一座大城池,不應該阻擋我們太長的時間,另外派出人和淳于岑取得聯繫,樊城那面可沒有多少敵人,不需要他在那邊拖沓。”

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五百五十七章 殺意濃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七十章 衝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六章 陷阱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