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

到時候戰火一起,有尉遲迥來求韋孝寬轉運兵馬糧草的時候。

韋孝寬雖然一向公允,也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但是並不代表他會大公無私,幫助尉遲迥就是在危害自己,所以韋孝寬不會做這種傻事,他的公允也只是限制在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威脅的情況下。

而顯然韋孝寬也清楚房陵有多重要,在隨後的關中之亂爆發後,韋孝寬從房陵提兵北上,上庸、新城等地的守軍都抽調一空,唯有房陵留下了一千兵馬,這一千兵馬看上去人數不多,但是想想韋孝寬在漢中也就只是留下了李詢和兩千兵馬,就知道韋孝寬對房陵的看重了,更重要的是相比於漢中的兩千老弱士卒,這一千兵馬可都是韋孝寬的中軍嫡系,也是當初巴蜀之戰中韋孝寬賴以突進在前的絕對主力。

此時蕭摩訶已經在南方開動,就算是蕭摩訶不動,有這麼一個傢伙虎視眈眈,襄陽守軍也不敢貿然去招惹房陵的軍隊,還是這樣保持名義上的友軍來得好。當然了也因爲現在的襄陽城中糧草充足而兵馬不足,所以還用不到房陵來轉運糧草。

當然了,現在李藎忱率領大軍南下,兵鋒直指房陵,襄陽的守軍也沒有北上支援的意思。

所以李藎忱的話裡,更有幾分是嘲諷之意。

這北周的內亂現在已經到了不管不顧的地步,雖然大規模的戰爭還沒有爆發,但是看現在雙方互成體系的指揮就可想而知,這一場內亂不管什麼時候爆發,都已經不可避免。

楊堅也好,宇文憲也罷,要麼就咬着牙順應這潮流,不管被潮流捲動向何方,至少性命暫時還能夠保住,要麼就咬着牙看着歷史的車輪在自己的身上碾壓而過,血肉成泥。

“抽調一隊輕騎,佔領上庸和新城,”李藎忱緊接着說道,“武關別人不想要,某可得考慮考慮。”

將領們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進攻襄陽還要進攻武關,自家將軍到底在想什麼?雖然現在宇文憲的主力在洛陽,而楊堅的主力在三輔,並沒有閒情逸致去管關中南面的事情,但是一旦李藎忱打開了武關,那麼就意味着他要正式踏足關中了。

“樣子還是要做的。”李藎忱嘆息一聲,“關中和洛陽的那二位,早晚都得打起來,稍稍派些兵馬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危機,自然動手的就會早一些。”

將領們有些茫然,將軍到底是想要打關中,還是不打?

只有裴子烈低笑一聲,李藎忱這個傢伙,還真是陰損。

北周這一場內亂看來是不可避免了,而李藎忱並不打算插手關中的戰事,最終使得事情橫生變故。但是顯然李藎忱現在對於楊堅和宇文憲對峙卻一直不動手又很是不耐煩,所以乾脆再去武關門口逛一圈,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再不動手的話,那李藎忱可不介意直接去到關中和北周較量較量,到時候三方混戰可就有趣了。

估計楊堅和宇文憲也不想讓局勢變得這麼混亂吧。

李藎忱並沒有想要過多解釋這個的問題。有些問題李藎忱並不想要跟下面的人解釋,本來解釋清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李藎忱也不需要這些將領在這個時候就過多的明白上層的政治鬥爭,這對於還沒有徹底站穩腳跟的李藎忱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現在在外人看來李藎忱團體上下一心向前進,但是李藎忱自己卻清楚,這只是因爲生存的壓力逼迫着他們必須要團結一心,不然的話江南派系、巴蜀派系以及巴人之間的矛盾肯定就會被無限放大並且有一天有可能有如北周那樣爆發。

現在李藎忱拿下了漢中,並且在可想而知的以後拿下襄陽之後,就不再是之前在一隅之地掙扎的一個可有可無的年輕人,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整個時代帶來影響。

所以李藎忱在現在就得盤算一下之後,至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他得潛心收拾一下內政。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李藎忱或多或少的對北周的內亂推波助瀾,並不是想要從中獲得無數的利益,甚至重點不在於奪下多少土地。李藎忱需要的是時間,能夠讓他休養生息的時間,能夠讓他調整內部結構,將混亂的內部體系捋順的時間,這對於李藎忱來說纔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都認爲空間和兵力對於李藎忱來說纔是最重要的,但是實際上是時間,只要有無限的時間,李藎忱可以在這個時代複製出來一個嶄新的現代文明,當然這需要很久,但是至少給李藎忱兩三年,他可以讓整個巴蜀和漢中休養生息,讓天府之國名副其實,同時也讓那些應該超出於時代的器械和思想幫助整個巴蜀騰飛。

這每一點時間都需要李藎忱一點一點的從牙縫之中擠出來、從楊堅等人的手中搶過來的,李藎忱不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多少,但是他得儘量的再爭取一些。

想到這裡,李藎忱心中有些感慨,自己這個堂堂漢中侯,硬生生的將原來的虛封變成了實封,可是到頭來甚至連漢中城都沒有進去走一遭,就急匆匆的南下了。

看來這輩子就是個勞碌的命了。

感慨完了,該做什麼還得做什麼,當下李藎忱一擺手:“明天進攻房陵,今天都早回去操練一下士卒,幾天都是行軍,明天若是讓某看到誰麾下作戰不用力,那某可就跟你們不客氣了!”

將領們頓時哈哈大笑,紛紛拱手退下。

而裴子烈落在最後面,等到前面的人離開了,並沒有着急離開,頓住腳步,回身說道:“世忠,這一次進攻襄陽,你真的這麼有信心麼?”

李藎忱瞥了他一眼,搖了搖頭:“說句實話,沒有。”

裴子烈顯然已經料到李藎忱會有這個想法,微微一笑。

而李藎忱無奈的一攤手:“可是有些地盤是咱們說什麼都得搶下來的,有些仗必須得要去打啊。”

頓了一下,李藎忱看着那已經不知道被自己打量過多少遍的輿圖,喃喃說道:“戰爭······有的時候並不是朝堂的延伸,而只是單純的爲了生存······”

裴子烈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寒顫。

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七章 求死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十九章 火光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一四六零章 背水一戰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五章 山路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二二七零章 牽手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