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

而楊素靜靜看着宇文憲的身影,不由得一笑。應該說的都說了,那就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停留的意思,這位齊王殿下還真是個有趣的人。

他向宇文憲推薦山東世家,當然也不是單純的想要幫助宇文憲,有了山東世家的支持,宇文憲才能夠有和楊堅對抗的資本,而這樣北周國內的混亂在短時間內就不會結束。

北周越是分裂和動盪,對於李藎忱進攻就越是有利。

算起來這個時候李藎忱應該已經拿下漢中了吧,之後就是襄陽、就是關中、就是中原。

至於那些山東世家,這一次就不妨讓你們先得意一陣子,等到李藎忱兵馬壓境的時候,就是你們哭着喊着向關隴集團求饒的時候!

楊素狠狠一拽馬繮:“走,我們去漢中!”

“諾!”幾名親衛同時應道。

楊素很清楚,楊堅可不是傻子,這一次宇文憲逃出生天到底是誰在後面做手腳,他肯定看的很清楚,所以這長安城是回不去了,對付楊堅的事情還是交給家裡那幾個老傢伙吧,有他們在,有關隴集團其餘參與到這件事中的家族在,楊堅一時半會兒也不敢怎麼樣。

畢竟現在支持宇文憲的各路大軍依舊對關中呈半包圍狀態,楊堅就算是明知道是關隴集團在背後做手腳,這個時候也不會貿然撕破臉皮,否則關中再亂成一鍋粥,那就是白白便宜李藎忱和宇文憲。

這個楊堅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

不過不對付關隴集團,可不代表不對付他楊素,這長安雖大,楊素卻也不敢回去了,不過好在現在他也用不着回去,天下更大,有更多需要他施展手腳的地方。

——————————————————-

西控川蜀,北通秦隴。

古往今來,陽平關都是進出巴蜀的咽喉要道,被譽爲“漢中門戶”。而陽平關南面隔着沔水便是定軍山,一山一關扼守沔水南北岸,想要進出漢中,自然就要拿下這兩個戰略要地。

現在李詢只是在定軍山固守,並沒有想要主動出擊的意思——雙方巨大的兵力差距,讓李詢根本沒有下山迎戰的資本,只能等着韋孝寬從關中回援。

不過蕭世廉也沒有主動招惹他,直接沿着沔水向北,直撲陽平關。這讓李詢在覺得有詐的同時,更不敢貿然動手。畢竟陽平關不管怎麼說都有五六千兵馬,韓擒虎又是穩重之人,一時半會兒應該很難拿下,倒是這定軍山,處於漢中腹地、巴蜀兵馬包夾之中,更爲危險,所以李詢有心思擔心陽平關,還不如先考慮考慮自己。

陽平關下。

蕭世廉看着眼前的雄關漫道,一言不發。一年之前當他剛剛進入巴蜀的時候,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陽平關這巴蜀最北側的門戶已經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只要能夠將陽平關拿下,那麼巴蜀漢中這天然的割據之地就將徹底落入李藎忱的手中。

“將軍,日出了。”牛弘大步走過來,低聲說道。

這幾天追隨着蕭世廉接收漢中幾處城池,一路上可以說是馬不停蹄,根本就沒有給牛弘更多思考的機會,等到他反應過來自己還只是一個被楊素“坑蒙拐騙”到李藎忱陣營之中的降將時候,已經爲時晚矣。現在就算是他重新回到北周,恐怕也不會得到信任了,更或者說不被算賬就算好的了。

楊素這傢伙,還真是把自己的好友都賣了個好價錢。

心中腹誹一句,牛弘臉上的凝重神色未曾改變。這些天的磨合已經能夠讓他更好的融入這一支軍隊,不得不說這支軍隊還是帶給牛弘很多驚喜或者說驚豔之處的。

年輕的將領、鬥志昂揚的士卒、毫不拖泥帶水的行動······可以說這支軍隊相比於牛弘之前熟悉了的北周軍隊,更爲年輕,更加的充滿活力。

這種活力和年輕並不是體現在令行禁止、驍勇善戰上——很多北周精銳兵馬照樣都可以做到——而是體現在將領的果敢和鬥志上。相比於這一支軍隊,將領年齡普遍較高的北周軍隊和南陳軍隊,顯然有的時候打起仗來就更加穩重和保守。

南陳和北周顯然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蕭摩訶的提拔以及楊堅等人的登場都是最典型的代表,不過軍中把持大權的還是以老將居多,比如吳明徹,又比如尉遲迥和韋孝寬。

並不是說這些老將的本事差,相反他們豐富的經驗可以在打仗的時候或許不需要蒙受不必要的損失,但是也正是因爲他們這種穩重和保守,有的時候反倒是更容易抓不到機會。

牛弘還年輕,他還想要建功立業,如果爲了能夠抓到機會而冒險,那對於牛弘來說是值得的。

年輕人最不怕的,可不就是拼搏。

因此相比於北周軍隊,牛弘對於這一支嶄新而又充滿活力的隊伍還是充滿好感的,尤其是蕭世廉行雲流水一般的指揮安排,更讓牛弘對這支隊伍的統帥,那個傳說中的常勝將軍李藎忱有所期待。

蕭世廉尚且如此,不知道這一戰換做李藎忱來又會是怎樣,要知道這個李藎忱最擅長的可就是創造奇蹟。

而且據說這閃電一般長驅直入的戰術,正是李藎忱親自制定的,如此戰術可以說一改之前作戰穩紮穩打的態度,直接進攻敵人控制的要點,打蛇打七寸,迫使敵人的防線被擊穿之後各自爲戰或者只能狼狽潰退。

這樣的戰術之前並不是沒有人想過,甚至孫武子都曾經點出來,“侵略如火”。不過有的時候兵員的損失和綿長的補給線足夠讓很多將領對這樣的戰術畏之如虎。

不過李藎忱卻這樣的實施了出來,事實證明,出蜀道、戰沔水、收漢中,一切都如李藎忱所料,蕭世廉的兵鋒可以說毫無停頓的直接推到了陽平關下,而沔水南岸草料場和漢中糧倉的糧食,足夠讓蕭世廉就算是不等後面的輜重趕上來也可以向前挺進。

牛弘一時間都不敢確定,到底是之前大家打仗都太保守了,還是李藎忱實在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要知道這樣的戰績,上一次發生應該可以數到那位白袍將軍了,而繼續向上溯······

怕不是光武帝?

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七章 求死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四四三章 疲勞駕駛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八章 危機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完本感言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