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

對此唐亦舜不得不承認,李藎忱這樣在市井嘈雜之中走一遭,還是有用處的。

雖然不知道李藎忱是怎麼想到這種辦法的,但是唐亦舜對李藎忱的評價更升高了幾分。

這位年輕的巴蜀新主人,顯然並不僅僅擅長於打仗,對於處理庶政,李藎忱並沒有多少經驗,這從之前李藎忱安排任務只是粗略的佈置就可以看出來,畢竟人無完人,唐亦舜等民政官員也不可能寄希望於李藎忱對軍事和庶政都很清楚,那要他們也沒有多少作用了。

不過很顯然李藎忱還是很願意學習和發現問題的,至少現在唐亦舜自問自己做的就沒有李藎忱好。這位年輕人似乎永遠都有很多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

更或者說唐亦舜發現,李藎忱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自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李藎忱總是會尋找到唐亦舜從來沒有發現和注意到的點,喚作平時,生長於世家的唐亦舜怎麼都不可能想到會坐在這街邊的茶攤上,從這些商販和士子的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或許這和李藎忱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畢竟李藎忱不是從小錦衣玉食、生長於豪門望族,但是唐亦舜纔不會天真的將一切都歸於李藎忱的出身。

在這亂世之中本來就是英雄輩出,不過儘管如此,寒門士子想要嶄露頭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南朝和北朝的朝政大多數終究掌握在世家的手中,因此李藎忱能夠在南陳衆多年輕小輩之中脫穎而出,一步步走到今天,唐亦舜當然不會認爲這是巧合。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比自己想象之中還要成熟,更讓唐亦舜覺得他是一個活了四五十年甚至六七十年、已經習慣了宦海浮沉、看遍了人生百態的老狐狸。

可偏偏李藎忱就是隻有二十多歲,他的容貌也在證明這一點。

因此讓唐亦舜來形容的話,只能說“天意如此”。

或許正是老天爺想要降下來這麼一個妖孽,來徹底結束這紛繁的亂世。想到這裡,唐亦舜只能慶幸,至少現在看來,峽江唐氏的選擇並沒有什麼錯誤。

雖然不知道唐亦舜在想什麼,但是看他的眼神也能夠猜測到幾分,裴子烈不由得低聲說道:“世忠的心思和打算,總是出人預料。”

“但是他總能證明自己做的是對的。”唐亦舜緊跟着說了一句。

說到這裡,裴子烈和唐亦舜相視一笑。

跟着這樣的主帥,不知道是他們的幸運還是挑戰,不過至少裴子烈和唐亦舜相信,時間會來證明對錯,而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緊緊跟着李藎忱,寸步不退。

此時身在局中,他們也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

而此時那邊李藎忱意猶未盡的和幾名着急想要啓程的士子拱手告別,方纔微微皺眉走過來坐下:“大士、伯賢,剛纔的話想必你們也都聽見了?”

裴子烈和唐亦舜同時點頭。

李藎忱沉聲說道:“看來還得召集大家好好商量一下,剛纔那幾個士子說的不錯,我們現在着急建設學堂不假,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先生,那麼只可能事倍功半,給地方財政平白增加壓力。”

裴子烈是軍方將領,這本來就不是他分內的事情,此時唐亦舜又在身邊,所以他謹慎的保持了沉默。而唐亦舜斟酌說道:“將·····李兄,歸根結底這還是人才的問題,我們巴蜀經過幾次戰亂,這些年一直沒有振興的跡象,所以短時間內缺少人才也在情理之中。”

實際上不僅僅是李藎忱說的學堂的問題,包括其餘的工坊組建、百姓安置之類的,甚至小到解決蜀郡城中道路的問題,都需要人才,需要人來指揮和統籌,可偏偏現在李藎忱缺少這樣的人才。

峽江唐氏的年青一代之前都已經被李藎忱抽調一空,現在唐亦舜就算是想要從家族之中抽調人手也無能爲力了。

WWW _тt kǎn _¢ o

整個峽江唐氏早就已經融入到了李藎忱的體系之中,而李藎忱依舊需要更加新鮮的血液。

李藎忱輕輕敲着桌子,壓低聲音:“這樣,之前商討過的招賢的事情不能放鬆,某相信巴蜀就算是經過戰亂,這些年也應該恢復了一些元氣,不可能一個人才都找不到,現在是有一個就是一個,有總比沒有來得好。”

頓了一下,李藎忱又加了一句:“當然那種蛀蟲是堅決不能要的。”

唐亦舜臉色同樣凝重起來,他知道李藎忱的擔心,如果只是這樣不分好壞的吸收人才的話,肯定會留下後患,現在他們還有時間,自然應該儘量保證人才的質量。

所以這本來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正在喝水的裴子烈突然想到什麼,忍不住說道:“世忠,實際上有的時候沒有必要需要那麼多的人,或者說有一些人或許可以用起來。”

李藎忱眉毛一挑:“大士你直說。”

裴子烈將茶碗放下,沉聲說道:“之前在石山郡的時候,某發現就算是沒有官員,本地的一些吏員依舊將府庫打點的井井有條,至少能夠在我們入城的時候向我們移交完整的賬簿和戶口,因此某覺得這些有經驗的老吏,甚至要比找一個沒有經驗的新官來的靠譜,世忠,何不嘗試着將任務直接分配給他們,這樣就少了一層的人,或許還可以辦事快一些。”

李藎忱和唐亦舜都怔了一下,所謂“流水的官,鐵打的吏”,官員管着吏員,而吏員纔是真正逐項操辦各項事務的人,相比於那些可能沒有多少經驗的官員,這些吏員對於府庫之中的糧餉存儲、城池中的戶口人數恐怕更爲熟悉。

因此在李藎忱現在缺少人才的情況下,直接將任務分配到這些吏員身上,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屬下以爲可行。”唐亦舜沉聲說道。

而李藎忱也點了點頭:“安排一下,明天先讓蜀郡的吏員過來見某,某好好問問他們。”

唐亦舜應了一聲,而李藎忱端起茶碗:“來,以茶代酒,慶祝我們又想到了新的辦法!”

唐亦舜和裴子烈一邊端起碗,一邊哈哈大笑。

李藎忱喝了一口茶水,微皺的眉頭鬆開了不少。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是他會一個一個解決的,否則以後又如何將整個天下掌握在手中?

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七十章 衝殺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三百章 助手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章節修改情況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