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

在南部郡粗略的勘探完工坊需要的土地之後,歐陽莫轉身就帶着自己麾下這些鬥志昂揚的小夥子們來到巴郡城下助陣,雖然一路舟車勞頓,但是這些傢伙怎麼都看不出有疲憊的神色,挽起袖子甚至比即將率隊攻城的將領們還要興奮。

這種比戰船上裝備的牀子弩和投石機更大的攻堅器械顯然不是普通人平時就能夠看到的,甚至至少對於在南部郡規劃中的工坊,可能兩三年內都沒有辦法生產這種大傢伙,因此有機會參與這種器械的組裝,對於這些工匠們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在歐陽莫有條不紊的命令中,一臺臺牀子弩和投石機架設起來,再加上大江上列陣的水師戰船,這一次李藎忱給張和準備了一份大禮。

“張弓!”歐陽莫顧不得擦汗,大聲吼道。

五頭犍牛和五名壯漢同時用力,或拉或拽,絞盤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一點一點的將弓弦拉開。

這種牀子弩是這個時代所能用到的最大牀子弩,因爲單單依靠人已經沒有辦法拉開,需要藉助犍牛和絞車的幫助,因此又稱爲“絞車弩”或“五牛弩”,而手臂粗細的箭矢射程可以達到千步,相比於戰船上的五百步牀子弩,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

而一側的投石機也開始裝彈,巨大的石塊放上去,整個投石機都微微晃動一下。

歐陽莫不知道這麼大威力的器械對付一座只有五百人把守的城池,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他只知道這是李藎忱給他的表現機會,而他要用這些器械爆發出來的威力證明自己對得起李藎忱的信任和託付。

“先生,都準備妥當了。”一名工匠快步走過來,看着眼前由他們搭建和指揮的陣地,臉上滿是激動神色。

歐陽莫深深吸了一口氣:“請示將軍,準備釋放!”

看着不遠處轟然應諾的工匠們,陸之武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這些甚至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的工匠們,率先開始了他們的戰鬥,而接下來······陸之武的目光轉而在周圍靜靜等候命令的校尉、仗主們身上掃過,接下來就看自己的了。

李藎忱麾下包括水師在內能出動的五千兵馬將整個城池團團包圍,除了巴郡南側因爲靠近大江而交給水師之外,其餘三個方向、甚至包括城西都有軍隊準備進攻。

倍則分之、五則攻之、十則圍之。李藎忱用五千人包圍一座只有五百人把守的城池,四面包圍的效果顯然要比傳統攻城所用的“圍三缺一”來的更好。當然就算是團團包圍,在城西和城北的南陳軍隊主要也是爲了戒備,畢竟從瀘州和合州而來的北周援軍隨時都有可能加入戰場。

因此真正負責進攻的實際上還是東側的軍隊,而這支軍隊是蕭世廉和陸之武指揮的,蕭世廉身爲奮威將軍,就算是他心中一百個願意,李藎忱也不會讓他站到前線去,因此率衆先登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在了陸之武的肩膀上。

入蜀一戰是南陳在開疆拓土,或者說收復南朝傳統意義上的失地,當然這只是從道義高度上,再往窄處說,就是東宮而或者李藎忱爲了建立一個遠離建康府中樞的根據地。

而無疑入蜀過程中的表現將會影響到參與這件事的所有將領的前途,在之前陳智深已經有過很突出的表現,甚至身爲降將的戴才都利用自己對巴蜀的瞭解而立下了不少功勞,現在終於輪到陸之武了。

李藎忱沒有將攻城的任務交給曹忠,只是讓他率軍向北警戒,而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對於陸之武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考驗,而現在他就要把這巴郡拿下來作爲自己實力的證明!

“咚咚”的鼓聲驟然響起,一道道弧線出現在天空上,旋即石彈和箭矢有如雨點落入巴郡城中。看着天空中留下的些許殘影,陸之武神情一凜,他不知道如果這樣暴風驟雨般的進攻落在自己頭上會怎麼樣,此時他只能慶幸自己的敵人不是李藎忱。

這樣至少不會在雙方最後一戰之前就被莫名其妙的絞殺掉超過一半的兵力。

“攻城!”來不及思考其他的,陸之武一把抽出到刀大吼一聲。

“衝!”一名名南陳將領帶着自己的麾下拼命向前奔跑,匯聚成向城頭涌動的黑色潮流。

————————————-

李藎忱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巴郡的攻堅上,既然已經明確答應了將巴郡作爲蕭世廉的功勞,那李藎忱就乾脆不插手指揮。用五千人進攻五百人把守的城池,只要不是無能之輩,那麼肯定很快就能拿下來,畢竟無論怎麼說巴郡都不算非常堅固的雄關。

外面的殺聲陣陣,而李藎忱端坐在船艙之中,微微眯眼打量着掛在牆壁上的輿圖。

“將軍。”艙門打開,戴才帶着幾個年輕人快步走進來。其中一人李藎忱見過,正是唐正良的兒子唐齊。而剩下的幾個都是生面孔。

不等李藎忱開口,那幾人率先行禮:

“容山(今墊江)董明志參見將軍。”

“臨江秦戲參見將軍。”

“巴郡唐齊參見將軍。”

············

等這些人報完姓名,李藎忱不慌不忙的站起來笑着說道:“諸位有禮,此處狹窄,咱們不如出去到飛廬上,一邊看着戰局,一邊談,諸位以爲如何?”

“敢不從命!”對於李藎忱的提議,他們當然沒有、也不敢有意見。

李藎忱點了點頭,在場的這些人都不是沒有身份的人。臨江秦家據傳是戰國時期就有的家族,和綿竹秦氏也有親密的血緣聯繫,而容山董氏是三國時期蜀漢名臣董和之後,這些年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在臨江一郡之中也是地頭蛇的存在。

至於其餘的幾個年輕人,也都出身這周圍幾個郡縣的世家,而他們前來的目的顯然也很簡單。現在上面的主人換了,但是世家也得繼續生存下去,所以有的是來示好的,有的是來試探的。

李藎忱的目光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掃過,這幾個人都昂首挺胸,並沒有江南士族文弱的樣子,相比於李藎忱印象之中的世家紈絝,倒是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巴蜀民風剽悍,這些世家地處巴蜀,想要一步步走到今日,顯然單單依靠經文詩詞是不可能的。

由於系統突然出現的bug,設置好明天的更新自己發出去,所以今天就當加更一章,另外三百八十和三百七十九順序亂了,請大家諒解

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