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

白帝城中原本屬於戴才的府衙中,一支支火把取代了隨風飄忽不定的燈籠,驅散了淡淡的霧氣,將整個府邸照的分外明亮。

而來來往往的將領都是一般無二的全身披掛,甚至有的人衣甲上還有鮮血,更是讓這官衙看上去更像是軍營之中的中軍大帳。

“白帝城中總共五百七十二戶、屋舍六百二十八間、存糧兩千石有餘、府庫錢財五千貫、大小船隻三十七艘,盡數交割,”戴才沉聲說道,將手中的冊子遞給李藎忱,“兵馬折損未知,因此不敢上報,還請將軍恕罪。”

李藎忱伸手接過來冊子,翻看幾眼,轉而重新遞給戴才:“某率領的只是前鋒,大軍主力明日才能趕到,隨同官員更是可能要到後日,所以這兩天的城中政務還得勞煩都尉代爲處理。”

戴才怔了一下:“那將軍?”

就在此時,腳步聲響起,陳智深、陸之武、曹忠和王昌等將領並肩走進來,每一個人衣甲上都還有點點血跡,臉上也都帶着難以掩飾的疲憊,但是一雙眼睛散發出火熱的目光,甫一進門就緊緊盯着李藎忱,反倒看的李藎忱渾身發涼。

“末將參見將軍!”一衆將領激動的說道。

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僅僅付出了二十多個人的傷亡,他們就這麼輕鬆的拿下了白帝城。

一切如夢如幻。

當然大家心裡也都清楚,這和白帝城中守軍沒有多少防備有很大的關聯,但是李藎忱的奇兵纔是真正能夠佔領城池的一步。這些北周士卒陳智深他們也有與之交手,雖然和尉遲迥率領的北周精銳和很大的差距,但是也勉強能夠比擬西樑軍隊。

若是這樣的軍隊在戴才的指揮下依託地形節節抵抗,那麼他們想要拿下白帝城,豈是那麼容易?

“這位便是永安都尉戴才,以後大家都是袍澤了。”李藎忱介紹戴才,又轉而介紹了自己麾下的將領們。

戴才當即恭敬地衝着所有人一一行禮,而陳智深等人不敢怠慢,急忙還禮。誰都看得出來,自家將軍對於這個降將很是看重,而人家又一副謙恭受教的樣子,誰都不好開口刁難。

李藎忱麾下這些人雖然各有的特點、也各有缺點,但是並沒有真正油嘴滑舌、小肚雞腸之人。

“這白帝城中的錢糧太少了。”李藎忱皺着眉說道,直接回答了戴纔剛才的疑惑。

這城中還有兩千石存糧,或許對於守軍已經足夠了,但是李藎忱麾下可不僅僅有一千多號人,還有五千多即將趕過來的援軍。

現在軍隊的糧食尚且可以通過三峽從荊州運輸,不過李藎忱必須要隨時提防荊州戰事緊張,糧道受到威脅的可能。如果能夠從巴蜀獲得足夠的糧食,減少對荊州的依賴,也減少蕭摩訶那邊的壓力,自然再好不過。

戴才怔了一下,苦笑着說道:“將軍有所不知,這白帝城早就不是當年重中之重的邊防重鎮了,城中守軍和百姓都不多,對糧食的需求也不大,因此一般都是從後方的臨江和萬川等地定時調撥運送。另外我們在後面山上坡地也有種植一些糧食,收成不多。”

李藎忱挑了挑眉,他現在需要的無外乎就是兩種,兵和糧,可是現在聽戴才所說,這白帝城中對這兩樣似乎一概欠奉。

“不過要說糧草,”戴才一邊思忖着,一邊走到輿圖邊,伸手一指,“幾位將軍請看此處。”

陳智深等人也下意識的向前湊了湊,而戴才手指的地方正是萬川郡和臨江郡之間的南部郡,三郡位於永安的上游,地處白帝城西南側,沿着大江一字排開,而最重要的自然還是萬川郡和臨江郡,共同構成了通往巴郡的門戶道路。

“這南部郡不是三郡之中最小的一個麼?”李藎忱詫異的問道,他在入蜀的時候,對於巴蜀周圍的情況還是瞭解不少的,尤其是這扼守巴郡東側門戶的三郡,更是看了不少資料。

“確實如此,”戴才點了點頭,“只是將軍不知,因爲這南部郡地處臨江郡和萬川郡之間,方便糧草的補給和轉運,所以周圍城池的糧草都是先行運到南部郡,再由此處向各地轉運,因此這城建在江灘上少有的開闊之地,易攻難守,實際上也是有方便儲存糧草的原因。”

李藎忱輕輕摩挲着下巴,這南部郡位於兩處要塞之間,卻地處江灘,城池地勢開闊,不比其餘巴蜀城池依山傍水、易守難攻,這樣的城池甚至還有可能給進攻臨江郡的敵人提供不錯的立足點,從規劃上來看怎麼都有點兒畫蛇添足的意味,在後來歷史上也逐漸融入另外兩郡的管轄範圍,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目的。

白帝城是一處要塞,但是任何的要塞往往意味着都缺少相應的經濟文化體系,依賴於更大城鎮的糧草補給。因此白帝城對於李藎忱來說,只能算是一個橋頭堡,絕對不能算立足之地。

他的目光沿着大江緩緩向上遊移動,真正合適的立足之地現在來看當然是巴郡(今重慶),然後再往北就是地處天府之國的蜀郡(今成都),這一南一北兩座城構成了整個巴蜀的框架。

李藎忱需要先行拿下巴郡,纔能有資格在巴蜀立足,而想要拿下巴郡,就必須要把臨江三郡收入囊中。

因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這臨江三郡都必須要打。

“陳智深,王昌!”李藎忱目光一轉,落在陳智深身上。

“末將在!”陳智深急忙應了一聲,他想起來之前李藎忱在入蜀的時候曾經說過,以後有的是仗打,現在看來這機會落在他頭上了。而王昌雖然詫異李藎忱只有一千兵馬還想進攻的想法,不過還是條件反射的也跟着應了一聲。

“你們二人帶領八百士卒以及相應水師戰船進攻臨江郡,如果拿下臨江郡最好,如果對方有所警覺而據城堅守,那你們也不要戀戰,直接進攻南部郡,務必要拿下糧場!”李藎忱沉聲說道。

一聽李藎忱的目標真的是臨江三郡,陳智深和王昌頓時都打起精神。他們麾下加上水師士卒不過也就是千餘人,想要沿着大江輾轉三郡之地,豈是那麼容易,所以這是命令,也是李藎忱對他們的考驗。

而李藎忱徑直轉過頭看向戴才:“戴都尉,可能還需要你的人配合指點道路。”

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四章 桃源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章節修改情況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