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從2017年5月13日上傳序章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年了。

於我而言,寫在第一章的《水龍吟》實際上要比序章更早一些。

驀然回首,看到當時題下的“問萬千英雄漢,有誰能、阻攔頃刻?”,再看此時寫下的《水調歌頭》的“翻掌風潮動,共守九州寧”,從亂世烽煙到天下和平,從飄萍離散到捲動風潮,這應該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很慶幸我並沒有忘記自己至始至終想要講述一個什麼什麼樣的故事。

其實我每本書的大綱都很潦草,因爲我也不知道自己最後能夠把其中的多少變爲實際,所以我最主要依託的,實際上還是我想要傳達出去的觀點和想法。

只要我的文字一直在圍繞着這些觀點和想法展開,就像是一棵樹的樹枝不斷地向兩側生長,就算再怎麼寫,終歸還是這棵樹的一部分。

這個故事想要傳達出來的主題思想,總共有兩個。

一個是個人方面,體現不同的人在亂世中的掙扎、拼搏和不屈。

亂世之中,人命如飄絮,無根無靠,因此想要結束這亂世飄零,必須需要浴血奮戰,必須需要拼搏努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下力氣,就只能忍受生死、別離,空留下悔恨。

所以應該努力的時候,就絕對要努力;能夠掙扎的時候,就還要再爬起來。

或許征服不了世界,但是至少還是時代的弄潮兒,而不是沉入歷史長河的沙塵。

同時,只有經歷過了亂世的悲慘和長離,才知道和平的珍貴。

我們不畏懼戰爭,也應該珍惜和平。

這也是整本書前半部分想要表達的觀點。

另一個則是家國方面,想要傳遞一些家國民族的情懷。

一個人終究只是螻蟻,一個人的拼搏或許並不能改變什麼,但是一個民族的奮鬥、一個國家的強大,卻是可以改變很多、可以保護很多的。一切的和平、安寧,往往都需要建立在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強盛上。

在整本書的後半部分,主角所做的一切努力,無論是推動工商業、文教事業的發展,還是同化周圍本來就和中原文化圈有千絲萬縷聯繫的民族,歸根結底都是爲了能夠讓華夏快速的從三百年戰亂中走出來,讓這個民族能夠重新走上世界之巔。

當然,除了這兩個明顯的創作主旨之外,還有一些會被反覆提起的主題,比如“時代潮流滾滾,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又比如“絕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兼濟天下”之類的,這些也都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吸取的是先賢們的經驗,應當是無差的。

而對於大家陸續提出過的一些問題,在此一一作出答覆:

1.關於文筆。

平時太忙,很少看書評,不過還是偶爾能夠看到有人說文筆有問題之類的,在此表示歉意。

因爲作者只是一個純粹的不能再純粹的工科生,所以有一些措辭不嚴謹以及明顯的歷史疏漏點,請大家諒解,並且非常感謝大家的斧正。

另外有同專業的書友,歡迎交流。

2.關於更新。

碼字純粹只是愛好,無論是上一本還是這一本而或者之後,每天四千字屬實是上限了,畢竟還是學業爲重,因此懇請大家見諒。就算是有存稿,平時也很難滿足大家爆更的需求,畢竟還得防備不時之需。

3.關於本書的毒點。

這本書最大的毒點在開頭那一部分,主角的很快就光榮加入起點孤兒院的那一段。我之前說過,亂世的悲慘和人的掙扎,是這本書想要表達出來的一部分主旨。

實際上這種一個村落歷經兵災、十不存一,纔是亂世之中最真實的寫照,甚至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主角只是一個渾渾噩噩穿越回去的現代小鹹魚,過的是和平生活,至少吃穿用度都不用愁,因此他必須要經歷一些什麼才能快速的成長,沒有什麼比身邊親人朋友的離去更能夠刺激到他了,讓他幡然意識到這個時代和之前自己所在時代的不同,意識到動嘴皮子之類的並不能幫助自己真正立足,唯有打,唯有戰鬥,才能打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寶劍鋒從磨礪出,本來這個設定是對主角的磨礪、是爲了烘托亂世的冷酷和悽慘,但是因爲一開始對於李成等人的着墨有點多,所以整個環節確實是有點兒殘酷了,在此向被毒到的書友們表示歉意。

至於文裡其餘的毒點,感覺應該還不是很過分吧······

主要是可能有一些前後文不呼應或者埋了伏筆忘了的地方,主要是時間一長,事情一多,就給忘了。下一本我會努力先把每個伏筆和登場人物單獨記錄,時時查閱。

4.關於主角的姓名

這個在作品相關解釋過,有些老書友可能沒有注意,所以在此處抄錄。

李藎忱的藎忱,來自於張自忠將軍的表字。既是爲了表達對張將軍以身許國的敬意,自然也是爲了呼應本書的主旨之一——對家國的盡忠盡忱。

主角擁有這個名字,在我看來,並非不可能。

張自忠將軍,本字藎臣,該表字來自於《詩經·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意思是國王所進用的忠志之臣,感念祖先的恩德。同時白居易在《韓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贈國郡太夫人制》(應該是爲韓愈母親寫的悼詞,假如理解錯了,請評論指正)中也寫到“生此哲人,爲我藎臣”。

用《詩經》,《楚辭》等典籍來爲孩子取名字,古今皆是。只不過《詩經·大雅》這種偏向於宣傳封建王教思想的篇章,在當今流傳並不廣泛。可是在古代,這才應該是朝廷鼓勵傳頌從而流傳廣泛,其餘的各種《風》,只是地方民歌纔是。

而起這個名字的李成,跟着陳慶之這個書生將軍出來的親衛,有文化、有膽略,能取出來“藎臣”這兩個字,應該還是說得通的,只不過這個詞在我們現代使用的比較少了的。

同時,李成對於對他們白袍見死不救的南朝顯然並沒有好感,因此他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以赤膽忠心、一腔熱血忱忱保衛黎庶百姓,改“藎臣”爲“藎忱”,並非不可能。

當然主要還是我夾雜了一些個人的情感和觀點在其中,對於覺得閱讀不方便的書友表示歉意。

5.關於人物塑造。

我所寫的兩本書,無論是《傾宋》還是《權傾南北》,所描寫的都是歷史上很少爲人所知的時間段,南宋最後的光景,隋唐崛起的前夜······

描寫這些時間段,很新穎,寫着也很有意思,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史書的記載很少,甚至還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這就導致寫起來發現前面寫的不對勁,這還是小問題。

大問題在於,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可以寫。之前寫《傾宋》,因爲摸到了一本《宋元戰爭史》,所以書中很多人,比如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李芾、邊居誼等等,都是可以考證、確實存在的民族英雄。

而《權傾南北》不同。

本來在這一段時間裡,有傳記,有詳細記載的人,真的寥寥可數,因爲《陳書》和《周書》之類的,本來就是姚老爺子無償寫就的,能出版、流傳,就已經算很不錯了(這個歷史情節在二神的《唐磚》中有,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因此裡面是言簡意賅到極致。

而且諸如南陳、北周,有傳記的,也多半都是陳霸先、宇文泰那一代人,陳叔寶和宇文贇這裡,就像是一個斷層。

尤其是南陳,更是隻有蕭摩訶等寥寥幾個人比較出名,能夠有說的上的歷史事蹟。蕭世廉只是蕭摩訶傳記中的一個名字,而裴子烈的存在也只是吳明徹傳記中的一句話帶過。

這也不怪史家着墨少。成王敗寇,本來南朝的這些人就是失敗者,所以他們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就算不錯的了。

比如姚老爺子這些史家們,也不敢當着隋唐這一代統治者的面兒誇獎他們父輩的敵人不是?要說蕭摩訶怎麼怎麼厲害,麾下大將如何如何,打的對方落花流水,那作爲蕭摩訶大敵的韓擒虎以及他外甥李靖,都不要面子的嘛?

史料的語焉不詳和缺乏,對於作者來說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爲很多人只有姓名,便形同白紙,可以隨意勾勒,當然這也侷限在一些小人物上。吳明徹的猶豫甚至缺少決斷力、蕭摩訶的勇猛和莽撞,這些主要人物的一些性格,從史書中還是可以揣摩出的。

而本書的前期,有很多杜撰的人物,比如曹忠、戴才之類的,不過作者已經儘量弱化了他們的存在。

至於全書塑造最滿意的角色,其實我覺得是尉遲迥。

歷史上這個老爺子也是楊堅成功的最後一塊絆腳石,確實也值得濃墨重彩描寫一下。

民族存亡、親人分別、君王恩義,尉遲迥絕對不是書中最重要的反派角色,頂多只是主角面對衆多Boss中段位中級的一個,但是應該是本身最爲矛盾、情感最爲複雜的一個。

最終尉遲迥選擇了“自逐家門、以身殉國”,和歷史上他的忠誠、仁義應該是相符的,這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物。

至於其餘的大多數主要人物,我覺得我至少還是體現出了他們能被人記住的一些特點。

比如樂昌的癡情和穩重、蕭湘的堅韌和調皮、陳宣華的跳脫和欠揍、沈婺華的與世無爭、陳頊的多疑和猜忌、宇文憲的糾結和頑強,當然還有蕭世廉、李憐兒、裴子烈等人的成長和改變······

並不是所有的人物都能夠被寥寥數筆勾勒出完整而豐滿的形象,所以其中很多人都難免沒有存在感或者臉譜化,這也是因爲小弟筆力有限,屬實做不到,只期望大家都能夠在書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物。

6.下一本書

下一本書已經有了開頭,很快就會上傳,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7.番外

本書應該還會有幾篇番外,儘快寫出來,完善一些書中的細節或者單純的製造些笑料,大概一天或者兩天更新一章的樣子,將一些未完的或者未來的故事。

——————-

把尾詞再謄抄一遍,放在此處,唯有這樣才能表達此時心境。

水調歌頭·《權傾南北》尾詞

人世滿烽火,孤命似飛萍。

一朝亂舞飄零,何處是天明?

先掣旗遮漢沔,後引兵臨巴蜀,隻手萬夫停。

業火照幽水,銳劍蕩胡腥。

————

控兩朝,傾南北,漢王名。

掛帆江左,直問鍾鼐重還輕?

剽勇飛騎滌寇,牙艦艨艟蕩鬼,海靖又河平。

翻掌風潮動,共守九州寧。

再次感謝諸位書友,讓我們一起去看下一場風捲雲涌!

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