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

楊麗華對着李藎忱眨了眨眼。

李藎忱張了張嘴,對着她做了一個口型。

楊麗華默默地撇過頭。

就知道向這傢伙示好就沒有什麼好事。

不過看阿爹和阿孃都是一副心結解開的樣子,今天便是······便是滿足他又怎樣!

李藎忱也同樣注意到了獨孤氏和楊堅的神情,自然明白他們的想法,不然也不會趁機跟楊麗華開個玩笑。

當然她要是當真了也無妨,反正朕又不虧。

至於獨孤氏他們的想法,李藎忱只能表示他們想多了,不過自己也沒法阻止人家這麼想。

獨孤氏的神情變化,李藎忱都是看在眼裡的,心中自然也是忍不住想到了當年的樂昌和自己。

當年的樂昌在建康府也是想要這麼保護自己的吧?

只不過當時自己根本就沒有把晉升之道放在從建康府獲取機會上。

李藎忱知道憑藉樂昌的本領以及當時在陳頊心中超出常人的地位,自己想要獲得什麼,應該還是很輕易就能得到的。但是這樣做的結果肯定是需要抱緊陳叔寶的大腿,並且少不了有諂媚之舉。

李藎忱並不打算這麼做。

威望,都是自己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

地盤,都是自己用血汗換來的。

因此他選擇孤軍入蜀,最終開創了皇圖霸業。

這個中艱難,雖然遠遠勝過李藎忱以南陳皇室女婿的身份向上爬,但是李藎忱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甚至任何人不給他面子,他都可以一巴掌扇過去。

看什麼看,有本事來打我啊,打不過就只能捱揍!

而且李藎忱心裡也清楚,自己在南陳就算是位高權重,就算是能執掌一切,終歸掌握不了軍心,也沒有辦法打造一支百戰百勝的強大軍隊。在亂世之中,沒有軍隊而說其餘的抱負,都是說着玩。

歷史上的楊堅是先爬上了北周的高層位置,然後又通過多次隨軍,以監軍或者高級幕僚的身份在軍中刷經驗的。

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畢竟宇文邕是不可能允許楊堅成爲朝中大將,一個麾下文武齊全的朝廷權臣,隨時都有可能把持朝政,至於什麼聯姻關係,在宇文邕看來,顯然是沒有辦法束縛住楊堅的。甚至就連宇文贇這個荒唐皇帝都能夠看的明白。

楊堅最後還是在文臣奪權的路上走了下去,也的確成功了。

可是這樣導致的結果自然就是隋朝軍隊的戰鬥力屬實是有點兒堪憂。

縱觀隋朝兩代對外征戰,除了進攻南陳那是典型的捏軟柿子——經過呂梁之敗的南陳根本就沒有回過元氣來,不然戰線也不可能在一開始就被隋軍推過了大江——之後不管是和突厥還是高句麗,都只能說是兩敗俱傷。

尤其是到了隋煬帝這一代,爲了進攻突厥,結果把自己陷入包圍之中,爲了進攻高句麗更是不用說,把整個帝國都硬生生的拖垮了。

至於歷史上只是盤踞在高原上、甚至還沒有資格進入河西的吐谷渾,都能夠和隋朝打得有來有回,雖然最後成就了史萬歲等人的威名,但是吐谷渾丟掉的也只是搶佔的西北土地,這些本來就應該是華夏故土纔對,吐谷渾在高原上的核心區域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不然也不可能在唐朝建立、突厥覆滅之後又跑出來怒刷自己的存在感。

因此李藎忱從一開始做出的選擇,就是自己必須要擁有一支絕對服從於自己命令並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大軍隊。

而事實證明,李藎忱最後能夠平定天下、鎮壓四方,讓曾經強大的一個個世家也只能俯首稱臣,和軍隊有很大的關係。

還好當初沒有選擇當鹹魚、吃軟飯。

不過想一想歷史上樂昌所經歷的顛沛流離,李藎忱本身也不可能心安理得的去吃軟飯。

他和楊堅,幾乎相似的出身,可是最後卻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成王敗寇,目前來看,自己應該是對的。

楊堅倒是並沒有注意到李藎忱、楊麗華等人之間的小動作。

就算是注意到了,他也只會更加欣慰。

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現在早就已經看開了,只要自家兩個女兒快樂,不比什麼都要好麼?

李藎忱則接着之前的話題:

“南方發展,吸引天下人才,朕亦看在眼裡。不過這只是一時,北方戰事暫時告一段落,朝廷內政資金充足,朕便要着手規劃北方之復興了,以洛陽爲心,向東北建設鄴城、向西建設長安,同時修通運河直達幽州、建立馳道深入西域,到時候從北方各地而來的財富和人才亦當匯聚在這些地方。”

楊堅也來了興致,連連點頭:“歸根結底還是朝廷的資金要到位,另外朝廷還應該注重於宣傳,現在江南能夠發展的這麼好,和這些商賈們都注重於把自己的人才招納方式和豐厚的薪水廣而告之有很大的關係。”

一邊說着,楊堅一邊從身後的架子上抽出來兩張報紙:

“陛下且看,這報紙上現在已經有專門的一個版面用來讓各個工坊發佈告示,他們把這個命名爲‘廣告’。這就是非常好的一種招募人才的方式,不少人都是拿着報紙前去工坊應聘的,現在甚至書院都已經開始採取相同的方式招生,以及宣傳自己的一些面對朝野士民的講座。”

李藎忱的嘴角抽了抽。

廣告,還真的就這麼出現了。

不過廣告的本意就是“廣而告之”,因此這個名稱登上歷史的舞臺也在情理之中。

李藎忱發誓,這打廣告之類的方法,還真不是自己指導的。

之前內府在宣傳上也有采取類似的方式,不過還是以張貼告示之類的爲主,“廣告”作爲一種宣傳方式和宣傳名稱,之前李藎忱都沒有聽過。

不過旋即,李藎忱便露出笑容。

總歸是好事。

說明這個時代正在向着自己規劃之中的方向發展。

獨孤氏看着有些激動的自家夫君,不安的攥緊手,欲言又止。

陛下雖然對你沒有太多的提防和敵意,但是你也不能這麼積極主動的表示自己非常關心國家大事,並且還湊上去獻謀獻策啊!

李藎忱接下來的話,更是讓獨孤氏大跌眼鏡。

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二二七章 樹幹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來的對手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