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

樑屈蔥早就已經不想給慕容氏打工了,因此直接投靠大漢簡直不需要任何思考。

大漢可以幫助他得到自己想要的,哪怕只是一個傀儡一樣的吐谷渾王,也比現在來得好。更何況樑屈蔥也有自己的盤算,就像是伏俟城這種地方,顯然很難入大漢的眼,不然的話早在數百年前那個大漢的時候這一片土地就被征服了。

因此大漢就算是拿下伏俟城,也頂多只是做一個宗主國罷了,只要樑屈蔥表示自己臣服於大漢,那麼實際上吐谷渾內部發生什麼,不還是樑屈蔥說了算?

所以面對自己找上門來的大漢白袍統領,樑屈蔥並沒有拒絕的必要。

而對於田端來說,這件事實際上並不危險。

且不說樑屈蔥本來就已經對慕容氏心存不滿,這是白袍早就已經探聽到的口風,只是樑屈蔥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就應該知道什麼事做得,什麼事做不得。

慕容氏對他肯定是有所猜忌和懷疑的,甚至都有可能隨時打算把他給收拾了。

因此樑屈蔥勾連外人以圖自保本來就是必然的。

而且樑屈蔥就算本來沒有投靠大漢的意思,也不會把田端怎麼樣。

他要是把田端給供了出去,就等於斷絕了自己和大漢往來的可能,這事是肯定不能做的,就算不臣服於大漢,以後自己的部落還指望着能夠和大漢有貿易往來呢,斷自己的財路和後路?樑屈蔥不傻。

而且他就算孤擲一注要跟着慕容氏走了,也得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他信任於慕容氏,可慕容氏信任於他麼?

這種擁兵自重、甚至已經有點聽調不聽宣的權臣,本來就是不值得信任的,結果這傢伙弄了個漢人的密探過來就說是漢人白袍的大統領,開什麼玩笑?誰知道你這是不是苦肉計,名義上是抓到了對面的大魚,實際上是撇清自己和大漢的關係,如此一來暗地裡再和大漢聯繫的時候就沒有什麼顧慮了。

畢竟找一個替罪羊,還是很簡單的,到時候田端咬死了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漢人,被樑屈蔥抓來的,什麼都不知道,就足夠讓慕容世伏和樑屈蔥之間的矛盾直接激化。

田端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大搖大擺的來。

樑屈蔥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也只能把田端當做座上賓。

不過現在樑屈蔥卻是很尷尬。

他聽從於田端以及自己的心腹噶力的建議,率軍暴起發難,直接進攻慕容孝雋的營寨,自然不再遮掩自己和慕容氏分庭抗禮的野心,可是慕容氏的準備顯然要比樑屈蔥預料中的還要周全,因此短暫的進攻很快就變成了樑屈蔥的被動防禦。

要不是樑屈蔥麾下的這些部落本身和慕容氏也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個個心裡面也都門兒清,假如自己今天造反失敗,那麼只會導致慕容氏的清算,一個個的爲奴爲僕、生不如死,誰都別想跑,因此大家還是在很頑強的抵抗的。

甚至······此時樑屈蔥所部這些士卒的戰鬥意志都要比他們攻城時候的意志來的更強烈一些。

畢竟前者事關生死,而後者,關乎的是慕容氏的生死,他們做做樣子就可以了,何必拼命呢?

隨着慕容車重所部也快速投入戰鬥,樑屈蔥腹背受敵,面臨的壓力陡然增大,一時間也亂了方寸,不然也不會着急的直接問田端,說好的援軍怎麼還不到?

假如援軍不到的話,咱們是不是也得采取一些別的應對措施,比如集中兵力向南進攻,和城中的漢軍合兵一處?就算是蹲在一起被圍着,也比現在腹背受敵來得好。

田端卻並不慌,他只是擡頭看向前方的北門:“大王莫急,聲既起,我軍自然會有所行動。”

雖然田端口中稱呼樑屈蔥大王——樑屈蔥在吐谷渾中也的確是所謂的“名王”,吐谷渾本身就是以名爲國號,因此本身沒有所謂的封號,樑屈蔥可以被稱爲“樑屈蔥王”,和“吐谷渾王”異曲同工——但是明顯田端的話裡已經沒有了之前的畢恭畢敬。

樑屈蔥麾下的兵馬一開始看上去數量不少,雜亂是雜亂了一些,但是在樑屈蔥刻意的展示下,至少田端看到的還是“兵強馬壯”的景象。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今天樑屈蔥麾下的兵馬如此聲勢浩大的搞事情,結果呢?

主動出擊,結果連人家慕容孝雋的營寨外圍壕溝都沒有拿下來,轉眼就被慕容孝雋反推了回來,此時雙方交戰的戰線已經逼近寨牆了,要不是吐谷渾這邊的投石機之類的都集中在面向城牆的方向,一時半會兒還沒有推過來,營寨恐怕早就已經守不住了。

而面向慕容車重的那邊,局勢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同樣不過是在苦苦支撐罷了。

大漢需要的是強大的夥伴,不是廢物的盟友。

就這?

你就給我看這?

就憑這,大漢可不會把你樑屈蔥當做夥伴。

因此田端自然沒有必要給樑屈蔥什麼好臉色看。

漢軍憑什麼來救如此廢物的你?

樑屈蔥心中當然也知道田端或明或暗表露出來的意思。

想要投靠大漢,當然要有足夠分量的投名狀。至少現在自己拿出來的還不夠。

搞事情、然後被壓着打,說句實話,樑屈蔥自己臉上都有點兒掛不住。

“那就好。”勉強笑了笑,樑屈蔥接着一招手,“兒郎們,援軍馬上就會抵達,且隨本王殺敵!”

似乎是爲了響應樑屈蔥的呼喊聲一樣,城內突然想起隆隆的炮聲,不遠處的北城門驟然被炮火淹沒。

而漢軍的吼聲還有咚咚的鼓聲就在東邊迴響。

援軍還真的來了?

樑屈蔥精神爲之一振。

還真的有援軍?

樑屈蔥麾下的將士們也是抖擻精神。

“殺,慕容老狗,欺壓各部、橫行青海,人人得而誅之!”樑屈蔥朗聲吼道,“大漢天威,降臨河西,我等當爲前驅!”

將士們也同時振臂高呼,一面面早就已經準備好的漢軍旗幟也隨之升了起來,彷彿這些傢伙就地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大漢的兵馬。

同時樑屈蔥看向田端的目光裡,也頗有感激。

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五章 山路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四十章 驚現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