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

橫刀雪亮,揚起又落下。

人頭滾滾,隨着那手起刀落而飛起。

這區區兩三百騎兵,就這麼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吐谷渾士卒慘叫着向兩側躲避。

韋圓成遠遠的看去能夠看到這些騎兵的數量並不是非常多,但是吐谷渾士卒可是看不到的,他們能夠看到的只有近在眼前的刀刃,只有那揚起馬蹄、盡情踐踏的騎兵,他們不知道敵人有多少,更不知道敵人是從哪裡來的,再加上糧草猝然被燒的打擊,讓這些吐谷渾士卒們早就亂了方寸。

和步卒混雜在一起的不少騎兵都想要越衆而出前來支援,但是慌亂的自家人來回推攘,有的想要扭頭逃竄,有的則想要衝上去殺敵,士卒們撞在一起,哪裡還有騎兵衝出去的餘地?

這個時候也不好直接撞開步卒衝過去。

而且騎兵們因爲已經分散開,幾乎都是一兩個人作戰,畢竟吐谷渾將領們本來是設想的拆散騎兵之後,由幾名步卒配合着一名騎兵作戰,這樣騎兵可以居高臨下殺敵,打開缺口之後,步卒緊跟着衝進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不錯的步騎配合的戰法,尤其是對上以步卒爲主的漢軍,的確讓漢軍疲於應付。

但是現在,分散開的騎兵,也喪失了聚集起來的可能。

少數已經能夠直接接敵的吐谷渾騎兵,也被漢軍騎兵憑藉人數優勢輕鬆斬殺。

馬蹄聲驟然密集,發現到事情不對的薛汪,第一時間帶着騎兵殺上來。

漢軍輕騎從左右兩翼重新殺出,這一次已經沒有弓弩手意圖阻攔他們,吐谷渾人也陷入了混亂之中,因此不少步卒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敵人的騎兵呼嘯殺過來、撞開自家脆弱的防線、橫刀轉眼就落到了自己的脖頸上。

“殺,擂鼓,殺回去!”韋圓成大喊着,喊聲都已經破音了。

“殺!”無數的漢軍將士爆發出怒吼。

“殺!”剛纔還被壓制的擡不起頭來的刀盾手,此時不管不顧的直接向前衝,撞在了敵人的刀刃上、撞在了敵人的盾牌上,手中的刀劍拼命地向前劈砍。

“殺!”火槍手們來不及裝填,直接抄起帶着刺刀的火槍投入戰鬥,此時的火槍,威力也不亞於一支長矛,足夠從盾牌的縫隙之中透出去,直接刺殺敵人的要害!當然就算是盾牌手倒下了,火槍手們也能三三兩兩的結陣,排成一排向前突進,想一想長矛手的突擊,就知道火槍手們此時的殺傷力。

“殺!”原本就不甘心後退的漢軍將士們,此時紛紛扭頭殺上來。

和吐谷渾人一樣,他們也顧不上什麼陣型了,只是知道向前,再向前!我們要把這些該死的吐谷渾人都殺死在這裡,我們要把自己的袍澤弟兄解救出來!

管他局勢爲什麼突然有這樣的變化,管他金鑼聲爲什麼突然變成了鼓聲,直接向前殺便是!

此戰多年之後,有一名曾經參與此戰、後來在遠征西域的時候受傷轉爲地方文職的老校尉接受採訪的時候回憶道:

“我此生永遠忘不了那一幕,當韋帥,當時還是一個偏將,下令殺回去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拼命地往回衝,當時我們最羨慕的就是斷後的弟兄們,因爲他們只需要頓住腳步,然後直接往前頂就可以了。那一戰,是我平生所經歷的最兇險的一戰,我們差點兒丟掉了袍澤倉皇撤退,我們差點兒被敵人合圍甚至全軍覆沒,然而一切的轉機都在轉眼,或許······這就是戰爭吧,亦是天佑大漢。”

天佑大漢,這是很多漢軍將士們心中的第一想法。

而當時指揮戰鬥的韋圓成卻知道,這一戰突兀的轉機,在於那兩百多名漢軍騎兵以義無反顧之姿直接突入了敵陣,不管是誤打誤撞也好,是敵人本來就有這麼明顯的弱點或者乾脆就是不堪一擊也罷,這一下就這麼打在了吐谷渾軍隊的七寸上。

隨着吐谷渾軍陣的將旗倒卷,吐谷渾兵馬頓時徹底陷入混亂,紛紛開始後退,再加上漢軍緊跟着殺上來,這種後退轉眼就變成潰敗。

很快韋圓成就見到了身上滿是鮮血的老孫。

老孫對着他笑了笑。

額頭上的傷口還沒有結痂,他這一笑,頓時扯動到了傷口,鮮血跟着留下來不說,老孫也是齜牙咧嘴,這地方傷了還真的挺疼。

韋圓成來不及跟他說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帶着漢軍將士向前衝。此時後面的漢軍將士也都已經頂上來了,自然沒有之前那麼混亂,漢軍將士擺出進攻的陣勢,壓迫着吐谷渾敗退,看上去就像是從容不迫的狼羣在逼迫四處逃竄的獵物一樣。

哪怕是這種情況剛剛還是反過來的。

“殺!”前方殺聲愈發響亮。

一名看上去年紀不大的小將手中握着兩個大錘,策馬在人羣之中來回衝殺,幾乎無人能擋。他左手一錘、右手一錘,所到之處幾乎都是直接給敵人腦袋瓜開瓢,紅白之物噴濺的整個錘子上都是,吐谷渾士卒哪裡見過這等凶神惡煞?後來但見他衝過來,便忙不迭的四處奔逃,即使是騎兵也都遠遠躲開。

這傢伙給步卒開瓢就跟砍瓜切菜一樣,誰知道他對付騎兵是不是也是這麼簡單?要知道他那一錘子砸下來,就算是一人一馬加在一起也可能架不住啊!

而那小將身後的騎兵就跟着向兩側掩殺,本來吐谷渾兵馬就在逃竄,他們這麼一衝上去,一羣人立刻又帶着更多的人逃竄,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潰敗。

韋圓成不由得嘴角抽了抽。

敢情整一場戰鬥發生如此突兀變化的原因就這麼簡單。

這傢伙看上去敲碎的是敵人的腦袋,實際上把敵人的膽子都給一併砸的七零八落。

緊接着韋圓成就看到那小將殺透軍陣之後,又調轉馬頭,追着吐谷渾兵馬殺過去。

就像是狼攆羊一樣,吐谷渾士卒們更是發了瘋一樣逃跑。

甚至他們的主帥跑得更快。

“金城薛舉在此,誰敢與我一戰?!”那小將揚起大錘,錘子上的血肉“嘩啦啦”掉落,掉在他的衣甲上,讓他看上去就像是從地獄歸來一樣。

回答他的,只有慘叫聲。

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