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

老臣們雖然已經退出一線,但是他們對整個大漢朝廷內外的影響,多多少少都是存在的。不過他們就像是大漢朝廷的柺棍一樣,如果不能丟了他們走路的話,那有哪一天他們都不在了,大漢朝廷很有可能不會走路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新一代的年輕官員們缺少經驗,所以他們還是離不開老臣們的指點。

需要多加強地方官員和中央官員之間的調換,以加強對他們的歷練啊。李藎忱心中已經下了決定。

大漢之後也不能只是單純的選拔人才了,人才的進一步培養也是自己需要關注的,其實對人才進行進一步培養倒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能夠在科舉考試當中脫穎而出的,肯定也都是衆人裡的佼佼者。具有足夠針對性的培訓,就是有效的。

這件事得和吏部好好商量商量,另外可以讓各個書院多加配合,這些已經有官職在身的官員能夠進入書院學習甚至轉過來給年輕學生們上課,本來就有利於促進朝廷和書院之間的交流配合。

書院往大處說是給社會、往小處說就是給朝廷培養人才的,所以書院也可以通過這樣的交流和培訓瞭解現在朝廷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

只會搖頭晃腦的書生,李藎忱不會不尊重,但是絕對不會要。

他需要的是有實幹能力的人才。

至於北周,現在已經不再是大漢向前的攔路虎,而是路上的一塊小石頭罷了,李藎忱要做的,就是徹底踢開它!

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攔路虎和小石頭,李藎忱要做的,就是一步步走過去,一隻只的斬殺、一個個的踢開。

曾經,大漢的目標就是北周,而今天,李藎忱也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這周圍的無數國度,甚至更遙遠的土地,都要插上大漢的旗幟,都要臣服在自己的腳下。

站在武將之首的裴子烈,看着李藎忱的身姿,想到了很久很久之前吳明徹在戰火之餘曾經幻想過的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是怎樣的鼎盛局面,即使是東西兩漢時期恐怕也就只有短短一代人曾經算達到過。

那個時候的裴子烈也好,吳明徹也罷,說這樣的話也不過就是想象一下罷了。

現在,裴子烈沒有想到這話似乎真的要變成現實了。

此時,他只希望吳明徹或許可以活的久一些,至少能夠看到眼前的這番局面。

李藎忱已經開口詢問戶部今年預期的稅收,以及農部今年春耕的準備事宜,又問了問禮部的恩科準備的怎麼樣,還有工部、農部等等。

徐陵去世了,朝廷也不可能真的停止運轉。

罷朝三日,的確是紀念一位勞苦功高的臣子最好的辦法,不過現在正是開春之後朝廷各項事宜繁忙的時候,很多事情都着急需要李藎忱做決定然後進行調整或者實施。

因此在這個時候,李藎忱絕對不會允許朝廷因爲任何原因停止運轉,而以大家對徐陵老爺子的瞭解,如果真的讓他知道朝廷罷朝三日以紀念他,恐怕有可能會被氣的活過來。

大家都知道,朝廷現在是在爲即將開始的戰鬥做準備,只要春耕順利,朝廷肯定要北伐,完成對北周的最後一擊。

李藎忱的目光已經轉過來。

裴子烈擡起頭,準備應對李藎忱的詢問。

大漢的軍隊,枕戈待旦,靜候陛下旨意!

————————————

大漢新元五年的春天來的不算晚。

今年的春耕有條不紊的進行。

這是大漢第一次組織中原地區的春耕,相比於多年來已經穩定的江南、荊州等地,今年的確廢了不少力氣。

中原地區的很多百姓都已經逃難去了,還有不少躲在山裡或者沼澤裡,真正還守着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並不在多數。

正是因爲清楚這個情況,所以大漢朝廷在去年冬天就已經做足了準備,不斷派人甚至派出軍隊進入原野、甚至深入山中搜尋百姓,不管是生拉硬拽還是勸說,大部分逃難的百姓都已經陸續回家。

或許有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相信新的朝廷竟然有這麼好心,不拉壯丁,反而讓他們乖乖回家種地,不過在大漢軍隊面前,他們也沒的選擇,只能順從於朝廷的安排。

能夠回家種地,本來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隨着一部分人回家證明了這一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響應朝廷的號召,冬天裡陸陸續續走下山,不然的話不但春耕的時候根本沒有那麼多人,而且這個冬天在山裡還不知道又會餓死多少。

總之,今年新春的春耕還是順利進行了。

李藎忱站在田地裡,慶幸這幾天比較暖和,至少地裡沒有那麼涼,哪怕這是在北方。

親自扶爬犁耕地,是每個皇帝勸農耕最好的辦法。

不需要什麼花裡胡哨的八卦田,只要皇帝親自走在田地中,和老農一樣赤着腳催動老牛,就是對天下農民最大的鼓舞。

相比於之前在建康府舉行的勸農大典,今年的場面更大。

畢竟這是朝廷第一次在北方舉行的農耕大典,大家都想熱鬧熱鬧,而且北方剛剛爲大漢所有,這是不折不扣的第一次春耕,所以朝廷也期望能夠快速穩定民心。

華夏的百姓,多數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所以沒有什麼比耕作、比陛下親自帶着耕作更能夠讓他們感到振奮和安心的了。朝廷鼓勵農耕,自然能夠讓百姓們對大漢有更多的歸屬感。

爲了能夠報道此事,讓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所作所爲,各地的報紙都派了人來,不少擅長速寫的人正對着田地之中的陛下快速畫着,這個時代當然沒有照相機,但是報紙上又不能沒有插圖,速寫插畫就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李藎忱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天真的有點暖和了,自己推着爬犁走了這麼一個來回,竟然出汗了。

不遠處的小溪,已經不見了冰封,水漲了上來。

春水初生,春天,這個李藎忱盼望了半年的春天,終於來了。

自己夢寐以求的北伐,在春耕之後,就會拉開帷幕。

大家都在看着陛下,而陛下回首向北方看去。

不知道宇文憲,你做好準備了沒有?

朕,可是已經迫不及待了。

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序章 白袍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五章 山路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