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

陳宣華並沒有糾纏李藎忱太長時間。

倒不是因爲她多麼懂事,而是吃早飯的時候她意識到應該在宮中的楊妙和蔡容都不在,頓時好奇的問了一句。

當得知她們兩個昨天晚上幫自己承擔了火力,現在還在賴牀的時候,當即就乖乖吃飯不說話了。

李藎忱並沒有再批評陳宣華,就事論事,內府財政問題短期內得到了解決並且找到了能夠長期解決這個問題的途經,怎麼來說都不是一件壞事,所以李藎忱還另外賞賜了陳宣華兩件首飾。

當然了這丫頭對首飾一向沒有什麼興趣,要不是還需要出去見人,甚至有可能她一天之中都是披散着頭髮、穿着一身睡衣在宮裡面亂晃,知道的是知道這是陳昭媛“不拘小節”,不知道的還以爲什麼時候跑出來的女鬼。

因此這首飾十有八九明天就會出現在洛陽某個當鋪中,然後掌櫃的滿頭大汗的看着皇家御製的東西,不知道該給多少錢。

李藎忱已經不是一次兩次聽到過類似的報告,對此也只能一笑了之。反正賜給她了,她想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李藎忱不管。這些錢最後肯定也都會落在醫院或者藥房上,又不是什麼壞事。

今天李藎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聽取太尉府關於河東之戰的報告。

還不等李藎忱走入御書房,李平就已經迎了上來:“啓稟陛下,平城戰報。”

“結束了?”李藎忱呼了一口氣,李平雖然看不出來有多高興,但是至少也沒有多悲傷。而且戰報並不是密封的,這就說明至少不是慘敗,甚至不是失敗,所以不用擔心影響到士氣。

“獨孤永業退守北燕州(今涿鹿),依託?水佈置防線,並未再繼續向前進攻,另外有一支偏師越過太行,經靈丘挺進繁畤(今渾源西南),威脅我軍側翼,所以韓將軍並未主動進攻。”李平解釋道。

李藎忱打開戰報看了一眼,大體和李平所說無差。

韓擒虎並不是沒有和獨孤永業交手,相反,於璽的騎兵跑在前面,擊退了獨孤永業的前鋒,應該也是因爲漢軍騎兵的出現,讓獨孤永業最終放棄了繼續向平城進兵的打算。

不過李藎忱不得不承認,獨孤永業這一路偏師倒是神來之筆,從靈丘進入繁畤,意味着漢軍沿着?水南下白狼堆再進攻桑乾郡和雁門關的道路已經位於北周這一路偏師兵鋒下,從而形成和桑乾郡宇文純所部的遙相呼應,迫使李靖也不得不收攏兵馬一路退回平城。

騎兵已經先返回支援平城,李靖不過帶着三千步卒,要不是獨孤永業那邊也摸不清楚李靖到底有幾斤幾兩,恐怕獨孤永業會直接派遣偏師越過?水截殺李靖。

到底還是白狼堆之戰打斷了北周兩路兵馬之間的聯絡,讓獨孤永業只知道宇文純敗了,卻不知道宇文純到底是爲什麼敗得,當然只能小心爲上,尤其是漢軍騎兵的出現說明漢軍並沒有在白狼堆之戰中元氣大傷,因此獨孤永業更不敢貿然前進。

要是獨孤永業知道自己眼睜睜的放李靖三千步卒大搖大擺的回去了,又應該作何感想?

楊素和鮑興等人已經在御書房等着李藎忱,趁着李藎忱沒有到,他們已經更新了沙盤上關於平城之戰的指示,李藎忱看着沙盤,現在北周軍隊沿着?水展開,雖然戰線寬鬆,但是對平城依舊是夾擊之態勢,沒有辦法,平城的漢軍數量並沒有那麼多,並不具備各個擊破的能力,北周軍隊要想繼續進攻,平城守軍可能就找不到和白狼堆那樣的機會了。

實際上白狼堆之戰,主要是打了宇文純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實際上宇文純的損失也沒有那麼大,一萬騎兵,最後收攏起來的應該也在五六千之上,至於沒有了戰馬的敗兵也應該有一兩千,也就是說李靖這一番“大鬧天宮”,對敵人造成的戰損也就是兩三千人。

шωш ●тTk án ●¢〇

不過此戰宇文純最大的損失就是戰馬。

北周騎兵的配置都是一人雙馬,甚至鮮卑騎兵之中的精銳已經達到了一人三馬乃至於四馬,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騎兵的作戰能力,而這一戰,光是李靖繳獲的戰馬就有三四千以上,再加上於璽收攏的千餘匹遊散的戰馬,漢軍甚至都可以憑藉這些戰馬擴充三千騎兵了,而最後也是憑着這些戰馬,李靖快速的帶着人返回了平城,根本沒有給獨孤永業那一支偏師反應過來之後進攻自己的機會。

大部分逃出生天的北周騎兵,都只剩下了一匹戰馬,就算宇文純後來派人渡過?水又收攏了不少戰馬,但是也改變不了現在有些尷尬的局面,就是鮮卑騎兵已經不可能和之前的鮮卑騎兵那樣縱橫千里、來去如風,實現極快的戰略移動。

因此現在的宇文純也只能很鬱悶的守着桑乾郡,難以北上。

李藎忱看了一會兒沙盤,也只能嘆息一聲:“平城那邊應當沒有自己破局的辦法,還得靠河東之戰。”

獨孤永業很聰明,保住了北周的步卒主力,只要獨孤永業的大軍還在,平城東邊的威脅就一直存在。但是如果河東之戰爆發,宇文純有可能會南下增援,這樣自然就減輕了平城南邊的壓力。

“按照太尉府的計劃,從後天開始,我軍擇機突襲風陵渡。”楊素沉聲說道,“另外蒲阪我軍也會配合發起進攻,牽制蒲州守軍,迫使敵人不能增援風陵渡戰場。”

“關鍵不在於風陵渡和蒲州,而在於從河東打開局面之後能不能守住,”李藎忱徑直說道,“拿下河東之後必須要堅守到明年開春甚至立夏,太尉府對此有什麼規劃?”

楊素徑直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啓稟陛下,臣之前已經和工部商量過此事,現在大河冰凍,南北運輸物資方便,守住河東並不是難事,而等到開春之後,大河解凍,就需要仰仗水師。大漢北上所需船隻衆多,只是憑藉渭水工坊無法滿足需求,因此臣以爲應當趁着這個冬天疏浚鴻溝,引淮水入河,屆時水師就可以憑藉鴻溝直入大河。”

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六十章 不求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八百章 要跑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章 千年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