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

“他跑不了的。”侯秘笑了一聲,“難道他還能插上翅膀飛出這洛陽城麼?”

程峰微微頷首。

其實李藎忱也沒有指望着騎兵能夠完全攔下敵人,畢竟這還是在城中,不是在曠野上,甚至一旦步卒能夠穩住陣腳佔據周圍的屋舍、居高臨下,騎兵甚至就和後世城市戰中的裝甲部隊一樣,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李藎忱單純的只是想讓騎兵殺殺敵人的銳氣、儘可能的減少一下敵人的有生力量,順便也活動活動筋骨罷了。

對付城鎮中的敵人,騎兵的確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對付他們,還是漢軍的炮兵部隊比較靠譜。

就在騎兵後方,收復了金墉城的漢軍步卒大隊已經開始向這邊移動,原本用來進攻金墉城的雲梯車、火炮和投石機等等也都向城東移動,當火炮和投石機擺好之後,漢軍將會在城東對內城發動進攻,從而真的做到四面合圍。

“尉遲迥就是秋後的螞蚱了。”程峰笑了一聲,看向城頭。

如果尉遲迥此時也在那裡的話,看着正在集結的漢軍攻城部隊,不知道又要作何感想?

程峰還真的沒有猜錯,尉遲迥此時正在東城上,當然不是在城門,而是在東南角樓,這裡能夠兼顧南側和東側戰事。

北周騎兵從容的護送王謙潰兵退入城中,並沒有讓尉遲迥鬆一口氣,相反,看着城外的敵人,他的臉色更加陰沉幾分。

金墉城的失守可不是什麼好事,固然收攏了五百餘名王謙的敗兵,算是充實了一下守軍的力量,但是同樣意味着原本進攻金墉城的漢軍轉過來開始進攻內城,城防上面臨的壓力一下子翻倍,可是得到的支援卻不是翻倍的啊,這五百敗兵難道還指望着他們能有多大的勇氣繼續上城和漢軍作戰?

王謙的臉上滿是血污,剛纔的逃命他也受了傷,衣甲滿是泥濘——血和土混雜在一起——看上去頗爲狼狽。見到尉遲迥,他拱了拱手:“尉遲兄,餘對不住你。”

尉遲迥嘆了一口氣:“敕萬兄言重了,金墉城更大,而你兵馬更少,守不住也很正常。”

王謙點了點頭。

事已至此,兩個人也已經是一根線上的螞蚱,同生共死。相互之間再責備和埋怨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王謙向尉遲迥這邊撤退,而不會出城一路向東跑,實際上已經很對得起尉遲迥了,否則就等於將尉遲迥一個人丟在了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趙王兵敗,我們似乎已經沒有援兵了。”王謙說道。漢軍將宇文招的將旗也拿到了金墉城下展覽了一下,對於城上守軍的士氣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這也是金墉城破的原因之一。

尉遲迥看了看陰沉沉的天,苦笑一聲:“不,若是老天助我,或許我們還有一線生機。”

“會麼?”

尉遲迥默然。

希望吧。

雖然他現在已經越來越不相信老天。

————————-

金墉城破,漢軍在對內城的進攻上自然而然就能夠投入更多的軍隊,在接下來的一輪進攻之中,漢軍差點兒就把城門拿下來了,只可惜尉遲迥的反應還是很快的,親自率領預備隊頂上來,才迫使人數不佔優勢的漢軍撤退。

李藎忱只能說尉遲迥到底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將,此時全心全意想要固守洛陽城,的確很難從他的手下找到可乘之機。金墉城之所以能夠被攻破,不只是因爲金墉城東西更長加大了漢軍的攻擊面,也因爲漢軍從城南和城東接連發起佯攻,吸引了王謙的不少注意力,從而爲北面的主攻創造了機會,等北面城門和敵臺等等都落入漢軍手中的時候,王謙自然回天乏術。

可是尉遲迥根本不給李藎忱機會,漢軍的幾次佯攻都沒有奏效,或者換句話說尉遲迥更加合理的分配了麾下的兵馬,所以不至於使得城中預備隊疲於奔命,並且除非是危在旦夕,他也不會主動的動用預備隊,因此好幾次漢軍佯攻的城牆上告急頻頻,尉遲迥卻一動也不動,一直到漢軍在南側主攻的意圖再一次暴露出來,他才率領預備隊頂到南城牆上,擊退了漢軍的主攻。

主攻被粉碎,兵力、器械都不足,只是虛張聲勢的佯攻自然就宣告失敗。

因此漢軍現在所能做的也只有一點一點的和敵人打最慘烈的消耗戰,當城上的北周軍隊實在是沒有那麼多人能夠站滿城牆的時候,漢軍自然就有了機會。

漢軍騎兵已經被李藎忱拉到了北面去,提防北周軍隊有可能的援軍——雖然就目前來看就算是周人的援軍真的來了也不可能及時抵達洛陽城下了,更何況大河上還沒有他們的影子。

而李藎忱也命令李平親自率領漢軍的中軍對城池發動進攻,從而能夠多一輪進攻,加快對城中的壓迫。

這實際上也是一場雙方之間互相比拼毅力的戰鬥,連續的作戰很消耗體力,但是誰都不能泄氣,這個時候漢軍退下來休整,士氣必然會受到打擊,而北周軍隊更是退無可退。

唯有咬着牙繼續加大進攻的強度和密度,纔有可能儘快解決戰鬥。

李藎忱雖然很不想打消耗戰,尤其是攻堅戰,這意味着大漢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傷亡。

但是面對這座堅城他也沒得選。

這是此次北伐中僅次於鄴城的硬骨頭,啃下來,北伐就可以說勝利了一半。一支強大軍隊終究還是要打一些硬仗的,大漢軍隊同樣需要血火磨鍊,否則這支軍隊很有可能完全淪爲依賴於火器而喪失了鬥志的軍隊。

因此對於這樣的犧牲和傷亡,李藎忱必須要咬牙承受,也只能這樣寬慰自己。

城東的炮聲響起,蕭世廉指揮拿下了金墉城的漢軍繼續從城東向內城發動進攻,只有這樣才能給尉遲迥施加更大的壓力。

金墉城被拿下來,漢軍的主攻方向自然也就不再侷限於城南和城西,現在倒要看看面對漢軍的四面主攻,尉遲迥又要如何應對。

老天,密雲不雨。

戰事,如火如荼。

這一次不知道老天最後會站在誰哪一邊?

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

空氣中瀰漫着溼潤的氣息,老天爺很有可能靠不住,還是要靠自己了。

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三章 鄰里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四十九章 亂戰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