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

尉遲迥在向前衝鋒,他的旗幟迎風舞動。

北周將士們默默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知道是誰先邁動腳步,大家都開始繼續向前,追隨着那面旗幟。

混亂的陣列雖然並沒有變得嚴整,但是至少那些原本甚至想要扭頭再向後撤退的將士們,再一次跟上了尉遲迥的步伐。

漢軍的火槍依舊在打着,一道道身影霍然躍出硝煙。

魯廣達深深提了一口氣。

尉遲迥的身影在這衝鋒的隊列中分外顯眼。

這個老傢伙是要拼命了啊。

戰況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也容不得他不拼命了。

魯廣達並不是沒有和尉遲迥交過手,當初蕭摩訶進攻襄陽,尉遲迥就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蕭摩訶正對面的周軍主將,而魯廣達那個時候也正是蕭摩訶的前鋒,兩個人也算是曾經多次正面交手,甚至魯廣達指揮的強渡沔水之戰,正是因爲尉遲迥及時的調度而失敗,最終魯廣達麾下精銳近乎全軍覆沒,若不是那一次蕭摩訶主動承擔下來指揮不當的責任,恐怕魯廣達此時已經沒有資格站在這個地方了。

對於尉遲迥,魯廣達可沒有什麼同情心,並且不介意將尉遲迥置之死地,以爲當年戰死的那些袍澤弟兄們報仇雪恨。

拼命是吧,那就把你的命留下來吧!

魯廣達猛地揮手,漢軍火槍手射出去最後一排槍,然後從容退下,一面面盾牌轟然落地,漢軍長矛手們緊跟其後,每個人都目光炯炯正視前方,看着那數量比自己多的敵人越來越近。

數量雖然多,但是在漢軍將士的眼裡那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

“殺!”漢軍將士非但沒有後退,反而邁動步伐主動向前。

原地固守只能讓敵人一點點的向前推進,只有逆流而上纔有可能真的擋住敵人。

長矛雪亮,如森林一樣,盾牌聳立,就像是一面正在向前移動的牆。而盾牌後面,還有大隊的陌刀手已經在等候。

漢軍各部配屬的火槍手都抽調了出來,魯廣達當然也不可能沒有一點兒表示,自己麾下的重甲士都推給黃玩他們平分掉了,因爲魯廣達既然要帶着隊伍繞過半個戰場抵達預定的位置,那麼重甲士自然就顯得有些拖累,隊伍不可能爲了等候攜帶重甲的將士而放慢腳步,但是讓重甲士自己在戰場上移動當然也不合適。

正是因爲魯廣達麾下的重甲士也都平分到各個軍隊之中,所以黃玩和盧青他們才能如此順利的在敵人防線上撕開缺口,相比之下,缺少這種破防能力比較強的兵種,魯廣達才一直和費也進利拉鋸來拉鋸去,如果不是漢軍騎兵殺過來,恐怕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殺入敵人陣中。

因此倒也無所謂說誰吃虧誰沾光了,現在的蕭世廉雖然還不算年長,但是久在上位,對於人情世故的把握當然也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愣頭青了。

黃玩和魯廣達等人雖然都是大漢將領,但是本身之間還是多少都會有矛盾的,這矛盾或是因爲功勞,或是因爲大家所屬的派系,當然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大公無私,就算是真的沒有什麼矛盾,又有哪一個將領願意把自己麾下的精銳主動調給別人呢?

所以也必須要讓大家覺得心理平衡才行,單純憑藉大將軍的威風和權力在讓漢軍將領們服從,那對於蕭世廉穩固自己的權威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了,雖然漲價是不好移動,不過陌刀隊還是可以的,現在正是陌刀隊登場的時候。

手中的刀端平,尉遲迥緊緊盯着前方的漢軍,雙方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

手中的橫刀抽出,魯廣達也在緊緊盯着尉遲迥還有那些有如瘋魔一樣向前衝的北周士卒。

這一次,魯廣達無比的有信心。

身邊的漢軍將士們陣列森然,臉上的神情充滿了自信,而對面的敵人卻只是在渴求着能夠生存下來,對於他們來說戰勝敵人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夠活着纔是。

這就不是一場軍隊對軍隊的戰鬥,對付一羣形同亂民的敵人,若是魯廣達再沒有信心的話,那他這個主將就不用當了。

這麼長時間以來,李藎忱着手對漢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又是更改軍隊的編制,又是加強對軍隊的思想建設,目的就是爲了讓漢軍成爲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而不是和其餘的軍隊一樣,戰時爲軍,平時爲民,戰鬥順利地時候還有點軍隊的樣子,追亡逐北、好不威風,但是戰鬥不順的時候就完全變成了烏合之衆,和那些逃難的流民沒有什麼區別。

自從東漢末年亂世開始之後,歷朝歷代的絕大多數軍隊其實都是流民軍的樣子,軍隊拖家帶口,所到之地有如蝗蟲過境,這也是爲什麼但凡是有北府軍、陳慶之的白袍等等驍銳兵馬,總能很快就脫穎而出,關鍵就是同行襯托的好,而這樣的精銳兵馬往往只是少數,甚至到現在南北朝末年,很多地方守備上的軍隊和流民匪徒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換了旗幟、有了朝廷的名號罷了。

而現在漢軍的改革無疑已經改變了這一切,漢軍將士們看着這些洶涌而來的敵人,卻並沒有多少緊張的心情,因爲他們能夠很清楚的感受到,雙方之間,不一樣!

大漢的將士們,知道自己在爲什麼而戰。

爲了陛下,爲了大漢,爲了榮耀,爲了家國,爲了身後的父老鄉親,爲了子孫後代的和平,爲了功績和獎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每個人都不後悔站在這個地方,面對洶涌而來的潮流。

逆流而上,方顯男兒本色!

迎着衝鋒的敵人,漢軍將士也大步向前。

人少不可怕,我們衆志成城。

“殺!”尉遲迥手中的刀狠狠揮下。

“殺!”漢軍陌刀隊越衆而出。

“殺!”盾牌碰撞在一起,無數的長矛從盾牌的縫隙之中探出來,再刺向對面盾牌之間的縫隙,只要有可以進入的縫隙,這些長矛就會像毒蛇一樣鑽進去。

橫刀揮動,魯廣達也帶着自己的親衛突入了敵人陣中,橫衝直撞下,北周士卒如浪潮向兩側分開。

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備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