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

短暫的安靜之後,便是如井噴一樣的歡呼。

從各部主官到侍郎再到下面的隨從吏員,甚至到宮門內外、大殿上下的護衛、內侍們,都拼命地喊着、叫着,乃至於乾脆直接把自己的帽子都向天上狠狠一丟!

勝利,大捷!

潼關破了,王軌死了,這說明大漢從關中和淮北兩個方向同時取得了大勝!

潼關,這是堵在大漢門口多年的擋路石,現在已經煙消雲散,說明從潼關向東直入函谷,漢軍將再無阻攔,至於函谷關?現在的函谷關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秦國能夠“憑函谷而拒六國”的函谷關了,在近些年來圍繞洛陽展開的戰爭中,無論是北周攻北齊之洛陽,還是楊堅攻宇文憲之洛陽,函谷關都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也就是說,漢軍接下來的目標,就已經是洛陽了!

而王軌,如果說潼關是一塊石頭,那王軌無異於一朵烏雲。

對於以南陳軍隊爲主體——無論是李藎忱帶着入蜀的軍隊還是後來在江南整編的軍隊,追根溯源都是南陳的軍隊——改編而來的漢軍,王軌在當初的呂梁之戰中給所有的將士都留下來過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對於不少將門子弟來說,父輩兄長都曾經摺辱於甚至喪命於王軌的手中。

這一次李藎忱御駕親征斬殺王軌,一來再一次讓陛下百戰百勝的神話變得牢不可破,二來也算是驅散了籠罩在漢軍頭上的這朵烏雲。

同時漢軍突破清江口,更是意味着北周人口中牢不可破的淮北防線,在大漢的兵鋒下也終究還是被撕裂了。

既然有一個清江口,就必然有第二個、第三個,一直到漢軍將整個淮北防線徹底撕開!

其實,沒有了王軌的淮北防線,又算得了什麼?

再堅固的城和再深的水,如何能夠擋得住漢軍的火炮和戰船?更如何能夠擋得住拼命向前的將士?

聽到王軌死了,其實別的都已經不重要了。

淮北戰線,同關中一樣,滿盤皆活。

而剩下的中路以及韓擒虎的北路,一個本來就是進展最順利的,另一個則路途遙遠、信息不通暢,而且對於主戰場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更多的是起到牽制的作用,所以更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沈君高激動的舉起手,陳叔慎明白他的意思,兩人擊掌而慶。

朝堂的上一代領頭羊和這一代領頭羊都暢懷大笑,爲這如甘霖一樣的勝利消息而歡呼。

這些時日來的擔憂,終究在這大捷的吼聲中煙消雲散!

暢快,當真暢快!

作爲後方的官員,他們不可或缺,沒有他們也就沒有繁忙而不亂方寸的糧食物資調動,但是無論如何他們終究不是在第一線,不能眼睜睜的看着甚至親自參與到前線的廝殺中,因此這更讓他們掛懷前線的戰事,並且生怕因爲自己的一些過錯而導致前線失誤。

現在來看,這些擔心都不必要了。

前線的大捷,無疑也是在說明後方的保障工作非常到位。

這場大捷,頂着黑眼圈的諸位,也都功不可沒。

不過很快兩個人就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旋即看向那些歡呼的同僚們。

衆人也都意識到了什麼,正好對上兩人的目光。

一名尚書嘴角抽了抽。

陳叔慎的眼神分明在說,乖乖回來加班吧,諸位!

這一次沒有人抱怨,沒有人反對。

所有人都轉身,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剛剛傳來的勝利消息就像是一針強心劑打在了他們的身上,讓他們感覺渾身的血都隨着前線將士的吶喊和衝鋒沸騰了起來,每個人彷彿都覺得自己充滿了幹勁。

似乎是和大殿上轉身回到位置上的身影相呼應,此時城中的一條條街道上,燈火依次亮起,人們的歡呼聲震天動地。

顯然這穿過御街最終抵達大殿上的捷報也將整個建康府都點燃。

對於同樣翹首等待着前線消息的百姓們來說,這場勝利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

勝利,前線的勝利意味着他們不再需要和自己的祖輩們一樣面對飲馬大江的北方胡人而瑟瑟發抖。

固然歷史上江南的百姓曾經傳唱出來歡迎隋朝軍隊渡江的歌曲,那也是陳叔寶登基很多年後。

在陳叔寶登基之前,南陳吏治還算清明,百姓安居,尤其是從陳文帝陳蒨中後期到陳頊中前期,雖然南陳內部有幾次叛亂,但是朝廷平叛的動作非常快,叛亂集中爆發在荊襄地區,並沒有波及到江東,讓江東能夠在侯景之亂後一點點恢復元氣,若不是因爲朝廷和民間都有了一定的資本積攢,陳頊也不會出動軍隊北伐,北伐也不會取得收復淮南這樣階段性的勝利,甚至還有本錢繼續向北試探,因此當時也算得上小小的和平和繁榮時期。

一直到陳頊末年皇子們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方纔導致南陳的政治體系矛盾加劇,貪污腐敗的事情時有發生卻常常得不到解決,社會各階層之間也因爲投靠向不同的陣營而導致矛盾迅速激化,甚至一些地方政治黑暗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到了陳叔寶登基,情況並沒有得到好轉,乃至於因爲陳叔寶大肆任用諸如江總、孔範等投機取巧的小人,並且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說一句“怨聲載道”也不冤枉他。

因此也不怪南朝的百姓反而會期望着北方同樣是華夏血統漢人執政的隋朝打過江來,當然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歷史本來就是勝利者書寫的,南朝的百姓當初到底是不是真的唱着歌歡迎北朝的軍隊,還得兩說,畢竟整個南陳從朝堂到地方,所有的官員都被隋朝打包帶走,或是監視於長安,或是發配邊疆,因此事實是什麼樣的,的確也是隋朝一家之言了。

不過作爲曾經陳頊的子民,見證過南陳皇子們之間的相互攻訐算計,李藎忱倒是並不覺得楊堅有抹黑南陳的必要。

本來就很黑了,到了陳叔寶時代,皇帝基本上就快變成一個吉祥物,甚至一個後宮女人的話就能夠影響到整個南陳政策的走向,這已經黑的不用再黑了,再加點污點不過就是“錦上添花”罷了。

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個倔老頭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二百章 公安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九十八章 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