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

基本上內府把這個時代能夠蒐集到的藥材都蒐集到了,以應對一些疑難雜症。

更不要說在不久的將來,藥房這邊將會建立起來大漢第一個能夠完成手術的手術室,甚至還有孫思邈這種南方名聲已經分外響亮了的人物坐鎮在這裡。

對於這些想要從事於醫療的學徒們來說,這樣的機會是怎麼都不敢想象的。

“讓一讓,讓一讓!”身後傳來聲音,只見幾名學徒攙扶着一個老人快步走過來,“前面有急診病人,讓我家師傅過去。”

“是太醫院的趙大家。”陳宣華急忙說道。

而這個時候學徒們還想往前走,趙大家先看到了白魚龍服的李藎忱,急忙伸手攔住他們,顫顫巍巍的就想行禮,而李藎忱卻徑直側開身讓出道路:“病患爲大,且去!”

學徒們這才意識到眼前的是什麼人物,不過也顧不上行禮了,扶着自己的老師先去看病人了。

“本來今天不是趙大家當班的,應該是前面忙不開了,所以只能把趙大家從太醫院請過來。”陳宣華有些無奈,“藥房雖然剛剛建立的時間不長,甚至正如陛下所見到的,還有很多藥品都還沒有進行分類和整理,但是慕名而來的求醫問藥的人已經不在少數,尤其是孫大家已經把一些易於操作理解的技術先行寫成報告送了過來,所以太醫院的太醫們也已經可以通過這些報告自己先摸索出來一些簡單的技術,總比一直等着孫大家從南方回來要好,畢竟生命是等不起的,能拯救一點是一點。”

李藎忱點了點頭,隨着和平時代來臨,如何救人往往要比如何殺人來得重要。

“陛下可要進去看看?”陳宣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而李藎忱走到她身邊,卻並沒有着急走,伸出手在陳宣華的鬢角上拿下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掛上去的一片幹葉子:“收拾草藥也就好了,怎麼會直接掛在頭髮上?”

陳宣華縮了縮脖子,訕訕一笑:“是妾身不小心。”

“這沒什麼,”李藎忱搖了搖頭,“忙碌的女人,同樣美麗。”

陳宣華和旁邊的楊妙都怔了一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古人對女子的要求實際上很簡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過這短短的八個字的背後,卻是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殘害。歷史上南北朝時期胡漢交融、風氣還算開放,但是女子的身份地位卻遠遠比不上百年之後的盛唐。

女人在外面拋頭露面的指揮幹活,這是之前都不敢想象的。

就算是這個時代隨着長年的戰亂,很多時候女人願意或者被迫的已經開始承擔起來足夠的社會責任,但是女人的整體社會地位遠遠比不上男人。

李藎忱鼓勵後宮妃嬪們去做一些社會上的公益事業,在大多數人乃至於她們自己看來,也是李藎忱想要分散一下後宮之中的注意力,免得這些女人天天自己窩在屋子裡憋出來什麼壞心思。

殊不知,李藎忱又何嘗沒有想着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一下女性的地位。

當然這種提高並不是號召男女平等。

李藎忱可不傻,在這個時代搞男女平等,不只是男人會有意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女人都會有意見的。

但是作爲統治者,李藎忱不得不考慮現在大漢正在面臨的人口短缺的問題。三百年亂世,雖然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但是人口數量大幅度降低,而大漢想要發展,就得想辦法把人口的數量提升上去,沒有足夠的人口,無論是朝廷想做什麼都是紙上談兵罷了。

想要在短時間內提高人口數量,只是依靠生孩子那是做不到的,雖然李藎忱從來都不懷疑華夏民族的生育能力,但是等到這一批孩子長大成人,那已經是至少十五六年之後的事情了。

雖然李藎忱現在也面臨着人才不足的問題,但是至少曾經在隋唐時期大放異彩的老一輩們,諸如李淵和李靖等人,也都已經長大成人,能夠承擔起一方責任。

可人口數量這種問題,李藎忱除了身先士卒自己先擴大皇家的規模之外,的確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因此就只能從解放婦女的力量上下手,這樣做固然有挑戰封建傳統的意味在,不過只要拿捏住尺度,又控制好輿論,應該很容易能夠獲得社會中上層的支持,然後再推廣向整個社會,就不容易引起反對的聲音。

婦女能頂半邊天,一旦婦女能夠走出屋子,至少承擔起來一部分社會責任,那麼將會騰出來更多的男性人手填補到更加需要人力的地方去。

比如女性站出來頂替男性進行商品交易和售賣,這樣原本負責這件事的男人自然就能夠進入工坊或者進入官府修整道路的隊伍,人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不過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切都需要慢慢的來,李藎忱讓後宮的妃嬪們主動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之中,也是爲了先試試水,同時向社會各界透露出來口風,陛下是要賦予女性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權利了。

“聖人在上,開設藥房,保佑我等黎民啊!”

“陛下當真是聖人啊!”

還沒有走過藥櫃,李藎忱就聽見前面的聲音。

李藎忱頓住了腳步,只見排隊拿藥的百姓們在拿了藥之後,對着門口的匾額鄭重的行禮。

聖人,這個稱呼讓李藎忱有些恍惚。

這是歷史上唐代盛世的時候人們對於當今陛下的稱呼,表明對陛下的尊重,因爲只有聖人才能帶來繁榮富足的盛世。

而現在自己聽到了這個稱呼,讓李藎忱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自問自己做的還不夠多,聖人這個稱呼,沉甸甸的,當真是擔當不起啊。

“從今天開始,藥房的所有藥全部都便宜兩成。”陳宣華在李藎忱身邊解釋道。

八折?

那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尤其是在看病上。

也難怪這些百姓們會對匾額行禮,這匾額上寫的是皇家的名字,甚至都是李藎忱親筆題寫的,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就代表着李藎忱,代表着仁慈的大漢皇帝。

“但是這會不會影響到藥房的營收,內府那邊已經捉襟見肘了。”李藎忱斟酌說道。

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二章 溫飽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七十章 衝殺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