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

畢竟現在大多數的將領實際上全都是依靠自己的作戰經驗在指揮戰鬥,但是每個人的經驗畢竟都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對於那些主持戰鬥並不多的將領,經驗不足必然也就會導致他們只有經歷血的教訓才能成長。

而現在的大漢,自然也必須要減少失敗的可能。

畢竟仗打到現在這個地步,無論是大漢還是宇文憲等人,都想要尋求喘息之機,而這個時代的生產能力現在實際上也被壓縮到了極致,可以說現在大家都是在拼家底,就看誰能夠繼續支撐下去了。所以無論是宇文憲和李藎忱,在準備休養生息的同時,也必須要努力提升自己這邊的將領素質,提升己方勝利的可能。

這也是現在李藎忱已經開始着手去做的。

“說說北面的情況吧,楊堅既然已經打出了旗號,那我們就不能無動於衷。”李藎忱正色說道,“首先能夠確定是楊堅麼?”

“這個應該沒錯,白袍已經對此進行了確認。”韓擒虎徑直說道,“而且楊堅在這個時候已經很難代表人心,樑睿和宇文盛如果沒有得到確認的話,也應該不會直接就這樣打出旗號。”

李藎忱遲疑片刻:“那現在進攻延州還是進攻銀州,裴大士是怎麼看的?”

韓擒虎急忙點頭:“陛下請看,現在楊堅的旗號雖然打出來了,但是楊堅的主要立足點還是在銀州,並沒有前往延州的意思。”

李藎忱詫異說道:“如此說來宇文盛應該只是自己打出來的旗號罷了,實際上楊堅也不相信他?”

“甚至楊堅能不能相信樑睿也不得而知。”韓擒虎緊接着說道,“否則楊堅也不會在銀州城外軍營現身幾次之後,卻再也沒有出城。”

“這並不奇怪,”李藎忱無奈的說道,“楊堅在韋孝寬等人都投降了大漢之後,對於樑睿和宇文盛應該也很難保持信任。”

頓了一下,李藎忱捋着嘴脣上的鬍鬚:“如此說來,北方的局勢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險惡?”

“但是陛下也要小心宇文憲會不會趁此機會插一手。”韓擒虎沉聲說道,“這也是車騎將軍現在最擔心的。”

李藎忱點了點頭,宇文憲在昨天已經拿下了蒲州,最終還是打通了山西和關中之間的聯繫。蒲州雖然也算得上雄城,但是孤立無援以及楊堅下落不明之下,楊堅在蒲州的軍隊縱然都是他的嫡系,也已經很難保證對他的忠誠。

由此關中東側和東北側的進出通道都控制在了宇文憲的手中,漢軍雖然已經向東北越過灞上向蒲阪挺進,但是應該也就只能和宇文憲在蒲阪外圍形成對峙,很難再控制蒲阪渡口。已經眼饞蒲阪這麼長時間的宇文憲,絕對不會給李藎忱這個機會的。

因此李藎忱與其說要小心楊堅,不如說要小心宇文憲會在這個時候橫插一手。一旦李藎忱和楊堅全面開戰,宇文憲肯定不會單純的作壁上觀,必然會出兵,而目標應該也會直指長安。

這也是爲什麼裴子烈認爲最大的威脅不是楊堅,而是宇文憲。

現在的關中,的確形成了非常尷尬的局面。

漢軍若是進攻楊堅,就會給宇文憲可乘之機,而且漢軍有需要提防楊堅和宇文憲會聯手先發動進攻。

之前楊堅和宇文憲聯手的可能性不大,那是因爲雙方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仇恨和矛盾的。

但是現在生死危機顯然已經擺在了兩個人的頭上,至少他們還打着北周的旗號,楊堅的隋王也好,宇文憲的齊王也罷,都還是北周的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並不是沒有聯合的可能。

或許宇文憲還放不下面子,但是楊堅應該會明白如何取捨。

“楊堅不能留。”李藎忱果斷的說道。

不僅僅是不能留,而且不能久留。

時間一長,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而韓擒虎和李靖顯然在之前也已經達成了類似的看法,韓擒虎此時沉聲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而且車騎將軍也是這樣的打算,西北各部將士枕戈待旦,聽從陛下的命令隨時向北方發動進攻。”

李藎忱正色道:“打,年末之前拿下銀州和延州,就算是天塌下來了還有朕頂着,讓裴子烈放開了手腳打!”

韓擒虎鄭重拱手:“末將領命!”

“宣楊素、唐中、陳叔慎和陳禹入宮覲見!”李藎忱緊接着說道。

————————————-

楊堅是威脅,而一旦楊堅和宇文憲聯手,必然是大漢最大的威脅。這不僅僅是李藎忱或者裴子烈的看法,而是現在大漢朝野的共識,尤其是出身北方的楊素等人,顯然更清楚楊堅這個人的能力和野心。

因此當楊素入宮的第一時間,就向李藎忱果斷的說道:“陛下,臣以爲既然要打的話就要速戰速決,大軍北上,席捲銀州。同時向東我們也要以重兵陳列,隨時準備和宇文憲決一死戰。宇文憲或許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爲害怕宇文憲的進攻而退縮!”

作爲朝堂之上一等一的主戰派,楊素的看法自然非常的激進。

“全面戰爭,我們承受的了麼?”李藎忱徑直看向陳叔慎。

他也知道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一旦開戰,戶部就會哀聲哉道。尤其是李藎忱現在也粗略的算過錢財的問題,對大漢現在是什麼情況他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陳叔慎咬牙說道:“陛下,現在就算是從牙縫之中擠出來,也就是能夠爲大軍征戰兩個月提供糧餉,兩個月之後,請陛下恕臣無能!”

“兩個月。”李藎忱轉而看向韓擒虎。

韓擒虎正色說道:“陛下,兩個月臣也無法保證可以戰勝楊堅,但是臣等必當竭盡全力!”

“不打是不可能的。”李藎忱嘆息一聲,眼前的局面已經容不得他猶豫,楊堅一旦站穩腳跟,將會是一個不小的麻煩,“白袍在北方有多少內應人手?”

大家的目光也隨之都轉移到了陳禹的身上,這位白袍統領向李藎忱彙報工作的時候也一向是獨自彙報,很少出現在朝堂上,因此大家和陳禹雖然或多或少都認識,但是此時看到陳禹也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