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

PS:補幾天前的更新

徐陵既然開口,這件事便算是有了定論。蕭世廉等人又驚又喜的看着這“異軍殺出”的李藎忱,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到頭來竟然會出現這樣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轉。

而陳叔儉和陳叔澄等人臉上的笑容已經徹底消散,不管這李藎忱是什麼來路,徐陵開口,誰都沒有辦法再質疑,就算是陳頊也得考慮考慮,更不要說其他人。更重要的是,這個李藎忱寫出來的詩詞,確確實實要比在場所有人都強。

今日詩會之桂冠,看來就真的要落在這個之前的“無名鼠輩”身上了。不過根據徐陵以及之前蕭摩訶對於李藎忱、或者說對李藎忱父親的青眼有加,李藎忱想要當“無名鼠輩”估計都不可能了。

沈君高本來想說什麼,不過想了想終究還是頓住了。且不管徐陵爲什麼不想深究,至少對於沈君高這個太子的舅父來說,李藎忱是蕭摩訶的幕僚,而蕭摩訶雖然沒有明確表態要支持陳叔寶,但是之前的一言一行顯然表明他是站在陳叔寶這一邊的,而且陳叔陵對蕭摩訶時的那些小動作也由不得蕭摩訶不站在陳叔寶這一邊。

因此無論怎麼說,李藎忱都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就算是真的有所懷疑,那也得是私下裡自己解決的問題,現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沈君高最好的選擇就是默認徐陵的決定。

倒是一直站在遠處看着這一切的樂昌公主,自從李藎忱那一首詩寫出來之後,面紗後的目光就沒有再從他的身上挪開。這個剛纔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會寫詩的傢伙,到頭來卻力挽狂瀾。

他到底真的是因爲不想表現,還是因爲太想表現?

真是一個有趣卻又令人看不透的傢伙。

“如果諸位沒有異議的話,這一次詩會的桂冠,就是李賢侄的了。”徐陵朗聲說道。

陳叔澄剛想要開口,卻被陳叔儉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樂昌在這裡,肯定是父皇指使她過來的,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來打探什麼消息,但是咱們的言行還是謹慎些好,莫要殃及池魚!”

陳叔澄打了一個寒顫,急忙點了點頭,甚至下意識的向後退了一步。樂昌公主只是他們的妹妹,這沒有什麼可怕的,問題是樂昌公主肯定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出現在這裡。

再聯想到他們這幾日的謀劃,陳叔澄微微頷首,沉聲說道:“阿兄說的是,不可因小失大。”

陳叔儉和陳叔澄不開口,他們身邊那些趨炎附勢的世家子弟們自然也都不好開口,而其他人本來就高興看到李藎忱讓兩個皇子威嚴掃地,此時自然更不會反對。

“賢侄請過來,這桂冠是你的了。”徐陵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藎忱急忙上前一步,徐陵緩緩的拿起來桂冠遞給他,沉聲說道:“賢侄既名‘藎忱’,當一腔熱血以報國家,莫要辜負了令尊九泉之下的期望。”

“晚輩謹受教。”李藎忱點了點頭,鄭重伸出手。

緊緊盯着李藎忱的雙眼,徐陵沉默良久之後,突然微笑着說道:“賢侄知道爲什麼老夫對你所說深信不疑麼?”

李藎忱眉毛一挑,這個老狐狸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徐陵根本沒有在意周圍人同樣好奇的目光,伸手一指:“來,你把你的名字‘藎忱’寫下來。”

李藎忱點了點頭,提筆寫下“藎忱”二字。

昂首看向茫茫蒼天,徐陵深深嘆了一口氣,從李藎忱手中接過來筆,沾飽了墨水,在藎忱前後揮毫寫下四句詩詞。

“誰許中原與亂兵?年少總負報國名。

藎忱虎嘯寒易水,定教鳥獸祭丹心。”

隨手將毛筆一放,徐陵仰天長嘆:“李兄,李兄,大好男兒!”

似乎意識到身邊李藎忱有些茫然,徐陵伸手鄭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賢侄,當年令尊證我清白之後,不日將追隨陳將軍北上,而某時爲一介白丁,除金銀細軟之外無以爲報,令尊對金銀珠寶概辭不受,餘感慨之下以此詩贈之,沒有想到,沒有想到······五十年之後,這首詩還活着,還活在你的身上!”

李藎忱神情一凜,靜靜看着這一首雖然算不上上乘,但是殺伐之氣溢乎字裡行間的詩句。

真的難以想象,那一代人肩負着的,是怎樣艱鉅而又蕩氣迴腸的使命?

“明公······”李藎忱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

徐陵微笑着擺了擺手:“聽到你的名字,老夫就已經明白十之八九,如果不是‘始興槍王’的兒子,如何會有這樣的名字?”

李藎忱鄭重一拱手:“晚輩明白了。”

“莫要辜負了令尊在天之靈。”徐陵聲音微微低沉,不過旋即露出一抹笑容,“若是有空的話,可以常來府上找老夫,老夫可對你這小子很是期待呢。”

李藎忱應了一聲,手中的桂冠沉甸甸的,帶着李成最後撒手人寰的遺憾,帶着徐陵對於故人之子的期待,帶着······帶着太多李藎忱說不清也看不清的東西。

或許,還帶着整個民族三百年的等待。

“世忠,恭喜恭喜。”蕭世廉笑着上前捶了李藎忱一下子,“你小子之前那麼謙虛,瞞我們瞞得好苦啊!”

李藎忱哈哈笑道:“某也得謙虛謙虛不是,這建康府藏龍臥虎,當然還是低調的好。”

而裴子烈在一側微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世忠賢弟,如果連你都低調,那今天這詩會上可就沒有高調的人了。”

“就是,快說,是不是想要留到最後表現自己?!”蕭世廉一副要問到水落石出的架勢。

李藎忱苦笑着一攤手:“某這不是見那兩個傢伙太囂張,所以不得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麼?怎麼到頭來你卻不領情?”

“真是沒有想到,令尊除了是我蕭家的恩人,竟然還曾經幫助過孝穆公,真的好想知道,當年令尊是怎樣的英雄人物。”蕭世廉悠然神往,“想當初在山上的時候,看到令尊以一己之力抵擋數百名蠻夷,某就知道這肯定不是個簡單人。”

李藎忱點了點頭:“是啊,我也想知道······其實我還想說,這一次謝謝你們,孝穆公言明情況之前,很多人都將信將疑,但是你們並沒有開口質疑。”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