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

也難怪吳明徹每次出征都喜歡讓吳惠覺來鎮守自己的後方,不僅僅是因爲吳惠覺是自己的兒子——以吳明徹對軍中的統御能力,別人的忠誠同樣都能保證,而如果他真的爲兒子和家族着想的話,更應該讓吳惠覺跟在身邊以求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功勞。

更主要的還是因爲吳惠覺一向沉穩的性格,相比於更擅長奇兵制勝的蕭摩訶,顯然吳惠覺更合適擔任掩護後路的任務。而事實證明,當初呂梁之戰,正是因爲吳惠覺在後方的調度有方,湊齊了足夠的船隻,有以後軍遮護兩翼,纔給了吳明徹可以快速跳出包圍網的機會,否則被包圍在北岸,就真的只能看着濤濤淮水卻無可奈何了。

後來吳明徹南下,也依舊是留下吳惠覺把守淮南,而吳惠覺也的確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長期以來無論是防守淮水不給北面的王軌一點兒可乘之機,還是向南對付接踵而來的陳叔陵和樊猛,吳惠覺都沒有落了下風,甚至還有機會殺過大江、攻破京口,爲李藎忱解決了樊猛這個心腹之患。

因此吳惠覺雖然從沒有在正面戰場上建功立業,但是卻依舊是大漢不可忽略的一員重將。

“臣參見陛下!”還不等李藎忱上岸,吳惠覺就已經三步並作兩步過來。

李藎忱當即伸手攙扶住他,對於吳惠覺,李藎忱自然是無法輕視的,吳家在軍中的影響力幾乎都在由吳惠覺繼承,而李藎忱現在忙着穩定國內的各個世家派系,連消帶打想要削弱他們的力量,李藎忱之所以有這樣的膽量,就是因爲他的背後有軍隊的支持。

這一次李藎忱改變之前的計劃,直接前來這最前線的鐘離,多少也有穩定淮南軍心的意圖。畢竟李藎忱這些年南北輪轉,幾乎整個大漢軍隊都曾經直接的受命於李藎忱,這其中甚至也包括諸如淳于家等原本的江南將門,而淮南,準確的說應該是淮西的這些軍隊,卻都一直在吳惠覺和陸子才的掌握之中,從來沒有直屬過李藎忱。

並且這也是不折不扣的軍中出身江南的將領最多的一支隊伍,甚至清一色的都是江南將門出身,這也就意味着他們的家族多多少少都合東南世家有着牽扯,甚至本身就是東南世家的一部分,諸如吳家。

因此李藎忱這一次前來視察淮南防線、安穩人心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當然了,李藎忱這一次前來自然也就相應地冒着很大的風險,畢竟誰都不知道平靜的水面下會不會是暗流涌動,而一直被李藎忱想方設法打壓的東南世家也會不會選擇在這遠離建康府、也就遠離李藎忱統治核心的地方鋌而走險。

尤其是這一次李藎忱的北上是臨時起意,這意味着心思縝密的人會來不及做準備,但是也相應的意味着魯莽的人很有可能打算抓住這個機會冒險出手。所以護衛在李藎忱身邊的李平等人都是緊張兮兮的,而陳禹更是先一步帶着白袍趕了過來。

當然了陳禹不僅僅要負責李藎忱的安全問題,從鍾離向北距離北方更近,顯然也是爲了負責和長安那邊的消息對接問題。現在南北通商,白袍的人往來兩淮更加方便,而入了宇文憲的境內,宇文憲和楊堅之間也就更不用說了,大量的探子無孔不入,再加上中原、關中和河北經過這麼多年北朝的統治,早就已經變成一個整體,更遑論平原之上道路四通八達,根本難以設關卡排查,以至於現在雙方已經形成了對其置之不理的狀態。

反倒是李藎忱和楊堅之間,因爲可以通行的道路主要都集中在武關到秦嶺再到西北的賀蘭山一線,山口關隘終究還是數的過來的,所以雙方對於來往行人還會嚴格盤查

因此有趣的是,大漢的探子想要進入關中,更便捷的道路竟然是北上穿過宇文憲的控制區域再折而向西。尤其是雙方的注意力都放在排查東面或者西面的人身上,對於操着南方口音的過客反倒是並不在意,這也算是利用了人潛意識之中的漏洞。

隨着大漢對外工作的全面展開,白袍這個曾經大漢最神秘的機構也逐漸浮出水面,尤其是在之前的正旦大典上,白袍展露出其猙獰的爪牙,讓百官深切的感受到了白袍的力量。

雖然之後在陳禹主導、李藎忱默許下,白袍轉往江北以躲開內部紛爭,但是威名在前,有陳禹帶着白袍的中樞親自坐鎮鍾離,應該也足夠震懾一些宵小之輩。

鍾離郡依舊是李藎忱熟悉的那個鍾離郡,高聳的城牆象徵着大漢在兩淮防線上最堅固的門戶,而並不算寬闊的街道上多少顯得有些蕭瑟,畢竟現在城中大多數隨軍軍屬都去參與開墾了,城外甚至要比城內還要熱鬧。

在這堅固如鐵幕一樣的防線後面,唯一能夠展現出來一點兒生機和活力的,恐怕也就只有隨軍軍屬們開墾出來的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了。當然他們在這些土地上種出來的糧食和蔬菜也就是勉強改善一下伙食罷了,大軍日常的人吃馬嚼主要還是得依靠朝廷調撥。

李藎忱着急疏浚邗溝,也有一層原因在這裡。以後糧食和器械等等都能夠通過水運運送到淮南前線,自然也就能夠節省很多人力物力。要知道即使是在千年後擁有高度發達科技的時代,通過這條京杭大運河進行的水運也依舊是最便宜和划算的運送方法。

“現在的淮南大軍是什麼情況。”李藎忱剛剛跨過府衙的大門,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鍾離現在有駐軍八萬,另外樑郡等地尚有五萬,加上廣陵郡的兩萬,整個淮南這戰之兵超過十五萬,除去守城所必須,應當還有十萬大軍可聽從陛下之調遣,揮師北伐!”吳惠覺一邊引着李藎忱向前走,一邊介紹現在淮南防線的情況,經過這幾年的潛心經營,淮南防線總算是又恢復到了當初吳明徹北伐之前的盛況。

頓了一下,吳惠覺緊接着說道:“另外水師邱志將軍處有水師將士兩萬,戰船百艘,來往運送人員可用之大船達到三百艘,可以在一天之中把整個大軍轉運到對岸。”

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