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

當然了李藎忱作爲一位開國君主,想要自己的江山社稷穩定,也不可能過分的打壓開國功臣——這其中多少也包括很多世家——的利益,因此李藎忱也不可能表現的太過分。

縱觀歷代君王,實際上開國功臣都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問題,漢高祖劉邦採取了“官逼民反”的戰術,最後依次掃平曾經的功臣,而東漢和唐都是採用捧起來的方式,尤其是漢光武的“雲臺二十八將”,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等於把這些功臣們捧在了很高的位置上,除非是諸如侯君集那樣已經徹底被捲入漩渦之中難以自拔的,其餘的功臣也不會寧肯抹黑自己的名聲也要做出來什麼出格的事情。

而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朱元璋,完全就是遵循劉邦的老路子,結果到頭來劉邦後有呂后,朱元璋後有靖難之役,不過不管怎麼說至少江山還在自家子孫手裡。

功臣古往今來都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當然了現在李藎忱還沒有問鼎中原,自然也還沒有到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尤其是作爲首功的裴家和蕭家實際上已經和皇權一體,其餘的吳家和徐家等等也積極的想要通過聯姻等等手段融入到這個團體之中,這對於李藎忱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李藎忱也不可能一點兒都不考慮功臣的存在,因此他也只能說是給所有想要進取的人們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或者說是機遇,至於他們能不能把握住,那李藎忱也無法多說,畢竟機遇本來就是留給那些真正用心的人,而英雄人物也從來不會因爲時代不同就不會最終嶄露頭角。

李藎忱是在告訴和鼓勵人們上進,也是在通過衆多的書院來啓蒙和指點這個時代的思想。華夏思想在封建時期實際上是完全領先於整個世界的,即使是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也在維護統治和維繫國家統一上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就更不要說在封建時期已經把社會選賢舉能的方法演化到極致的科舉制。

但是也正是因爲這種長期的領先,讓華夏在思想的變化和進步上動作越來越慢,尤其是隨着後來的閉關鎖國,思想更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或許是因爲華夏上國的身份地位讓當朝根本不想有所改變,又或許是華夏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讓人們也樂得“蕭規曹隨”。但是終歸這對於一個想要強大的民族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因此李藎忱要對這個民族的思想進行啓蒙,要讓他們知道“變”以及如何“變”的重要性。因此與其說李藎忱是在進行華夏的文藝復興,倒不如說是在進行屬於華夏的啓蒙運動。

通過啓蒙思想、給予機會,李藎忱在教給這個民族應該如何跟着滾滾的潮流向前變動。

而李藎忱給予這些人機遇的方式,就是“考試”這種無論放在哪個時空之中都是相對最公平的選拔制度。

說到這裡,就連李藎忱都有些痛心疾首。想當年自己更或者說絕大多數的學生最厭惡的恐怕就是考試了吧?

而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讓後世幾代人恐慌卻又不得不投身於的考試放出來,以考試選拔人才。而實際上考試也是科舉的核心所在,只不過正如之前所說,李藎忱並不打算直接把科舉推行出來,而是以學院作爲契機,一點一點的改變天下讀書人的思想,同時恩威並施以防止世家的反撲。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場艱苦的奮鬥。李藎忱深深吸了一口氣:“你們要儘快拿出來合適的章程報給朕,只要合適,你便是大功一件。”

蕭琮驚喜的拱手應是,而李藎忱大步穿過迴廊,驟然看到了站在迴廊下那個稍微有些蒼老的身影。

那人顯然也看到了李藎忱,急忙恭敬的和李藎忱打招呼,而站在李藎忱身邊的蕭湘則快步衝上前:“爹爹!”

李藎忱當然不相信以蕭琮這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年紀能夠把一切都看的這麼深刻,事情也都準備的如此妥當,蕭巋這個經歷了大起大落的老人顯然在其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當即李藎忱微微側頭:“朕和岳父聊些家常,無關人等都退下吧。”

跟在後面的那些書院的先生們如蒙大赦,他們可沒有心思知道陛下和這位曾經的西樑皇帝相互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對對方的看法或者意見。

而蕭琮急忙派人燒水煮茶,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蕭巋正笑眯眯的和女兒嘮着家常,顯然他的心情應該很不錯。擡頭看到李藎忱,他微微躬身:“草民參見陛下。”

儼然這位皇帝陛下對於曾經戰勝和活捉自己的對手多少還有些不忿,更何況李藎忱還是他不折不扣的晚輩,所以他並不想行全禮。而李藎忱也不以爲忤,對於蕭巋這樣命運已經註定了的人來說,李藎忱也不苛求他什麼。

“蕭公別來無恙。”李藎忱微笑着說道。

“身體尚佳,前些日子偶感風寒,現在已經無恙。”蕭巋點了點頭,慈愛的看着自己的女兒。

曾經他把這個女兒當做自己的災星,而到頭來卻發現真正護住了自己性命的實際上也是這個女兒,再加上人都已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了,能夠有兒女繞膝已經是一種福分,所以看透了世態炎涼和人生百態,也品嚐了巔峰和沒落的蕭巋,反倒是愈發的珍惜親情。

李藎忱沉聲說道:“某此次前來,一來是拜會蕭公和看一下金陵書院的建設情況,二來也有疑惑想要詢問蕭公。”

蕭巋怔了一下,李藎忱是來問計的?而李藎忱堂堂皇帝陛下,又有什麼需要詢問自己這半個階下囚?

旁邊的蕭琮和蕭湘也有些奇怪,蕭巋拍了拍女兒,讓她去看自己的書房,而蕭琮也很有眼色的屏退下人,親自端茶倒水。

捋着自己的鬍子,蕭巋微笑着說道:“陛下但說無妨,老夫但能解決,自當全力以赴。”

李藎忱很給他面子,他自然也不會端架子。

“蕭公和尉遲迥也算打過交道吧?”李藎忱斟酌問道,“就當今之形勢,蕭公認爲朕應當如何破解洛陽之難題?”

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斷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八章 危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三百章 助手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