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

成都書院的山長是徐陵,這是江南名家,大家公認的“孝穆公”。而緊接着建立的嶽麓書院,李藎忱也請來了琅琊顏氏的顏之儀。以琅琊顏氏的名聲,顏之儀自然是當得起這個位置。

那麼剩下的金陵書院,作爲大漢國都之中的書院,山長的位置也可以說是炙手可熱。徐陵和陛下亦師亦友,再加上其資歷活生生擺在這裡,擔任山長大家無話可說。而琅琊顏氏也不需多言,他們本來就是顏回的後人,而且這些年來專心治學也是有目共睹的,這個位置自然也是當之無愧。

想要找到一個能夠和顏之儀、徐陵這樣的人物比肩的山長,顯然是難之又難,而且金陵書院在天子腳下,這書院的名聲和教學質量自然也不能比剩下的兩個差。所以就當一些人甚至已經在揣測李藎忱會不會把徐陵從成都請過來,還有一些人已經準備毛遂自薦搶奪這個幾乎象徵着江南文脈之首位置的時候,李藎忱卻出乎意料的以名不見經傳的蕭琮作爲金陵書院的山長,這的確讓很多人都爲之驚訝。

不過轉念一想,大家也都明白過來。

蕭琮明顯就只是李藎忱推出來的一個幌子罷了,畢竟誰都不相信李藎忱真的會把金陵書院交給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相比之下主持另外兩個書院的徐陵和顏之儀可都已經白髮蒼蒼了。

真正站在金陵書院山長位置上的,應該是蕭琮的父親蕭巋,曾經的西樑皇帝。只不過以蕭巋的身份不太合適直接拋頭露面罷了。

蘭陵蕭氏本身也是以學問起家,這自不用說,而蕭巋的祖父則是赫赫有名的南樑昭明太子蕭統。正是在蕭統的帶領下,南樑匯聚天下文人,編纂成了華夏曆史上最早的一部漢族文化詩詞總集——《文選》,當時尚且年輕的徐陵便是這龐大的編纂隊伍之中的一人。

《文選》的面世,標誌着華夏文明,尤其是華夏文明之中的漢族文明第一次作爲一個整體出現,把漢族這個名稱從原本的漢朝人變成了華夏民族的代指,同時這一部作品也總結了前人的詩詞佳作,讓先秦兩漢的很多文化成果得以保留。

也正是因爲這一部書,昭明太子蕭統被江南士林尊爲學問大家之第一人,大家對於這位太子殿下繼位之後能夠帶來的太平盛世很是期待,只可惜天妒英才,蕭統英年早逝,昭明太子終究沒有成爲皇帝。不過蕭統的第三子後來建立了西樑,也就是西樑的第一代皇帝蕭詧。

因此蕭巋和蕭琮是蕭統的正統後代。由他們主持金陵書院自然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就算是孝穆公和琅琊顏氏,也終究比不過蘭陵蕭氏和昭明太子在江南士林之中的地位。

更何況這本身也是給李藎忱臉上貼金的事情,畢竟李藎忱竟然敢能准許西樑的太子甚至是皇帝來主持這金陵書院,包容大度之心自然已經毋庸多言。只要他們乖乖聽話,就算是曾經的生死仇敵都能夠容忍,更何況別的。

這對於大漢吸引更多的人才自然也是有不可估量的好處的。

當然實際上也是因爲李藎忱自己清楚,蕭家父子對於當皇帝本來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尤其是他們嘗過了當傀儡皇帝的味道,因此讓他們前來主持書院,他們本身也很樂意。

“現在書院改建的如何?”李藎忱一邊繼續向上走,一邊打量着周圍的景緻,他的說話聲音非常平淡,就像是和自家人嘮家常似的。當然了實際上現在他和蕭琮這個大舅哥也算是自家人。

蕭琮急忙說道:“原本山上的這兩個寺廟相對而開,每個寺廟都是三進的院子,算不得大。現在全部翻修之後,又在兩側加蓋耳房作爲學生住宿的地方,同時向後開闢菜地,能夠讓書院自給自足。”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實際上還是非常淳樸的,他們並不奢求能夠依靠朝廷的幫助,只要能夠有一片地讓自己種點菜、養一些牲畜,也就能夠滿足書院的日常開銷了。

更何況種地······本來就是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

而蕭琮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引着李藎忱入了正門:“現在書院之中的大殿已經修繕完畢,後面的房間都還在整修,但是上元節前肯定都可以收拾妥當。”

曾經供奉四大天王的山門兩側,已經換成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牌位,而正殿上更不用說,這裡既然是書院,原本的大佛之類的自然是不能留的,取而代之的是孔子的塑像,而周圍則是孔子的弟子,完全變成了文廟的樣式,倒也符合書院的氛圍。

而大殿兩側則是藏書樓和講學的地方,尚未修繕完成的則是住宿的地方。對於這個時代的文人士子們來說,自己風餐露宿當然並不重要,先確定自己的信仰、保護住自己的書籍纔是首要的。

“今年金陵書院招生一百三十五人,可對?”李藎忱緊接着說道。

蕭琮忍不住苦笑一聲:“陛下,現在恐怕遠遠不止這些了。自從正旦之後,又有超過兩百人想要報名進入書院,微臣現在正在頭疼這件事。現在至少還得再擴大一倍,我們才能裝得下這麼多人。”

李藎忱擺了擺手:“我們是書院,不是施粥的鋪子,不能來者不拒,你們現在拿出來什麼方略沒有?”

蕭琮聽出來李藎忱話語之中的些許不悅,急忙說道:“現在我們打算仿照成都書院的方式,以考試錄取人才,而最終推薦給朝廷的人才也是一樣,通過考試選拔。具體的題目臣等已經在討論了。”

李藎忱微微頷首,現在書院也不過是剛剛搭起來一個架子罷了,李藎忱不可能要求他們把什麼事情都做的盡善盡美,而且李藎忱也並不打算把後世的那一套考試理論完全搬過來,畢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不同需求,後世的東西看上去先進,但是不一定就符合現在的情況,因此李藎忱還是以讓蕭琮他們自己討論和完善爲主。

“朕要的是人才,不管什麼出身,是人才都可以。”李藎忱補充了一句,“所以你們的考覈方式也要更加靈活,懂麼?”

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二零八九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三章 鄰里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