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

“陛下已經遲到了一個時辰了。”楊素多少還有些擔憂。

正說到興頭上的徐陵擺了擺手:“擔心什麼,陛下自有分寸。”

“陛下真的要動手了?”楊素眉毛一挑。

徐陵瞥了他一眼,壓低聲音道:“這豈不是正合你的心意,現在明裡暗裡反對的都是東南士族,陛下既然把棒槌敲在他們的腦袋上,就肯定要對你們多加拉攏。”

楊素一下子被揭穿了“虛僞”的心思,忍不住尷尬的笑了笑:“那孝穆公難道就不感到擔心麼?”

徐陵淡淡說道:“老夫有何要擔心的,徐氏上下清清白白,問心無愧,又何必要擔心。”

楊素詫異的說道:“可是陛下要對付的怎麼說都算是東南世家,徐氏出身吳郡,難道就真的打算置身事外?”

徐陵笑了一聲:“現在大漢地跨塞北江南,陛下想要建立完整的皇權權威,就必然要和當初的秦漢一樣極大的增強皇帝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徐家再極力的體現出來自己東南世家的立場,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楊素一時沉默。吳郡徐氏這等於是徹底和東南士族劃清界限,而也的確只有這樣,才能夠徹底的融入大漢。大漢一旦真的成爲重新統治整個九州的龐大帝國,那麼就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存在什麼世家團體,否則很有可能會走西晉短命的老路子,因此李藎忱就是要讓這些世家變成類似於西漢的貴族羣體。

這樣的貴族羣體固然依舊是皇權的威脅,但是在皇權的強壓之下,他們很難翻出來什麼波浪,只能傾其所有服務於皇帝,成爲皇帝手中任意揉捏的螻蟻,但是相對應的,身在這個位置上所意味着的財富和權力也依舊是旁人所不能及。

有收穫自然就要有代價,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社會形式,公平永遠都只能是相對的,不可能實現人與人、階級與階級之間的絕對公平,那種所謂的烏托邦式的衆生平等,實際上也是對那些既得利益者不公平。因此統治者要想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就只能讓每個階級有獲得有失去,這樣每個階級在受到一定損失的同時也會有收穫。

華夏民族作爲世界上最典型的農耕文明之一,易於滿足本來就是典型的特點,李藎忱自然不會放過。

而徐陵要做的,就是帶着徐氏成爲大漢的貴族,而不是東南世家之中的一部分。

突然間楊素髮現,似乎是自己把徐陵看得太簡單了,這位孝穆公十有八九並不是從現在纔開始有這樣的打算的。他顯然在和李藎忱合作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的想法了。

所以當現在東南世家即將失去在朝堂上獨斷朝綱的位置、甚至就連自家子弟進身之道都要被切斷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開始着急上火,但是儼然已經不和他們是一路人了的徐陵······甚至是另外一個也在整好以暇、閉目假寐的顧野王,纔會如此穩坐釣魚臺。

東南世家裡面的這些心懷不軌或者寧古不化的雜質被去除掉,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樂得看到的。

而此時大殿外,驟然響起清脆的腳步聲。

那是戰靴敲擊地面的聲音。

大殿之上原本的竊竊私語剎那間消散的無影無蹤。

“爾等何人,竟然敢劍履上殿!”一名戶部官員忍不住伸手指着大步走上來的甲士說道。

當先一名甲士伸手摘下來頭盔,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此處是朕的大殿,朕如何不能劍履上殿?!”

“陛下?”那官員嚇了一跳。

“參見陛下!”羣臣們急忙行禮。

而李藎忱擺了擺手,李平和程峰一左一右帶着甲士大步衝上去,在人羣之中把幾個身影直接揪了出來,有戶部的,有禮部的,有吏部的,還有門下省和中書省的,這些甲士們手下絲毫不留情面,若是敢於反抗就直接打暈了拖走。

侍衛親軍也好,羽林騎也罷,這都是戰火中磨礪出來的,下手打人這種事自然是輕車熟路又有分寸。很快這些官員就直接被拖出了大殿,而李藎忱冷哼一聲,徑直大步走向上方的皇位。

對於整個過程,至始至終顧野王還有徐陵等人都沒有說一句話。

他們都心知肚明,這些官員幾乎都是出身東南世家,雖然在朝堂上都不算什麼舉足輕重的職位,但是人加在一起依舊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身後的那些家族多數都不是最近才崛起的,而是在南朝傳承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士族。

而這些士族長期以來不溫不火,也沒有什麼突出的人物涌現,但是又一直沒有衰敗,就是因爲它們構成了整個東南士族之中的中下層,任何一個豪門想要崛起,離不開他們的支持,而作爲回報,自然也就是讓這些小家族們能夠通過九品中正制不斷地把自己的子弟輸送到朝堂之上。

然而這些子弟多數都沒有什麼引以爲傲的才能,只不過都是跟在那些豪門後面以求進取之道,要真的讓他們制定出來什麼治國理政的政策,就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也正是因此,李藎忱減少九品中正制推舉的人才數量,首當其衝的實際上就是這些中低層的世家,他們在權力上爭奪不過那些豪門,因此要推舉人才自然也先輪不到他們,可是在教書育人上他們也不一定是豪門的對手,更何況下面還有衆多虎視眈眈的寒門子弟,就等着通過這麼一條終南捷徑把他們取而代之。

而他們家族之中本身的那些子弟,都已經享受了幾代人的榮華富貴,可以稱得上紈絝,因此也指望不上。

所以對於這些家族來說,李藎忱如此推行新的選拔人才制度,也就等於直接要了他們的命,因此這些人在私下裡有一些串聯和小動作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徐陵掃了一眼就意識到,能夠讓李藎忱如此大動肝火,說明這些人的手應該不僅僅是伸向朝堂上了,十有八九也在盤算着對軍隊下手。

軍隊,這是李藎忱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底線。

難怪陛下會如此生氣。

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四章 桃源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