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

“衛青和霍去病的事情原本以爲都要被遺忘在史書中了,沒有想到現在陛下竟然把這些事情擡了出來。”楊素看着點將臺上剛剛聽了課之後“鬥志昂揚”的將領們,一時間感覺有些奇怪。

實際上這樣的歷史典故對於出身世家的子弟們來說並不算什麼,甚至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是對於這些出身各異,甚至可以說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門的士卒們來說,這樣的老生常談顯然也非常有吸引力,楊素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多少用處,不過至少從現在來看還是成功把軍隊的士氣調動起來的。

大漢的軍隊,並不缺少利益的鼓動,一場場勝利已經能夠確保將士們可以獲得足夠的錢財和軍功,但是卻缺少另外一個內容,就是精神上的鼓動。將士們現在征戰實際上還在是因爲李藎忱的百戰百勝而作戰,他們相信李藎忱可以帶着他們走向勝利,這是最大的精神力量。

可是這樣的精神力量中就是不長久的,李藎忱自己不確保什麼時候就會出現失誤、就會“神話破滅”,更不能說讓這種精神的力量繼續延續到下一代。

縱觀歷朝歷代,只有將士們知道爲什麼而戰、爲什麼要戰,才能夠真正保持一支軍隊的高昂士氣。且不說現代的PLA,那都是所有人清楚地事情。

從先秦時代開始,商鞅變法第一次闡明瞭秦人要幹什麼,就是要捍衛國家,就是要“共赴國難”,告訴老秦人要爲了生存而戰,所以黑色大秦崛起於關中、得以橫掃六合;而到了漢代更不用說,衛青遠擊漠北也好,霍去病封狼居胥也罷,都是爲了殺匈奴,都是爲了捍衛這個國家,讓籠罩在漢人頭頂上四代人的陰雲徹底散去。

可是之後呢,到了唐代中後期,朝廷和藩鎮之間矛盾激化,到了宋代,軍隊更是成了發配之地,士卒們進入軍隊已經沒有了一個可以效忠的對象,沒有了一個可以堅持他們向前進的精神力量,他們單純只是爲了軍餉而戰,只是爲了那可能根本就落不到他們頭上的軍功而戰,他們感受不到開疆拓土的榮譽和追亡逐北的使命感,自然也就感受不到自己作爲軍人不能臨陣逃脫的恥辱感。

到了明末乃至清代,自然更甚。

或許很多人會認爲李藎忱這樣大肆宣講衛青、霍去病乃至趙子龍和陳慶之的事蹟不現實,可是李藎忱知道短短的幾代人之間,一支軍隊就會因爲沒有奮進的目標而墮落成什麼樣子。不能一直渴求一支軍隊會有名將層出不窮,而且歷史證明,就算是真的有名將誕生,一旦他的思想和策略等等完全落後於時代,那麼他就算是名將也不過只有任人宰割的命運。

從當初的跨越蔥嶺到後來的兵敗潼關,一代人之間,唐軍發生了什麼,李藎忱很清楚。這支軍隊可以承受勝利,但是無法承受失敗。所以李藎忱需要一支能夠不畏懼犧牲、堅決向前的隊伍,這樣才能讓他和他的後代支撐着這個王朝將浪潮席捲向更遠的地方。

飲馬波斯灣,歷史上大唐的全盛啊!

“這未嘗不是好事。”楊約站在楊素身邊,低聲說道。

“這當然是好事。”楊素哈哈笑道,“某都感覺某的身上有用不完的力量,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那可是真的名垂青史啊,某楊素這一輩子能做到這一點,弘農楊氏的列祖列宗都會自豪的!”

楊約有些詫異的看着楊素,自家這個兄長一向是沉穩的性格,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家中的老頭子們果斷的讓楊素在年紀輕輕就坐在了家主的位置上。而事實證明楊素也的確是這樣的人,喜怒不露,雖然不過三十多歲,卻深有城府,帶着弘農楊氏這個龐大的家族一步一步的從二十多年前楊愔被殺的陰影之中走出來。

而今天的楊素似乎不再是楊約認識的那個楊素,他也有自己的抱負,也有自己的夢想。爲這個家族承擔了那麼多,他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出了玉門關一路向西啊,龜茲、樓蘭,再往西就是蔥嶺,那是我大漢將士曾經駐足的地方,那是三十六騎就能夠捲起風雲的地方。”楊素哈哈大笑道,“早晚一天我楊素也會立馬蔥嶺!”

楊約看着楊素,似乎這纔是他心目中的那個兄長,胸懷壯志。

立馬蔥嶺······楊約在心中喃喃說了一聲。

作爲一個讀書人,自己也向往班定遠啊。

“兄長,兄長!”這個時候,一個年輕人快步跑過來,氣喘吁吁的說道,“可算找到你了,這邊真熱鬧。”

“你也該跟着軍隊鍛鍊鍛鍊了,從書院那邊過來才幾步路,就累成這個樣子。”楊素不滿的說道,“不是這兩天讓你先去書院聽聽麼,怎麼跑到這邊來了?”

這年輕人,更準確應該說是少年,正是跟着楊素一起南下的李淵,當下他拍了拍自己有些單薄的胸脯:“山長帶着我們過來採風,說是讓我們感受一下金戈鐵馬之氣。”

“哦?”楊素怔了一下,“孝穆公?”

李淵急忙點頭,旋即壓低聲音說道:“兄長你也知道,這讀書人一向是看不起當兵的,要不是孝穆公這等人物出面,書院裡面那些人誰願意來?”

雖說也算一個“讀書人”,但是李淵倒是對於軍旅沒有多少排斥。他的祖上李虎本來就是武將,而且隴西李氏也是武將世家。不過李淵這個“旁聽生”沒有什麼意見,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在這個時代,能夠讀書學習的都是世家子弟,哪怕是寒門之人,也不願意和更下層的大頭兵們站在一起,若不是徐陵出面,他們肯定對此不屑一顧。

楊素微微頷首,而李淵急忙說道:“孝穆公說要在這個地方給大家講樂府詩之中的邊塞詩,所以不僅僅是書院之中的人,其餘地方來聽的人也是很多的。”

“到底是孝穆公啊。”楊素和楊約對視一眼,不由得感慨一聲。

徐陵成名已久,北有庾信,南有徐陵,這是公認的南北兩個文學大師,這兩個人也是各有所長。

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時局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十三章 優勢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四八一章 該去了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