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漸漸似乎要過去了,早晚已經穿不住紗衣,總覺得帶着些涼意,世子夫人越過了穿廊,見廊下一溜煙兒的畫眉鳥如今剛剛被掀開了黑布,正上躥下跳的叫的歡快,臉上便也禁不住帶出了幾分輕鬆之意。
她最近的生活可謂是順風順水。
在經歷過那段丈夫入獄,兒女出事,家裡差點兒風雨飄搖的事情過後,如今的日子簡直如同是在天上。
公公英國公現在將雲南的叛亂平定了之後又跟欽差一道確定了雲南的新任土司,讓他們自己人管自己人,如今成效斐然,雲南的叛亂已經是徹底的平息了。
京城中形勢也一片大好,一片都是替嘉平帝歌功頌德的聲音。
嘉平帝龍心大悅,在朝堂上當着文武百官的面稱讚英國公乃是‘忠烈之臣’,女兒徐遊在宮中也極爲得到靜安公主的看重,跟靜安公主幾乎是吃則同桌寢則同臥,儼然已經是靜安公主的姐妹,風光無限。
家中來提親探口風的人都漸漸的多了起來。
這世態炎涼世子夫人在短時間內算是徹底都經歷了,進了正堂,她見徐家的正跟老太太笑着稟報在家廟裡的錦盛和華妍兩個孩子的起居,便笑着道:“中秋就要到了,這兩個孩子也忒自苦,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怎麼能單獨落了他們在外頭?”
她這回說出來的話格外的順耳,徐老太太擡起頭來看着徐家的,鄭重點頭:“正是這麼說,他們母親如今已經沒有了,我老婆子唯一能替她做的,就是照顧好這兩個孩子,中秋佳節,讓他們流落在外,怎麼能對得住他們死去的母親?”
她笑着下了決定:“你去,便說是我說的,讓孩子們回來過個節,過了節再說旁的,沒人攔着他們盡孝。”
說起這個,徐老太太臉色變得又有些陰鬱:“真正該在佛前懺悔的不去,倒是讓孩子們受苦,哪有這個道理!”
說起這個,便又是想到了華政了。
世子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提起這個便勸老太太:“您也不必跟他一般見識,他現在灰頭土臉的,官也丟了,正窩在家裡重病,聽說連牀也不能下了。”
當初華政回來京城,正是英國公府出事,國公被人攻訐的時候,那個陰險小人竟然還就此對國公府避而遠之,
連兒女們也不打算管了。
後來又找了他的老師,趁着國公府沒工夫管他,悄悄地還打算去吏部報道,尋個差事外放。
可徐老太太怎麼會忘了他?
女兒死的這麼慘,她恨不得把華政給殺了,怎麼可能會讓他逍遙自在?等到國公府一解困,國公平定雲南的消息傳回來,徐老太太頭一件事便是偷偷的派了徐管家去處置這件事。
要對付華政這樣不知死活的人實在是太簡單了。
徐老太太只是稍稍用了些手段,華政好不容易活動到的官位就丟了,而且還被參奏了一本,現在正氣的病了,窩在家裡。
他當初擡舉的那個女人,徐管家也已經讓她原形畢露,使計讓那個女人誤以爲華政要死了,提前捲了華政的財物細軟逃了。
當然,徐老太太是不會讓那個女人好過的,一等她跑出京城,無聲無息的就捆了賣去窯子裡了。
現在只剩下華政了。
徐老太太嗤笑了一聲,面上表情狠辣:“這算什麼?!就是他自己無知害死了我女兒!我要他償命!”
世子夫人是無所謂華政死不死的,但是既然老太太要這麼做,那她便也順着老太太的話點了點頭,而後就又道:“對了,說起來,今天早上朱元跟着信王殿下的船一道下江南了。”
徐老太太臉上的笑意便淡了些。
這一次其實真是可惜了,若不是老爺子千叮嚀萬囑咐,不准他們動手腳,她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在下浙江的路上便殺了朱元。
可老爺子說不必,讓她不要出手,她便也只好忍了這口氣,冷冷的牽了牽嘴角:“那也是件好事,這個掃把星走到哪裡都是災星,她走了,耳根清淨。”
反正這個丫頭邪門的很,真要是伸手對付她,說不得還要被反噬,徐老太太對於朱元已經是深惡痛絕,連名字都不願意提起。
世子夫人察言觀色,很明白老太太此刻的心思,不由壓低了聲音搖頭:“老太太,不知道國公到底吩咐了什麼?咱們若是真的什麼都不做,可別出去的時候是惠寧縣主,回來卻變成信王王妃了啊!”
信王王妃?!
徐老太太扯着嘴角冷笑了一聲,幾乎是滿臉譏誚的道:“她也配?別說聖上了,就說他身邊那些屬官長史,講師師傅,沒一個會贊同的,口水都能淹死他們!”
說到這裡,徐老太太看了世子夫人一眼,慢條斯理的問:“小遊那個丫頭攛掇的你吧?”
也只有徐遊這麼很朱元了。
聽說朱元今天走,連宮裡的太后和皇后都送了幾件東西,說了幾句好話。
徐遊那樣心高氣傲的人,就算是自己風光了,也看不得別人得到一點好處的,心裡肯定是恨極了,生怕徐家就這麼放過朱元,真的就不動手了。
徐老太太把話說的這麼明顯,世子夫人也不好再裝下去,訕訕的笑了笑,便道:“小遊那個丫頭到底還是記恨從前的事,可是她已經學聰明瞭,知道回來跟長輩說,沒幹擅自做主。”
徐老太太冷哼了一聲:“擅自做主?也要她有使喚的人!幸虧她沒動手,連我尚且都只能作壁上觀,那個丫頭若是敢動手,還想舒服的在宮裡當着伴讀?老爺子要生吞了她!”
她把話說的這麼嚇人,世子夫人吃了一驚,不敢再說什麼,只是抿着脣訥訥的有些不安:“老太太,其實小遊也只是忍不了那口氣,沒有旁的意思。”
徐老太太瞥了她一眼,目光沉沉的笑了一聲:“也最好別有旁的意思,老實呆着罷,哄好了公主,以後有她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