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

等荊王的身影消失在明德門側門內,吳肅這纔開口道:“那個跟你一樣坐在主駕上的,其父乃是三司副使。坐在他旁邊的是鴻臚寺卿的次子,左邊的是光祿寺卿的長孫,右邊是宗正少卿的長子。”

聽着吳肅的介紹,陳佑突然發現,荊王這邊沒有正三品以上的高官,而且還都是文官,沒有一個涉及到軍隊的。

反觀秦王這邊,最高乃是正二品的樞密副使,而且文官有、節鎮有、武將也有。

僅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秦王確實優勢很大。

只是,還有一點,無論是秦王還是荊王,似乎都沒有相熟的禁軍中人。或許是有相熟的,但是不敢正大光明的擺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陳佑不得而知,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能說明趙鴻運對禁軍的掌控力度不弱。

也怪不得他敢放任兩個兒子爭位了。

幾人閒聊着,時間倒也過得不慢。

看日影差不多快到未正,趙元昌才從宮內出來。

陳佑等人連忙肅容不語。

待其登車坐穩,贊者喝道:“起!”

頓時禮樂大作,儀仗緩緩向前行去。

盧家臨時買的宅子靠近封丘門,故而儀仗自南門大街一路東行,之後轉向馬行街。

一路緩行,終於到得盧府之外。

此時,盧府周圍一圈軍士護持,周圍百姓皆遠遠望着這邊。

禮樂不聽,象輅漸緩。

贊者引着象輅停到門前,陳佑等人連忙跳下,各自站定。

趙元昌下車,走到門前席子上擺着的幾前跪坐下去,左右羽儀執燭者亦各自站定。

門內馬上就出來一個儐者,行禮之後問道:“王之來,爲何事?”

趙元昌答道:“以茲初昏,某奉制承命。”

那儐者再次行禮:“王請稍待。”

之後走進門內,跨過門房不過幾步,身着公服的義成軍節度使盧璟一臉嚴肅地站在那裡。

儐者走到盧璟面前:“有秦王奉制承命,以茲初昏。”

盧璟當即回道:“某謹敬具以須。”

儐者當即出門,行禮轉告,趙元昌曰:“可。”

之後,儐者走進門內,將盧璟領出來。

盧璟亦在席上跪坐,之後下拜。

趙元昌回拜。

行禮之後,兩人都站起來,盧璟朝趙元昌作揖,趙元昌回揖,盧璟當即轉身朝門內走去。

這時,掌畜者連忙把一隻純色的大雁交給趙元昌,趙元昌拿着大雁跟着進門。

走到內門處,盧璟退到一旁道:“王請入。”

趙元昌道:“某弗敢以先。”

盧璟又道:“固請王入。”

趙元昌亦道:“某固弗敢以先。”

盧璟這才朝趙元昌作揖,趙元昌回禮,兩人一同走進內門。

雖做着這一番儀式的兩人都是一本正經,但陳佑看着還是有些想笑。尤其是看到趙元昌手裡拿着大雁作揖,更是差點沒忍住。

陳佑等人並不需要進門,便一直在外面等着。

也不知過了多久,趙元昌終於出來了,對着趙元昌等人露出一絲笑容,然後站在輅車旁等着。

陳佑四人連忙散開各自安排。

不多時,一個四五十歲的姆媽領着身着褕翟的靚麗少女走出盧府正門。

這少女便是秦王妃、盧璟之女盧金嬋了。

說起來陳佑之前也見過這盧金嬋的畫像,當時感覺不過中上。也不知是畫師不行,還是婚禮的妝容所致,總之此時看起來,這盧金嬋仿若天仙。

那姆媽領着盧金嬋走到輅前,冉益謙連忙將一條紅色綏帶遞給趙元昌。趙元昌接過之後將綏帶遞到姆媽面前,那姆媽道:“未教,不足與爲禮。”

陸葛此時也領來了供王妃所乘的輅車,姆媽扶着盧金嬋升輅,緊跟其後的兩名從者也坐到她兩旁。

這從者實際上是盧金嬋的婢女。從男女之防考慮,趙元昌的從者也應該是女子,只不過秦、荊二位爲了別苗頭,都選了相熟的官宦子弟來做這從者。至少目前看來,趙元昌略勝一籌。

待盧金嬋三人坐穩,趙元昌坐上輅車主駕上,趕着輅車向前走。

陳佑在旁邊仔細看着,眼看輅車的車輪轉了三圈,立馬輕咳一聲,示意趙元昌停下。

趙元昌這纔下來,回到自己的車上。至於這輛輅車,則交由馭者駕駛。

一路鼓樂地回到秦王府。

陳佑指示趙元昌的輅車停在門口,然後趙元昌下車。等盧金嬋的輅車停下之後,將盧金嬋迎下來。

趙元昌先是一揖,盧金嬋回禮。

贊者呼贊,兩人入府,分別站到洗旁。

這就是比較尷尬的地方了,趙元昌和盧金嬋需要在各自的洗中以水沃面。在這過程中,趙元昌的從者爲盧金嬋潑水,盧金嬋的從者爲趙元昌潑水。

在洗旁站定,盧金嬋遲遲沒有彎腰,估計是有些不適。畢竟她一個二八少女,四個大男人圍着她,怎麼也不好意思。

眼看趙元昌那邊快結束了,陳佑四人面面相覷。最後陳佑輕聲道:“王妃且放心,我等只是稍一撥水,自有那女使接手。”

說着,悄悄指了指一旁侍立的女使。

盧金嬋轉頭見女使手中拿着潔白巾帕,這才宛若蚊蠅般嗯了一聲,輕輕彎腰。

陳佑四人連忙將手伸進洗中,剛剛接觸水面輕輕撥動一下便收了回來,各自散開讓女使上前。

四人對望一眼,都是鬆了口氣。

這不僅僅是盧金嬋不好意思,他們也一樣。畢竟這可是王妃啊!

之後就不關陳佑他們的事情了,盧金嬋在女使的護送下進入後院,她的從者也都跟了進去。

趙元昌朝陳佑等人笑着拱拱手,也是大步跨入後院。

兩位主角剛離開,陸葛突然長出一口氣,摟住陳佑壓着嗓子誇張道:“剛剛多虧陳司馬開口!”

吳肅也是嘿嘿笑道:“我們這邊有陳司馬,不知道荊王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說着,還朝陳佑等人擠眉弄眼,搞得陳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只有冉益謙一臉嚴肅:“殿下也是,婚禮也要置氣!遵從禮制多好,非要我等做從者,險些出事!”

雖然他這話說得在理,但陳佑三人聽後還是面色一僵。隨後吳肅纔打了個個哈哈道:“行了行了,都結束了,咱們快去吃喝!”

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