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

景瑞三年七月二十七,北燕退兵,周帝趙鴻運返京。

此戰,兩國靡費甚多,戰果甚少,唯朔方節度使趁亂奪下宥州,有所獲益。

北燕如何先不去說,但看周國。

趙鴻運收到朔方戰報之後,還沒到京城就給朔方節度使金銀綢緞以作賞賜,同時還加了檢校宣徽北院使。

對於朔方這樣的邊遠節鎮,從唐至周皆是以撫慰爲主,只要聽從詔命配合行動便可。

除了朔方,第二個需要處理的就是河東節度使劉承澤了。

只是他畢竟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同趙鴻運也是故交,故而此番他即便喪師失地,也不過是罰俸兩年。

再之後就是這一個月來紛紛擾擾的盜售案了。

既然都撤軍了,轉運使和轉運副使也就完成任務了,早就得知自己被彈劾的蘇逢吉和田茂立刻上書請辭。

作爲趙鴻運爲內庫開源選的代理人,蘇逢吉這三年來也不知道被彈劾了多少次。普通的彈章都被趙鴻運留中不發,在朝會上當面被彈劾也會換來趙鴻運的撫慰。

是以蘇逢吉一開始得知又有人彈劾自己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反應,在他看來,只要新皇沒有登基,自己就是安全的。

只是沒想到這次事情越鬧越大,直到起居朝會出問題之後他才趕緊上書向趙鴻運請罪。

那時還在戰時,趙鴻運自然是好一番撫慰,讓他安心做事。

只可惜那些可惡的御史竟然一天都不停歇,天天鼓譟着要拿下大貪蘇逢吉。這讓他有些慌了,這不,職責剛剛卸下,就趕緊請辭。

原以爲這次又會是好生撫慰,沒想到蘇、田二人的請辭表被留中了!之後趙鴻運再無反應,就彷彿沒有收到請辭表一般。

這可把兩人嚇壞了,忐忑之下上了第二份請辭表。這一次趙鴻運纔將兩人的奏章駁回,只是依舊沒有慣例的安撫。

一路上兩人是憂心忡忡,吃不好睡不香。

隨着聖駕離汴京越來越近,汴京城中諸人也是心思浮動。

經歷了被當面彈劾的事情之後,趙元昌彷彿是債多不愁一般,自顧自處理政務,不理會御史的聒噪。

至於那個董成林,他也沒去動。

只是有此壯烈的事蹟,這傢伙在御史臺中已經被孤立了。不過這傢伙彷彿沒有察覺一般,依舊一絲不苟地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時間內,在宗正寺和太常寺的主持下,秦、荊二王的婚事也走完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徵的流程。

司天監給出良辰吉日之後又立即上報到趙鴻運處,批准之後立刻完成請期的流程。現在就等着皇帝回京,二王正式準備大婚之事。

這天,首相劉明在簡賢講武殿內一同批閱奏章。

本來劉明身爲侍中、首相,應該在政事堂辦公。不過自從上一次趙元昌被彈劾之後,他便以待罪之身不宜獨斷大事的名義將劉明請來簡賢講武殿一同辦公。

理由嘛,自然是能隨時商議政務,縮減公文往來耗費的時間。

禍兮福所倚,他正可趁此機會多同劉明溝通感情,以期爭取到支持。

眼見桌上的公文批閱快要批閱完畢,趙元昌突然開口道:“劉相公。”

聽到他的喊聲,劉明手中毛筆一頓,隨即將筆擱到白瓷筆架上:“殿下有何吩咐?”

趙元昌沉吟一陣,然後開口道:“前次我曾上書請官家替我擇秦王傅、友,只可惜戰事突然,至今無有消息。”

聽了這話,劉明若有所思地撫須道:“殿下忠孝世人皆知,官家定會爲殿下選擇鴻儒大賢爲傅、友,又何必心急。”

趙元昌盯着劉明道:“未知吾之王傅可及劉相公之賢?”

劉明撫須的右手停在半空中,好一會兒才緩緩放下,然後慎重道:“若是官家曰可,那自然是可的。”

這個答案雖是模棱兩可,但劉明既然這麼說,那就表明他是傾向於秦王趙元昌的。

故而趙元昌鬆了口氣笑道:“如此,便聽官家吩咐。”

正說着,突然一宦官進來道:“啓稟殿下,韋內監遣人來報,官家後日可達汴京。”

殿內兩人對視一眼,皆是神情嚴肅。

趙元昌沉聲答道:“我知道了,你且下去。”

待宦官躬身退下,趙元昌鄭重朝劉明拱手道:“迎接官家歸京就交給相公安排了。”

劉明也是認真地點頭道:“殿下放心。”

雖內侍監韋齊只通知了監國秦王,但皇帝車駕的行蹤可瞞不住有心人。不過兩個時辰,汴京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員基本上就都知道皇帝后日回京的消息了。

留守汴京的正三品以上高官皆收到通知至長春殿議事,所議之事自然是迎歸皇駕的儀仗安排。

當晚,趙元昌剛回到府內就叫來陳佑、胡承約。

一收到通知,陳佑就知道這大晚上的要商議何事了,畢竟他之前也得到了皇帝即將回京的消息。

果然,一進書房,就聽到趙元昌的聲音:“將明也到了,那就來議一議官家歸來之後吾該如何行事吧!”

對此,陳佑早有腹稿,因此趙元昌話音剛落,他甚至沒坐下就拱手道:“大帥,屬下以爲,大帥當抱病。”

“抱病?”趙元昌重複一遍,若有所思。

陳佑接着道:“正是!大帥一個月來操勞國事、憂心君父,前段時間又被當面彈劾,京中紛擾不安,故而積勞成疾。只是不忍官家在外牽掛,才強撐着視事如故。”

他這話說得是有鼻子有眼,彷彿趙元昌此時已經病倒一般。

聽到他這話,趙元昌只感覺眼前一亮,當下就要稱讚。

只是一旁的胡承約聽後不由喊道:“妙啊!”

陳佑笑着看向胡承約,自己坐到椅子上,示意他說。

胡承約朝陳佑拱拱手,之後站起來道:“殿下,司馬此計甚妙。殿下拖着病體迎接官家,交卸監國職責之後即請罪歸府。然心頭重擔驟去,心神恍惚之下自然是病情加重。”

當晚,秦王府悄悄請了大夫過府。大夫離去之後,府內傳開藥味。

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