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

按照陳佑這個安排,如果遼軍能被擋在幽州那當然好,可若是沒有,等洛陽禁軍北上,估計整個河北都會淪陷。

但是就這樣的計劃,王樸在考慮一陣後竟然同意了:“召集諸相商議此事,就按照你說的來。”

過不多時,兩府諸相齊聚政事堂,只討論了短短一刻鐘,應對方案就確定下來。幽州戰事交由薛崇全權處置,糧草轉運則有三司使、參知政事張歡負責。

等陳佑跟在馬青、宋敏貞身後出了議事廳,溫仁福突然扭頭朝坐在主位沒有動的王樸笑着說道:“長陽侯在禁軍中威望甚隆,要是薛盧龍出事,還得叫其帶兵北上吧?”

王樸聞言看向溫仁福,皮笑肉不笑地回道:“美才也關心禁軍麼?”

溫仁福笑容變得僵硬起來,打了個哈哈站起身來:“這倒沒有,就是看陳將明在禁軍做得得心應手,有感而發罷了。”

說着他哈哈一笑:“我就不打擾文伯了,先告辭。”

話音剛落,他便轉身離開議事廳,留下王樸一人坐在椅子上獨自思考。

當天下午,陳佑尋到劉承澤一塊喝茶。

他本想拉攏劉承澤,好在劉承澤外放的這段時間接過其留在京中的人手。

可惜劉承澤年齡大了,也不準備再謀求回中樞,自然就不在意陳佑提出的早日協助他回京的許諾。而且劉承澤和李明卿之前有過沖突,此時沒有利益糾葛,他手裡那些人手就算是任憑散去,也不可能白白交給陳佑。

買賣不成仁義在,陳佑雖有遺憾,卻也沒有強求。劉承澤離開洛陽之後,那些人必然要找新的靠山,到時候再拉攏就是。陳佑之所以現在來找劉承澤,只不過是爲了省時省力罷了。

只是陳佑沒想到,他前腳同劉承澤分開,劉承澤後腳就去找了趙普。

翌日,君前議事結束後,陳佑留了下來,今天正巧是他輪值。

趙德昭在正殿學習經典,陳佑在偏殿處理公文。

因輪值的關係,樞密院的公文都沒有送到他這裡來,等趙德昭聽完今天的課,他需要協助官家處理政務。眼下批閱的這些,都是和英華錄編纂有關的,數量不多,很快就處理完畢。

看了一會《淮南子》,趙德昭課業結束,立刻遣人來請他去正殿。

君臣相互行禮後坐下,陳佑剛把手放到奏疏上準備拿起一份翻開,趙德昭卻開口問道:“陳師,典禁軍,遼國有警,爲何不帶兵北去?”

陳佑愣了一下,將最上面的奏疏拿起來放到身前,之後纔看着趙德昭回答:“官家當知,戰爭乃是攬權大好機會,這也正是遼帝率軍來攻的原因。若是我率軍北去禦敵,十數萬兵馬盡操於我手,恐怕文伯相公他們就要睡不安穩了。”

這話一出,趙德昭臉色突變,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沒有繼續詢問,也沒開口說其他的。

見他如此,陳佑等了一陣,輕輕喊了一聲。

趙德昭這纔回過神來,低着頭拿起鉛筆,用乾巴巴地聲音道:“陳師就開始吧。”

陳佑眸光閃動,沒有多說,微微點頭,翻開面前的奏疏朗聲道:“這是通州知州……”

幽州戰事持續了三十多天近四十天。

幽州州治薊縣城被圍了七八天後,太原盧璟兵出雲州,直撲居庸關。駐紮居庸關的遼軍完全沒有抵抗力,短短半天就丟了關卡。

從居庸關到薊縣只有一百里左右,而如果盧璟不去東南方向的薊縣,轉而拿下正東方一百里處的遼西縣,就能堵住遼軍回去的路。

到這時候,薊縣被圍十一天,仍沒能拿下薊縣的遼軍不得不退。

而盧龍軍穩穩地蹲在城裡沒有出來追擊,太原軍走到昌平見遼軍回撤,也安安靜靜留在昌平目送遼軍離開。

遼軍在遼西停了一天,想要尋機來個回馬槍,可惜無論是薛崇還是盧璟,眼看着戰事將息,全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最後在密雲爆發一場戰鬥,周軍收復密雲,遼國佔據檀州北部,戰爭結束。

這次雖然失地,但是既然打退了遼軍,就得封賞。盧璟加光祿大夫,檢校樞密副使;薛崇則加鎮軍大將軍,加宣徽北院使,檢校工部尚書。

在這之後,太宗皇帝葬於永治陵,史館相劉承澤罷相,昭文相王樸監修國史。

“範師兄。”

張賢叉手一禮。

“進來坐。”

範昌祐把他迎進屋內,倒上茶水後問道:“同矩來我這裡是有什麼事情麼?”

張賢沒有立刻落座,再次朝範昌祐一禮,然後才態度恭謹地開口:“賢近些日子在樞府打下手,只是到如今也不知該如何下手。”

“原來是爲了這事。”範昌祐點點頭,沒有什麼意外,“你是怎麼想的。”

聽到問題,張賢稍稍沉吟後回答:“現在我在選閱房,每日所做不過是審覈軍資用度,然後督促戶部調撥,實在是無甚大事。”

範昌祐沉默一陣纔開口:“軍資用度乃是大事,一人差一錢,十萬人就是一萬兩,這還只是一個月,你以爲這其中可有人上下其手?”

張賢聽了,恍然道:“原來如此!山長是要整頓京城兵馬了麼!”

“差不多是時候了。北邊對遼國算是小勝,如此天下穩固,也該清理軍中蛀蟲,免得京中兵馬失去威懾力。”

頓了頓,範昌祐目含深意地看向張賢,繼續道:“選閱司一開始主要工作是招募訓練新賓,若是清出一部分人,你在選閱司又有得忙了。”

張賢連連點頭,待範昌祐說完,不由感嘆:“若是師兄也在樞密院該多好,有師兄幫襯,山長也能少受點累!只可恨趙參政愣是攔着不願放人!”

範昌祐只是呵斥一聲:“你我之輩少去議論相公參政,此等事宜自有山長處置。”

遭他呵斥,張賢連忙肅容應是。

陳佑穩住侍衛親軍後,就開始把河南府衙中的親信王樞密院調。只是胡承約初掌京畿,央着陳佑留人幫他掌控局勢,像是範昌祐、張昭這些人就暫時沒動。

過了一個多月,胡承約也開始清除陳佑的影響力,範昌祐立刻稱病歸家,等待陳佑調他過去。

哪知道就在這時,吏部尚書、參知政事趙普突然反對這樣的調動。

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