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

坐回御座上,趙元昌目光放空,也不知在想什麼。

直到童謠回來稟報太后已經回到寢宮,趙元昌纔回過神來。

他沒有擡頭看童謠,調整坐姿,伸手拿過一份奏章,翻開之後頓了頓,語氣平淡地吩咐:“把張德鈞喊來。”

河南府衙,陳佑翻着張賢遞上來的施政計劃,光從神態表情,看不出他對這份計劃是什麼看法。

經過考覈,張賢現在是參軍事,不過他經驗不足,現在依然跟在範昌祐身後學習。

不同於四名錄事各管一攤,他這個參軍事各種雜事都能摻和一腳,自然對他的眼光和氣度要求就比較高。出於訓練培養的目的,他經常被要求寫這樣類似於未來一段時間施政計劃的文章,不一定被採納,但一定會得到陳佑批閱評判。

計劃很長,除了目標,還有實施手段步驟,以及爲什麼會這麼做,期間有什麼困難阻礙等等。光是粗略看完,陳佑就花了近兩刻鐘。

計劃很不錯,有可行性,而且比較符合陳佑的價值取向。其中雖然有不少錯漏,可那都是因爲張賢獲取的信息沒有陳佑本人多,信息差這一點考慮上去,張賢的計劃至少可以得一個“中規中矩”的評價。

“挺好的。”陳佑合上計劃書,臉上露出讚許的神色,“比上一次進步不少。”

坐在椅子上的張賢連忙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都是範司錄教得好!”

陳佑笑了笑,沒有繼續誇讚,直接就問:“近日天家事你可曾知曉?”

張賢一愣,不知道陳佑問這幹啥。

猶豫了一下,帶着小心試探着說道:“回山長的話,學生知道一些。”

“嗯,說來聽聽。”

“呃……”張賢眼珠子直轉,猜測陳佑到底是什麼意思。

短時間內恐怕想不明白,但現實卻容不得他繼續考慮,只得開口說一些比較正經的坊間消息。

“好叫山長知曉,聽說前些日子太后派了一個宮人服侍舒侯,沒過兩天這宮人就染疾去了,底下人都說舒侯這病症,怕是凶多吉少。”

“爲何。”

兩個字,張賢突然明白了,當即心中一定,神態也輕鬆起來,稍稍一頓,開口分析:“學生聽聞早幾年太后一直說要叫官家百年後傳位於沔陽王,且沔陽王當年亦有奪位之舉。去年傳出官家抱病的謠言,沔陽王又四處勾連朝臣,怕是犯了官家忌諱。”

就在太后看望過舒侯不久,趙元昌下詔進封舒侯元盛爲沔陽郡王,息侯元興爲寧郡王,坊間以此舉是爲給沔陽王沖喜。

說到這裡,張賢擡頭看了一眼陳佑,見陳佑面色淡然,做出一副仔細傾聽的模樣,心中不免帶了些得色。

“有這兩點,學生估摸着,沔陽王這病,必須是難以治癒的重病纔是。”

張賢以爲陳佑是在考察他對朝局的敏感度,可他這次是想多了。

陳佑問這個問題,只是單純想知道張賢是不是瞭解如今的形勢。

很明顯他了解,可卻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更沒有聯繫到河南府的施政規劃上來。

抿了抿嘴脣,陳佑敲擊着桌上的計劃,開口道:“既然知道這個,那你也該知道,現下最重要的乃是穩定。”

張賢一愣,連忙解釋:“山長,學生的計劃不會叫河南府動盪不安,都是些溫和手段!”

陳佑搖頭:“所謂穩定,一動不如一靜,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計劃,都不如維持原樣不變,等過了這一段時間再行調整。而你的計劃恰恰是在這段時間內做出一些改變,看似結果不錯,可放到如今的情勢下,很難保證不會有其它因素摻和進來。”

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了,張賢終於明白他哪裡想錯了,不由起身作揖道:“學生錯了,愧對山長指點。”

“無妨。”

陳佑擺擺手,正要誇讚幾句以免太過打擊張賢的自信心,韓陶朱就面色沉重地快步走進書廳:“府尹,沔陽王薨了!”

三月十八日乙巳,宗室沔陽郡王趙元盛薨於洛陽。

皇宮內,趙元昌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用藥膳。

哪怕是聽到親兄弟病逝的消息,他的行爲舉止也沒有任何變化,平靜地喝完最後一口湯水,結果溼毛巾擦嘴淨手,隨後起身走到窗邊。

扶着窗臺看窗外草木,好一會兒緩緩開口問道:“太后知道了麼?”

童謠立刻回答:“已經派人去通知太后了。”

“嗯。”

應了一聲,又好久沒聲。

不知過了多久,趙元昌再次開口:“令有司議諡,準備發喪。”

“喏。”童謠高聲應下,“臣先下去了。”

“去罷!”

童謠躬身一禮,退後幾步,轉身輕手輕腳地離開房間。

剛走到門外,眼尖的他就看到張德鈞一路小跑過來。

自從上次太后私自出宮,張德鈞就被調到太后身邊管理重新安排的宮人宦官。

看到張德鈞慌張的臉色,童謠的心跳不禁停了一拍:太后不會也去了吧?

“不好啦!不好啦!”

這邊童謠心中滿是不安,那邊跑到童謠面前的張德鈞高聲喊道:“童監!太后聽聞沔陽王喪訊,氣血攻心昏倒了!”

還好還好,只是昏迷。

童謠竟然感覺到一陣輕鬆,只是他很快發覺自己的心態不對,趕緊收拾心情呵斥道:“慌慌張張甚個樣子!快請御醫去看診,你隨我進殿稟報官家。”

“已經派人去請了!”

張德鈞急聲解釋。

童謠看了他一眼,轉身走進殿內。

三月暮春,爲了通風殿門沒關,趙元昌也沒進偏室隔間,殿外那麼大的聲音,他自然是聽到了。

童、張二人先後進殿,還沒開口,趙元昌就走到了他們面前:“可是娘娘出事了?”

“回稟官家,太后悲傷過度昏了過去。”

“走,去看看!”趙元昌沒有再問,直接走到他倆身邊。

待趙元昌來到太后寢宮,一羣御醫已經圍在太后身邊會診。

即便官家來了,他們也沒有馬上行禮,而是有了定論之後才朝官家作揖。

趙元昌不耐煩地擺手:“莫行虛禮,娘娘怎麼樣?”

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