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

初六,新年假期的最後一天,陳佑坐到了金紫光祿大夫、太子賓客盧價的面前。

吏部司封郎中盧億作陪,英華殿正字盧多遜席間侍奉。

見到這副陣容,陳佑猜測應該是盧家想要用善意換取善意,這次請客要談的要麼是盧億的前途,要麼是盧多遜的未來。

可能是仔細瞭解過陳佑的經歷,盧價在席間沒有談論詩詞歌賦,而是多言風花雪月各地人情。

陳佑也樂得討論這些東西,一時間是賓主盡歡言笑晏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盧多遜藉口離開,陳佑立刻就明白要談的應該是盧億。

大家都是讀書人,不能說得太過直白,因此盧價以馮道作爲引子,放下酒杯後喟嘆道:“學士行事愈加有馮瀛王故風,如今見到學士,便想起瀛王昔日在時。”

盧價說這話非是無因。

一來陳佑多地爲官,提攜的後進中多有能同高官顯貴拉上關係的,再加上陳佑舉薦提拔人才以能力和德行爲主,一個選賢舉能的名聲自然就越來越盛。

二來則是戴和裕死得蹊蹺,江南故地傳出了不少似真似假的傳聞。如今天下有從打亂步入大治的趨勢,文人墨客抑制不住自己探討朝臣政事的慾望,聯繫陳佑去職後戴和裕暴斃的現實,漸漸就有傳言陳佑是拒絕官家陰謀殺害戴和裕而去職。這又是一個被文士們所欣賞的加分項。

也就是這些猜測都是私下裡閒聊傳出來的,大家或許談到戴和裕的時候會讚一句陳佑或者鄙夷一下趙普,但沒人會專門去傳播。如若不然,陳佑的處境可能會艱難許多——皇帝最討厭的就是拿“反抗帝命”掙取名聲的人。

此時談到馮道,陳佑放下酒杯,長嘆一聲:“老師行事確實叫某心折,某之所爲,不過是東施效顰,徒增笑耳。”

盧價當即道:“學士卻是過謙了,出去問問,何人不說學士不愧從學瀛王,神肖瀛王,鬱有古人之風。”

說到這個,坐在次席的盧億突然笑道:“當初億曾侍立瀛王座前,如今億之長子也侍立在學士門下,說出去也是一件雅事!”

這話別人來說尚可,盧億自己說出來就有些生硬了。

陳佑笑笑沒有開口,他更加確定,盧億這是涉及到本人前途,心中有些急切。

盧價看了自家親弟一眼,目光中帶着責備。

盧億自知失言,微微低頭不敢再說。

吃了幾口菜,盧價這纔開口:“盧某年歲大了,得官家恩典做了這太子賓客,只可惜精力不濟,教導不了太子殿下。不過選出來的侍講着實不錯,最近在講《漢書·王莽傳》,其中觀點頗有新穎之意。” ▪тt kan▪c o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

講《王莽傳》沒有什麼出奇的,可是聯想到趙德昭態度的變化,肯定有人把王莽的所作所爲聯繫到陳佑身上。

若是私底下發兩句牢騷被趙德昭聽見也就算了,可要是在公開討論中說出的這種話,陳佑就得考慮書院出去的那位教授是什麼情況了。

陳佑心底念頭急轉,面上浮現笑容,舉起酒杯道:“賓客精神矍鑠,渾不似花甲之年,官家以賓客侍奉東宮,實是爲了叫賓客好生教導太子。”

這個話題到這裡就結束了,兩人沒有再談論政事,一直到陳佑告辭,都只是談論風月。

盧價請陳佑過來,並不是想要立時做什麼交易,只是把自己的親弟引薦給陳佑。他已經準備在年內請辭,自然要爲自家兄弟鋪好路。

新年開衙第一天,鴻臚寺司儀署令石熙載上書稱現如今的官制“歷經數朝,日顯混亂”,請求朝廷“董正官制”,官家批示“轉政事堂”。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並且引起京中官吏的熱議。

改革官制,高層關心自己的權力有沒有增減,底層關係自己的待遇有沒有變,同所有官吏的利益都密切相關。

政事堂一干相公參政從正月初八一直吵到正月十四都沒能統一意見給官家一個答覆。

改制這件事同陳佑關係不大,他只能被動接受,無法參與其中。

只不過他覺得這次若真要改制,應該和歷史上的“元豐改制”相似,正巧他還記得元豐改制的部分舉措,整理出幾條大綱後分別派人送給汪弘洋等人,讓他們跟進石熙載的上書。

在一片議論之中,建隆元年的上元節到了,早在正月十一,宮裡就下詔洛陽城在上元節這天取消宵禁,准許官民放燈賞燈。

雖然宵禁這東西早就是有名無實,不過夤夜放燈的確需要得到批准。

這天天色漸暗,陳府家中燈籠依次點亮。

這觀燈賞燈還得去街上,尤其是天街上,才能看得盡心。可惜南桑臨產,這元宵節人擠人,真不適合出門,因此陳佑只得在府內多置奇燈異火,好讓南桑不至於心中鬱結——畢竟她在孕中不能出門,而陳佑還要帶着李疏綺和三兒女出府觀燈。

吃過晚飯,陪南桑在府內轉了一圈好生安撫,陳佑便帶着妻兒出門。

以前在開封的時候,元宵燈會最熱鬧的地方是御街,如今在洛陽,元宵燈會必去天街。

天街北起星津橋,南至定鼎門,又被稱爲定鼎門大街。

自星津橋往北依次是天津橋、黃道橋、端門。

今晚官家趙元昌會帶着妃嬪近臣在端門城樓上賞燈,因此最瑰麗的燈山會放在天街北部靠近星津橋的地方,好讓官家能夠看清。

出門走了沒多遠,陳佑就能看到天街上的燈山。

這燈山高有二十餘,從正月初七就開始製作,前兩天才將將完成,從今日算,展出三兩日之後便會拆除。

此時燈山已經燃起燈火,離得遠遠地也能看清燈山上各色神仙故事,騎獅象的普賢文殊、掣棒乘雲的猴子、額開天眼的二郎真君、飛天而過的神女,或靜或動,引人注目,

這時候還沒有成體系的西遊記故事,不過陳佑覺得那隻身形醜陋的猴子應該就是話本故事中的孫悟空。

更讓陳佑感覺到驚豔的是,這些神仙鬼怪在動作間,時不時會從口中或指尖噴出水流,有些甚至會噴出火焰。

更壯觀的是,製作燈山的工匠們甚至在燈山北邊人工造了一個瀑布,引得沒見過此等景象的市井小兒驚叫連連。唯一的遺憾就是這瀑布不持久,時斷時續。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