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

嘉定五年冬十月,陳佑帶着一幫人在長安城外轉悠。

這一年來,請示了趙元昌之後,陳佑把長安城周圍的宮殿全都被平掉了,該平整的平整,該挖渠的挖渠,城周這一片基本上都是農田。

城中軍民排泄物現在都被統一收集運出城外用來給農田施肥。原本陳佑還想推廣那種小型沼氣池,可惜試驗之後發現沒有合格的開關管道,使用中要麼會泄露要麼會爆炸,只得放棄這個想法。

這一點他記了下來,讓自家工坊去慢慢研究。

十月已經算是冬天了,現在還在田裡忙的基本上都是在翻土,把秋收留下的根翻出來,莖壓下去,這樣到來年好歹能給土地增加一些肥力。

走到城北龍首原上,陳佑看着西南邊的新長安城,有些感慨。

新長安城不是一個規整的矩形,城牆大多數沿着老長安內河岸來建造的,爲得就是便於防守。

其實如果完全讓他從無到有新建一座城的話,他很可能會選擇把城池地基壘高,在城牆外人爲製造一個向外的斜面,這樣做可以讓攻城方的雲車、移動女牆車等車類器具使用起來更加困難。唯一的壞處就是不好朝城內引水,城內用水要麼是打水,要麼從城外運水。

不管怎麼說,眼前的新長安城,是他親自建起來的,感覺同之前的錦官洛陽完全不同。

陳佑做了一個深呼吸,開口道:“明天我就要出發歸京,尚同你要看好府內事務,滄海第一次接觸稅賦,你和仲文多幫襯些。”

被他提到的三個人連忙應下。

樑關山和崔翰倒沒什麼,只是呂雲帆臉上有些燒。

呂雲帆在負責長安萬年兩縣刑獄事上沒出錯,反而因爲斷案公正、查案仔細得到一些稱讚,於是當崔翰調任治安曹參軍事時,呂雲帆接掌了稅曹。

可惜他心態沒調整好,夏稅的時候態度偏軟,要不是崔翰在稅曹時帶出來的那些警察營老人轉成的稅務員應對得當,很可能會出現抗稅事件。

此時陳佑提到這一茬,表面上是讓樑關山和崔翰幫忙,實際上卻是在敲打呂雲帆。

呂雲帆連忙下決心做保證:“使君放心,我早已向崔治安討教經驗,這次定不會出錯!”

“我只看結果。”

陳佑神情淡漠,語氣冷淡:“稅曹人手沒有治安曹那麼多,你首先得想好怎麼用。”

“這方面會請治安曹協助。”呂雲帆臉色通紅,有些緊張地將自己的安排說出來,“我自己也會帶人巡查,只要有不合規矩的,先查稅曹吏,後查縣官,再查丁戶。”

“嗯。”陳佑不置可否,“總之這事你們多上點心,我在京中說話的底氣,就看你們上計的時候能給我帶去多少東西了。”

說完這件事,陳佑喊了另一個人的名字:“王司功,今年的鄉飲酒禮你要提前準備了。”

這王司功是之前的鄠縣丞王福星,半年前被陳佑調來了府衙任權司功。至於原本的司功田從善,帶了王福星一段時間後,得陳佑推薦爲藍田令。

陳佑這一年多推薦了不少人,不過主要是推薦到別人幕中擔任幕職,像田從善這樣的只有幾個,還大多沒有成功。這一對比,田從善說不上有多麼感激涕零,但同陳佑相處起來態度的確親近了許多。

王福星應承下來,略一猶豫提出了自己的問題:“使君你要回京考績,鄉飲酒禮是請高少尹去麼?”

陳佑眉頭微皺,隨即鬆開,看向樑關山:“就請高少尹吧,尚同你也一起去,免得出什麼事。”

“好。”樑關山點頭,回答十分乾脆。

各曹都說了一遍,一行人才下了龍首原朝長安城行去。

回到府衙,諸官皆散去,陳佑叫住了崔翰:“仲文跟我來。”

崔翰停住腳步,轉身跟着陳佑前往書廳。

分了主客坐下,陳佑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在外面吹了那麼久的冷風,這一口熱茶喝下去,整個人都暖洋洋的。

放下茶盞,陳佑認真地看向崔翰:“仲文你入我幕中已經有一年半了吧,我看你志向似乎在行伍之事上。”

突然談到這話題,崔翰神情嚴肅,抿脣糾結一番後,誠心誠意地朝陳佑拱手:“確如使君所言。”

“這次朝集考績,邊將也會有佐官抵京,某也認識一些領兵大將,你可有想去的地方?”

陳佑最終還是決定把崔翰放出去,正好趁着今年都到京中述職的機會推薦給熟人。

乍一聽到他的問題,崔翰直接就愣住了,反應過來之後有些難以相信。

陳佑看着他深吸一口氣穩定下來,心中微微點頭,這一年來雖然沒能叫他改了輕率的毛病,但總算是要沉穩一些。

出去了也不會丟人,這就是陳佑的想法。

畢竟是陳佑推薦過去的,崔翰能力如何別人不知道,只不過看在陳佑的面子上會給他一次機會,如果因爲輕率冒進出了岔子,丟的是陳佑的信譽。

只見崔翰十分誠懇地看向陳佑,一字一句道:“但憑使君安排!”

陳佑眉頭一挑,很自信啊!

不過不挑食也好,陳佑略一沉吟,開口道:“我同鎮海節度使有些交情,你可願過去?”

鎮海節度使就是白崇文,所謂的交情,其實就是當初陳佑負責外間事務的時候,同白崇文通過幾封信,除此之外再無接觸。

但陳佑畢竟是白崇文入周的領路人,而且他看起來前途無量,白崇文也樂意同他保持聯繫,交情就這麼來了。

“翰願聽使君安排。”

相似的話,實際上就是同意了。

陳佑呵呵笑道:“既然如此,這幾個月你把治安曹好好整頓整頓,如果這次鎮海軍朝集使是白家大郎的話,等我回來你就可以出發了。”

京兆府這邊的朝集使是陳佑本人,而鎮海軍在邊境,所以要安排佐官代替節度使。白大郎身爲白崇文嫡長子,擔任朝集使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崔翰離開之後,陳佑端着茶盞仔細考量該選何人來接掌治安曹。

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