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佑坐在書桌後,認真翻看董成林遞上來的一份文箋。
這裡面寫的都是近年來,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到現在這段時間,涉及到兵員調動、糧草兵甲、牧養戰馬等方面的不妥之處。
內容很詳實,好些細節陳佑都沒注意到。
最重要的一點,董成林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一件件小事被他聯繫起來,通過舉證、類比、推演等法子,說到最後都是“如若聽之任之,國之將亡”。
好在他這一次沒把責任全部推到趙元昌頭上,最多就是提幾句用人不當,可以說是完美的實現了趙元昌把他調入京中的預期目標。
只不過拿着一份文箋去彈劾人,也會傷到同己方有關聯的人物,到底該怎麼做,還要好好權衡一番。
合上文箋,陳佑朝坐在對面的董成林道:“董承旨這一篇文字,可謂是字字珠璣,切中要害。”【1、2】
董成林面色平靜地回了一句:“詹事謬讚。”
現在的他,除了膚色變黑,臉上多了滄桑之外,性子也不像當年那樣咄咄逼人了。
這幾年他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所思所想都在實踐中沉澱下來,也算是因禍得福。
陳佑拿起文箋示意道:“這篇文字所涉人事衆多,非是一時所能理清的,我認爲還需緩一緩,待官家回京之後再行處理,董承旨以爲如何?”
沉默一陣,董成林拱手道:“詹事所言有理,正當如此。”
聽到這話,陳佑眉頭一挑。
若是以前的董成林,估計不會贊同這般言語,沒想到現在卻改了主意。
陳佑現在心中就一個想法:這人不簡單!
正要開口,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擡頭看去,龐中和一臉嚴肅地走了進來,來不及行禮,急切道:“詹事,江陵運糧船沉了!”
四月十八午後,奉節、巫山突降大雨,瞿塘風高浪急,自蜀至江陵的運糧船隊在瞿塘峽接連撞船沉江,倖存運糧船上糧食也多有受潮。
雖然緊急從襄陽調糧支援江陵,但是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不下去了。
四月二十七日,下令固守武平節度三州之地後,周帝趙元昌車駕北歸洛陽。
五月初八,就在周軍停止進攻十天後,宋國拿下長沙,宋國沈王、楚王沈長河西逃敏州,企圖佔據敏、衡兩州繼續抵抗宋軍。五月十二沈長河在敏州州治敏政縣爲縣尉所殺,首級獻與沈國靜江節度使沈涌。
沈勇得敏、衡等州,自稱沈王,領兵北上進攻宋軍,行至衡山縣便頓兵不前。他御守衡山的同時,一面向宋國請和,一面向周國請援。
周國得知消息之時,趙元昌剛剛回到洛陽,直接就冊封沈涌爲周國楚王,節度衡、永、全、桂等州,同時下令江陵兵馬襲擾宋國武昌節度,據守昌江打斷鄂州至長沙府的道路。
至此,沈國國滅,沈國全境三分,北面三州歸屬周國,中間長沙府歸屬宋國,南面諸州則以沈勇爲主。
洛陽宣政殿,趙元昌召開了新都的第一次小朝會。
政事堂、樞密院,六部尚書、三司副使、御史大夫,二十餘人齊聚一堂。
李明卿尚在太原未歸,黃世俊現在則在博州,這一次朝會也就少了他們二人。
爲顯重視,太保馮道和平章軍國重事鄭志康也坐在殿內。
這一次朝會的一開始,樞密使吳巒直接就定下基調:這次南征拿下武平節度三州之地,阻止宋國全佔三湘之地,是一次大勝,參戰將校皆需封賞。
趙元昌自然認可這個說法,所以朝會的重點就是何人該封何人該賞,具體尺度該怎麼衡量。
這一吵就是一個半時辰,終於把那些六品以上將校封賞方案確定個大概,具體內容和六品以下的就需要兩府和兵部、吏部自己討論商議了。
就在大家以爲這次朝會要結束的時候,甚少說話的趙元昌開口了:“有功則賞,有過則罰。論功行賞已經論過了,接下來就議一議這次哪些人有過吧!”
聽到這話,陳佑看向吳巒。
同他一般的人不少,只見吳巒先是皺起眉頭,顯然沒料到官家會來一個突然襲擊。但他緊接着就舒展眉頭,拱手道:“啓稟官家,某以爲此戰大勝,便是將校有錯,也當功過相抵,實在是不適合在此時議罪。”
黃門侍郎、參知政事周敬思卻不贊同他的說法:“吳相公此言大謬,功是功,過是過。官家所言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意在功過分明、賞罰分明,豈能行功過相抵之事?”
王樸附和道:“某以爲周參政所言有理。”
陳佑當即道:“某亦贊同周參政之言。”
江夏青眯着眼睛看了一陣,轉頭看了一眼趙元昌的神情,也開口道:“某附議。”
首相和樞密使觀點不一致,剩下諸人紛紛開口站隊,便是王彥川這等不依附於任何一位相公的人也選擇了功過不能相抵的說法。
很快,殿內諸臣久只剩下馮道和鄭志康沒有出聲了,此時雙方人數相差不大,不過江夏青一邊稍微多那麼一兩個人。
正當諸人等着兩人發表觀點的時候,趙元昌開口了:“無須再議,勿論何人,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靜了一瞬,衆人齊聲道:“喏!”
誰都沒有先開口。
陳佑的目光一直放在吳巒等老將身上,只見吳巒看向李繼勳,李繼勳同他對視一陣,深吸一口氣,朝趙元昌行禮道:“啓稟陛下,臣以爲,這次運糧船傾覆瞿塘之事,權知江陵府事趙普主持糧草轉運事宜,須得擔起責任來!”
陳佑目光一凝,不停地打量着李繼勳和吳巒等人,想要從他們臉上看出什麼。
誰不知道趙普同皇家的關係?誰不知道趙普是官家親信?
在官家說了功過分明之後,直接就拿趙普開刀,也不知道他們是預謀已久的進攻,還是肆無忌憚的反擊。
陳佑這邊在推測吳巒等人的行爲,趙元昌卻點頭道:“李卿之言在理,江卿,趙普此事,當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