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

五月初八,全師雄敗於雒縣,僅有百餘人逃往東邊龍泉山。

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已經攻入劍州的劉承澤立刻加快速度。

吳柳樹已經被劉承澤擒住,王世安也死在他的兵鋒之下。

四名賊首獨破其二,完全能配得上他都總管的身份。

是的,全師雄只是四名賊首之一,而不是原本聲威赫赫的興蜀大王。

也因此,雖然對陳佑“搶功”的行爲有些不喜,但全師雄被陳佑擊敗並沒有讓劉承澤到氣急敗壞的程度。

反正陳佑也只是副手,即便兩人並沒有什麼戰略上的配合,但陳佑的功勞,一定有一部分要算在劉承澤頭上。

沒辦法,誰讓這次主持平亂的是劉承澤呢?

就像無論是顧猛、寧強,還是李克榕,他們的戰績都歸屬在陳佑立下的功勞內。

而那個隻身逃亡,至今沒有消息的劉正嵐,兵敗之責陳佑也得擔起來。最多就是將兵敗都歸咎於劉正嵐擅自行動,然後陳佑自己被訓誡一番。

嗯,若是陳佑的計劃出錯導致錦官府被圍困,劉承澤必然也是同樣的操作。

回到錦官府,沒有辜負陳佑的那一番淡定表現,陳使君驟聞捷報而平靜如故的事成了坊間流傳的一個逸聞。

這都是範紹溫傳出去的,當然了,他的本意不是爲了說陳佑多麼多麼鎮定,畢竟以他的心思,還想不到要在這方面爲陳佑吹捧。

但是他一聽有人說起雒縣大捷,就忍不住說自己當時就在旁邊,親眼看到使君拆開捷報云云,末了還不忘加一句:使君贊某農宣之功,言某若考中,必有大用!

對他來說,重點就是那最後一句,但別人的注意力可都在陳佑當時的表現上,那等有心之人自然就聯想到東晉謝安身上。

這拍馬屁的功夫,從古至今傳承不斷。

對這種事情,陳佑是樂見其成,反正謝安名聲不錯,能和這種挽天傾的風流宰相聯繫到一起,對陳佑只有好處沒有害處。

別誤會,風流宰相出自王儉的評價: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指的是灑脫放逸、風雅瀟灑,而非花哨輕浮。

《南齊書》記載,王儉領吏部的時候,“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與放效。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唯有謝安。’蓋自比也。”

人家是用來誇自己的,自然不是什麼壞詞。

扯遠了,搜捕全師雄的命令已經發了出去,這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五月初十,錦官府試報名結束。

出乎陳佑預料,哪怕在蜀地生亂的情況下,依然有近千士子來到錦官府。

這其中固然有考中直接授官,以及前三入京的誘惑,但也與此次開律科、算科有關。

其實報律、算兩科的士子中,真正研習律令、算術的很少,絕大部分都是自覺經義策論不行,但又想賭一把的人來報名。

陳佑現在要考慮試題、試卷、考官、考場等一系列問題,漢州的事情也只能盡一點綿薄之力,不可太過逾越。

就在陳佑爲了府試而費心的時候,朝堂上也在爭論不休。

所爲者,便是空出來利、劍、綿、漢四州刺史、知州,以及西川制置使劉正嵐的處置方案。

劉正嵐在五月十一那天灰頭土臉地回到了錦官府,同陳佑見了一面後,立刻回宅閉門謝客,上書請罪。

這時候,陳佑那西川行營都監和權知錦官府身份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能夠單獨上書請功,不必等着劉承澤。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之後,劉正嵐免職,調回汴京;永平軍節度副使李克榕調任西川制置使、兼西川行營副都監。

利州制置使詹勝元攝利州刺史,其餘三州主官皆有人選。

順便一提,漢州的新知州是劉承澤的堂弟劉康,原先是興元節度行軍司馬。

顧猛、寧強這些將校也各有封賞,像顧猛終於跨入將軍行列,被授了從五品下的遊擊將軍,比老上司孫山玉還高。

而寧強則又是另一番際遇了,陳佑原本保舉他入黨從柯的雄威軍,好生培養一番說不得又是一名大將。結果敕命下來,他成了錦官府雙流縣的縣令!

雙流縣的縣令在三月底的糧亂中犧牲,不過他的犧牲給自己的兒子換來了蔭補,對其家庭來說,也算是死得其所。就是不知道他的家人是想要這個蔭補還是更想要他這個人。

雙流縣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軍管後,便歸於府衙直接管轄之下,只是遲早都要有縣令的。多了一個傾向於自己的縣令,對陳佑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但他對寧強的期望原本是統兵大將啊!現在變成了文臣,這算個什麼事啊?

即便馮道的信中有說可能會推動文武輪轉,不再將文臣武將對立起來,可那是再高層,陳佑不覺得一個小小的縣令以後還有帶兵的機會。

腹誹歸腹誹,京中有了決定,就得執行,在離府試還有一天的時候,收到敕命的陳佑派人前去召回寧強。

是的,收到敕命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十八下午了。

陳佑自己也就是升了一階,而且正式從武轉文,從壯武將軍變成正議大夫。

嗯,官階這東西,在這時候也就只剩下榮譽作用了。

就像陳佑,無論是壯武將軍還是正議大夫,都是正四品的散官,但這不妨礙他當從三品的知府,而且一切待遇都按照三品官來。

除了散官,剩下的也就是賜了五十兩黃金、一些綢緞布帛、奴僕雜役之類的。

你沒看錯,就是五十兩黃金,朝廷就是這麼的摳。

這時候雖然金銀已經逐漸進入流通領域,但基本都用在大宗交易上和軍費開支上。

遠的如唐憲宗元和十二年二月,以內庫絹布六十九萬段匹、銀五千兩,付度支供軍;近的有唐莊宗同光四年三月,西川輦運金銀四十萬至闕,分給將士有差。

即便分到將士手中十有八九是兌換的銅錢、糧帛之類的,可這支出的金銀不是假的。

這年頭收的稅基本上就是實物和銅錢,朝廷手裡的金銀不說少,但絕對不多,扣除種種支出,能用來賞賜的自然就少了。

也因此無論是皇帝賞賜,還是外官上貢,使用的黃金都是以十兩爲一個單位,通常就是五十兩和一百兩。

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