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

“請辭?不失爲一個好法子。”馮道點點頭,“既然你心裡有想法了,那就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做。”

見馮道沒有反對,陳佑便知自己的應對沒大的問題。

說實話,如果可能,他現在不想離開樞密院。

在樞密院不過剛剛開始,雖然梅鬆當了內間房主事,但情報細作還沒來得及插手。除了藉助改制在朝堂上亮了相之外,他這一個月沒有任何收穫。

心中嘆息不已,又聽馮道開口了:“你的婚事有眉目了。”

乍聽此言,陳佑眨了眨眼:“不知對方是何來歷?”

“德州刺史李明卿幼女,大理寺丞李仁信之妹。”

李仁信身爲大理寺丞,陳佑倒是聽說過,但是李明卿就不知道了,不過看馮道的神色,似乎對這一家比較滿意。

馮道也沒讓陳佑過多疑惑,直接就道:“李明卿原本是兵部尚書,當年拆分天雄軍時調到德州充了刺史,待兩家親事定下,正可運作入京。或是入政事堂,或是接了吏部。”

朱慶堯致仕,劉明辭相,三館大學士一下少了兩位。以李明卿的資歷,加上馮道的支持,入政事堂也不是全無可能。

雙方這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陳佑心中權衡一番,就決定應下這門親事。

剛要開口,突然想到一件事,有些尷尬地問道:“老師,這李家娘子年歲幾何,是何模樣?”

馮道輕撫鬍鬚笑道:“李家的小娘子去年行的及笄禮,模樣端地可人。”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戲謔道:“倒是聽聞她性格頗爲跳脫,同將明這沉穩性子正是陰陽相濟!”

陳佑尷尬笑着,連連拱手告饒。

翌日常參結束,陳佑剛回到樞密院,龐中和就過來了。

龐中和被陳佑安排在雜務房當了一個書令史,藉着職務便利能在樞密院到處走動,陳佑便讓他平常注意樞密院的一些動靜。

這次龐中和帶來的消息是楊邠回來的時候臉色不是很好,而吳巒看起來卻頗爲輕鬆。

陳佑等人蔘加常參空拜御座的時候,幾位相公是在長春殿同皇帝議事。

從楊吳二人相反的表現來看,楊邠爲保住相位的一番謀劃十有八九是落了空。

不等陳佑多想,就有宦官來召他前往長春殿。

陳佑出樞密院時,滕青正看着從開封府借來衙役捕快在火場廢墟中調查翻找。

長春殿離地不遠,很快就到了。

殿內除了趙元昌,就只有昨天那個名爲許竹林的小宦官立侍在旁。

進殿之後,陳佑立刻快步走到正中,雙手合抱長揖道:“樞密都承旨臣陳佑參見陛下,恭問陛下聖安!”

趙元昌正襟危坐道:“朕躬安,陳卿且坐。”

陳佑剛坐到一旁的木椅上,就聽趙元昌問道:“將明,起火之事可有定論了?”

“回稟官家,臣來時,開封府調來的衙役正在搜查火場,暫無發現。”

聽了這話,趙元昌目光灼灼地看向陳佑:“已經有結果了,將明可知道?”

陳佑心中一驚,連忙拱手道:“請官家明示。”

趙元昌盯着陳佑,緩緩道:“因樞密院疏於管制,人員散亂,導致皇宮大內房舍起火,將明以爲何人須爲此事負責?”

陳佑不由一個顫慄,這是什麼意思?

突逢變故,陳佑升起一股慌亂的情緒,不由自古緊咬牙關,頭腦快速轉動,想尋一個應對的法子。

正想着,一擡眼看到趙元昌的神情,心中一動,一瞬間福至心靈般起身長揖:“此臣之過也!臣爲都承旨,總領十房,不能盡職,以致出此大錯,臣,有罪!”

見他如此,趙元昌臉色緩和,只是語氣還帶着些寒意:“你這個都承旨有錯,樞密使總領樞密院,更不可推脫責任!”

果然如此!

陳佑心中無聲吶喊,果然如此!趙元昌意在樞密使楊邠!

確定了趙元昌的心意,陳佑總算放鬆下來,當即大義凜然道:“臣有罪,欲辭去都承旨之職,以謝罪!”

陳佑低着頭,看不到趙元昌的神情,只是他剛說完,就聽趙元昌道:“你犯下如此大錯,確實不宜留在樞密院了。文伯過一段時間要回京,你去蜀地接受錦官府。”

這說得毫無停頓,分明是早有定計。

陳佑當然不能反對,只是恭謹應下:“喏!”

直到這時,趙元昌的語氣才輕鬆下來:“坐下吧。”

此事終於結束了!

щшш¤ttκΛ n¤co

陳佑舒了口氣,重新坐回椅子上。

又聽趙元昌道:“將明你離京的時候帶上文伯的敕書,等你二人交接完之後再讓文伯出發。”

王樸在錦官府的一大職責就是看護盧皇后,自然不可能在沒有接任者的時候離開。

陳佑點頭應下,只聽趙元昌又囑咐道:“你到了錦官府,務必要保證府內安定。”

這還是爲了盧金嬋。

陳佑當即保證道:“官家放心便是!”

趙元昌好一番叮囑之後,才讓陳佑離開。

出了長春殿之後,陳佑才驚覺自己出了一身汗。

好在他只是爲國背鍋,真正倒黴的是楊邠。

看來趙元昌是真的不想再在朝堂上看到楊邠了。

只是讓陳佑鬱悶的是,自己竟然要去錦官府!

不是說錦官府不好,畢竟獨掌一府之地,培養心腹什麼的都比較方便。

可是那裡有懷了孕的皇后啊!

這年頭低齡孕婦難產的多,嬰幼兒夭折的更多!這要是皇后皇子出了什麼事,哪怕跟陳佑一點關係都沒有,他都要被遷怒。

喜憂參半的陳佑回到樞密院時,那些個開封府的衙役已經不在了。

隨口叫住一個僕役,讓他去叫滕青,陳佑自回到書廳。

過不多時,滕青便敲門進來。

一臉凝重的滕青關好門之後,沒有坐下就直接道:“承旨,開封府的人說,這火是從西北角燒起來的!”

雖然調查結果已經不重要了,但陳佑還是好奇道:“有什麼說法嗎?”

“那個房間的門開在南邊,而且保管鑰匙的令史稱起火之前的一個多時辰都沒人申請進入那個房間,所以不可能是意外着火,一定是有人縱火。”

“這是開封府的判斷?”

“是。”滕青說完就不再開口。

頓了一會兒,陳佑突然笑了一聲:“不管是意外還是人爲,此事就這麼過去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