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

“我就知道向原定不會讓我失望!”

聽到富令荀的話語,荊王趙元盛興奮地站起來,繞過桌子親自倒了一杯茶水遞到富令荀面前,溫言道:“向原且喝口茶潤潤嗓子,歇息歇息再說不遲!”

自家主公如此做派,直讓富令荀感動非常,一剎間彷彿渾身疲憊盡去。

他也不多做推辭,接過茶盞一飲而盡,空茶盞還拿在手上,便開口道:“啓稟殿下,如今那鎮寧軍節度使瞿以震已經應下出兵相助之事,則渡河之事便無須發愁了。”

“不錯!”趙元盛點點頭,“如今所憂者,無非開封、滑州。”

澶州是一座比較典型的雙城,二十九年前符存審受晉王李存勖委任鎮守此處,其在黃河兩岸分別建築南城北城。

從廣晉府到澶州、滑州,抵達開封府,這四地正好在一條直線上。且這一片皆是平原,沒有可以遮掩行蹤的山嶺之類的。

原本趙元興收攏了廣晉府鄉兵團練之後,還在犯愁該怎麼迅速渡河,以免被滑州的義成軍發現,來一個半渡而擊。

現在能從澶州渡河,安全和速度都能得到保證。

“鎮寧軍相助於我,彰德軍也有意坐視,想必那盧璟應該不會不智,非要以少擊多。”說到這裡,富令荀臉上露出一絲遺憾,“只可惜時日尚短,義成軍內部尚無人可用。”

聽他這麼說,趙元盛寬慰道:“向原切莫自責,這不到半年時間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時日所限,非你之過。”

富令荀點點頭:“敢問殿下,開封府中可有消息傳來?”

趙元盛當了幾年開封府知府、府尹,雖被調走,但在開封府內還是留着一些忠臣、眼線的,是以富令荀有此一問。

“三哥此時倒無異動,只是日常勾連朝臣、入宮探視頗爲頻繁。”

說到這個,富令荀也只好安慰道:“寧王居於京城,行此便利也是應有之意。只不過若是有事,殿下必須繞過義成軍,切不可同其糾纏!”

對京外的兩位皇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塵埃未定之前趕回京城,故而富令荀纔有此說。

趙元盛自然也清楚這一點,聽了他的話之後,毫不猶豫地點頭。

汴京江府書房內,橘黃色的燭光在江夏青臉上閃動,顯得沉思中的江夏青臉色變換不已。

坐在他對面的趙普端坐在椅子上,眼觀鼻鼻觀心,微微垂首,沉默不語。

一時之間這隔間之內只有燭花炸開的“噼啪”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只知道燭臺上的蠟燭短了一指寬的那麼一截,江夏青終於開口了:“我只問一句。”

趙普當即直起身來,看着江夏青的雙眼,十分認真地道:“相公請問。”

“事急,秦王必歸否?”

趙普沉默一陣,一字一句道:“秦王已至江陵,若有事,四日必抵京。”

江陵至汴州,近一千二百里。四日抵京,這就意味着京城有事,立刻安排驛使按照最高等級——換馬不換人,日行六百里——來傳遞消息至江陵,而收到消息的秦王也得不要命的狂奔兩日。

這一趟跑下來,怕是要丟了半條命。

只是見秦王有此決心,江夏青卻是心中一定,輕輕點頭道:“如此,事可爲。”

趙普心中暗自鬆了口氣,繃着臉點點頭道:“普來汴京之前,秦王曾言京中事務當仰仗江相公。”

“這是自然。”身份擺在這裡,江夏青也沒有太過自謙,當下道:“你先回去,明日我試探一下劉照臨、楊岐之他們。”

說着,他眼神隱晦地看了一眼趙普,別有深意道:“如今之時,只要六位相公心意一致,則大事可定。”

趙普立刻點頭表示明白。

次日一早,周帝趙鴻運拖着病體在長春殿詔見一班重臣。

只是這病綿延數十日,此時趙鴻運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無法支撐他長時間處理政事,故而這次朝會不到半個時辰便匆匆結束。

一衆朝臣在沉默中離開長春殿,一個個見趙鴻運這幅樣子,皆是各有心思。

今天輪到朱慶堯前去文明殿押班。江夏青回到值房,處理了十來份公文之後,眼看押班歸來的朱慶堯也進了自己的值房,便挑選了兩份比較不易抉擇的公文拿在手中,來到首相劉明的值房。

敲了敲門,低頭批閱的劉明擡起頭來,看清是江夏青之後,露出一絲笑容:“箬笠可是有事?”

“正是。”江夏青坐到一張椅子上,舉了舉手中的公文,“卻是有事欲請教照臨兄。”

“但說便是。”

只是江夏青卻沒急着開口,而是看向待在一旁的兩名書吏。

這意思很明顯了,那就是希望劉明屏退他人。

見此情景,劉明微微皺眉,沉吟一陣之後還是擺擺手示意書吏退去。

待內間的門關上,劉明這才放下手中的毛筆,看向江夏青道:“箬笠此來怕不僅僅是爲了手中公文吧?”

“照臨兄慧眼。”江夏青正色道,“我此來,卻是心憂官家。”

劉明卻是一臉淡然:“官家身爲天子,自有天地庇佑,聖體如何,非是我等所需考慮之事。”

“照臨兄不欲就山,然而山欲就照臨兄。身爲首相,照臨兄以爲可以獨善其身呼?”

頓了頓,江夏青接着道:“我等非是樞密院那羣人,等閒動不得。一旦生事,兩面不沾固然能保存己身,只這一番富貴怕是再不可得了。”

沉默一陣,劉明突然笑道:“箬笠乃爲錦官說客否?”

江夏青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也笑道:“照臨兄何必多問這一句?吾之態度,豈非早已明朗?”

劉明嘴角含笑輕輕搖頭:“錦官府確實不錯,說不得致仕之後便去尋一處住所。”

沒頭沒尾的這一句話,江夏青卻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當即笑道:“想來照臨兄定可如願。”

說笑一陣,劉明突然肅容道:“你,我,這才兩人。”

江夏青沉吟一陣:“吳奇峰素來親善,想必不成問題。我還準備打探一下楊岐之的想法,如果可成,這便是四人。”

“楊岐之。”劉明皺眉考慮一陣,然後道:“我去找他問問。”

“也好。”雖有些猶豫,但江夏青還是點頭答應。

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