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要出家?可是孩兒有什麼事做的不好惹了爹生氣?您也得,罵也罵得,千萬不能出家啊。(頂)(點)()2o您說您要是一出家,不得讓所有人戳我的脊樑骨麼。孩兒還有什麼臉見人。”
李炎卿知道,自己要想長久把身份隱瞞下去,這一家三口,就必須全都籠絡住。這其中最大的難題,其實還是在袁雪衣身上。
這女子外柔內剛,居然選擇自盡這種手段咬了劉勘之一口,既是變相示恩於己,也是藉機保全名節,不想和自己同房。
若她真是個腰粗如水桶聲若銅鐘的黃臉婆,他倒也不動什麼心思,任她自生自滅,多給些銀子買個安心。可這袁雪衣是姿色能和張若蘭一較短長的人間絕色,又是出身江右名門的大家閨秀,自己哪能放的過她。
不過這女子確是個堅貞的女子,根據洪四妹等人的專業判斷,那一刀她是存了死志的。雖然香山這地方的外科醫生遠比內科醫生手段高明,東廠番子出手及時,保她性命無礙。可她這幾天依舊不怎麼肯配合治療,每次自己前去探望,她更是一語不發。
初時是用那殺死人的目光瞪着他,可後來發現,男人卻趁機盯着自己的美眸看,如今索性就閉上眼睛,一動不動。想來要玉成這樁事,最後還是離不開便宜老子劉安幫忙。自己連做了幾天孝順兒子,帶着老爹又是遊香山,又是看產業,他怎麼也該有所表達吧。
但是這老漢這是什麼意思?怎麼突然說出要出家來?自己堂堂一個香山父母官。爹出家做了道士,這算什麼?若是有人拿這個事做起文章,其他書友正在看:。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
那劉安倒是十分平靜,爲李炎卿解釋道:“老朽與龍虎山的張真人有些交情。我這個病若不是張真人給了個方子,也堅持不到現在了。他勸過我,要想好,就是得出家,跟他去學道。我不過是放心不下家裡,所以才遲遲不動。如今你也發跡了,我也就放心了。這袖塵俗世沒什麼牽掛,終於可以放心的去修道。只是要捐助龍虎山一筆香油錢,這筆款子數目不小。不過以你的財勢,準備這麼一筆款子,應該不成問題吧。”
他又看了看李炎卿“你待我很孝順,與親生兒子比,也沒什麼不同。你的側室,待我也很孝順。本來我也想享幾天清福,過幾天老太爺的日子。可是我這身子骨不中用了。若是不跟老天師去學道,怕是活不了幾年。到時候你又得在家守孝,白白耽誤了你的前程。不如就讓我學道去吧。從此你也可以安心做官。只盼望你善待你那兩個兄弟,更要善待貞兒。那孩子出生不久,朝佐就進了京。她對爹沒什麼印象,就拿你當成她的親爹。希望你要好好待她。至於袁氏,那是你的女人,?我不管。不過她是個苦命人。你別讓人欺負她。”
“孩兒記下了。既然爹爹心意已決,孩兒也沒什麼話好說。您需要多大的款子只管開口。孩兒一定爲您籌措穩當。”
劉安這也是無奈之舉,藉着這個由頭。徹底了斷自己和這個便宜兒子的關係。假的永遠不是真的,這種父子會的戲演下去,對雙方都可說是一種折磨。這位大老爺在縣裡發號施令慣了,對自己這個老朽扮孝子,心裡想必也不痛快。
而袁氏那邊,自己這個公爹在,她無論如何也厚不起臉皮,和這個假丈夫合衾同房。如果這種日子再過下去,說不定什麼時候這縣令一翻臉,自己一家還是要死。
再說大明有着官員丁憂制度,而這位縣令所圖者大,背後又有強援,想必是不想被丁憂牽扯,而影響仕途。這樣自己出家,對彼此來說,都算個好辦法。
自己這病離不開營養,以往劉家家境貧寒,連劉朝佐進京趕考,都是靠賣了自己老婆最後的首飾才湊出的路費。想要買些上好的補品,只能有心無力。就算袁雪衣不吃不喝,也拿不出那麼昂貴的藥費。
可是李炎卿在香山一手遮天,這次鬥倒巡按之後,身價漲了何止百倍?那些商人討他的歡喜還來不及,哪還敢再來撩他。送禮慰問的人從早到晚絡繹不絕,聽說老太爺需要補品,各色珍貴補品流水般送來,簡直讓劉安當飯來吃。
有了這許多補品吃下去,又加上郎中開的方子得法,劉安的病倒是暫時控制住了。不過這病沒有除根,將來還可能復發,以三千兩銀子送走自己一個病鬼,想來這假兒子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炎卿聽了這個數目,果然是連猶豫都沒有,點頭道:“三千兩數目不小,不過既然爹爹一心向道,孩兒也不能耽誤了您老人家得道飛昇。這筆錢我來出,不過我還是想您多修養一陣,等身子好點,再去龍虎山求那長生大道也不晚。”
“你的孝心老夫知道了,不過事不宜遲,我還是想盡快啓程。你和袁氏的事,也抓緊辦了吧。她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傍身,日子過的也很辛苦。早點讓她給劉家生個後代,對她對你對劉家,都是好事。”
劉安已經想開了,如今自己一家全在香山掌握之中,還能反的了天麼?只要他想要佔有袁氏,袁氏就飛不出他的手心,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再說,劉家的家業比起一個兒媳婦還是重要多了,只要將來劉家能成爲名門望族,這個假兒子真實身份,反倒不重要了。
“袁氏出身江右名門,家裡很有些名望,嫁到咱家也算是下嫁。更別說這幾年沒名沒分的跟着你,吃了很多苦。今後你看在朝佐面上,對她高看一眼,不要讓她受了委屈,她是個可憐人啊。”
劉安想起兒媳婦的孝順,忍不住開口爲她求情。最後又道:“你這內宅裡沒有省油的燈,你多上點心,不要讓人欺負她們孤兒寡母,老朽縱死九泉也能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