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

直至接近聖湖,靈魂如同被刺了一針。湖還醒着,一望無際;人已沉醉,若有所思。那神秘莫測交織出的一絲清明,挑出一席漣漪。

閒適的筆端觸不破西藏的陽光,從遠處的荒涼蕭瑟滑下,便是那透着幽色的天光。納木錯涵着碧波盪漾,涵着天光地暈,與綿延不絕的唐古拉渾然一體。唐古拉探尋着納木錯,在一無所獲的同時,涵養了一汪七千多年的深情。

聖湖納木錯,那人們在信仰福祉與膜拜神聖中冥悟一種空靈。不是司湯達告訴我們的“小心翼翼地對待殘酷的現實”,而是那種“腳下半浮柔軟,心靈全然陶醉”的恬靜。

那種藍繪出了一種境界,泅開了一隅層次,打破了一種格局,收回了心間罅隙中的一份焦躁不安。除卻可以看到的真實憧憬,它有其獨有的熱烈激越。

爲了一份美的執着,我融化在湖邊,我消逝在歲月。

我興奮地在湖邊走着,佇立着,細細觀賞湖面,近岸處,湖水清澈見底,偶爾能見到魚在水裡遊動跳躍;遠一點,淺藍色的湖水泛着珍珠似的浪花;再遠一點,水天交際處,湖水藍得格外純粹,如雨後初晴的天空,又如光滑瑩潤的寶石。

納木錯,藏語意爲“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水懸在空中,形成一個美妙的“天湖”的美名。在晴好的天氣,納木錯湖呈現出藍白相間之色。藍的天伴有漫天變化着不斷滾動的白雲,是那麼的透亮。隨着微風吹動,湖面捲起層層浪花,浪花猶如人的呼吸,有節奏地曼妙地向遠處推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處於水天之間的,還有連綿不斷的念青唐古拉山皚皚白雪,好似白色盔甲,宛若勇敢的衛士守護着這顆冰川上的明珠。

這如海水的藍與潔淨的白相間相融,也在雪域高原編織出神奇的傳說。相傳,納木錯是帝釋天的女兒,與念青唐古拉山結爲伉儷,相依爲命。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諸神靈中最具權威,擁有廣大無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念青唐古拉山神化爲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綢緞,頭戴白色盔甲,騎着白馬,右手高舉馬鞭,左手拿着念珠;納木錯騎着飛龍,騰雲駕霧,右手持龍頭禪杖,左手拿着佛鏡。馬龍相親相愛,相伴飛騰。這是多麼富有想象力的神話故事。

沿湖岸行走,看到兩塊巨石兀立面前,名爲迎賓石。不遠處兩堆碎石上插滿大小不同顏色的經幡迎風飄揚,表達廣大信徒對神湖的敬仰。湖中有三個小島嶼立於藍湖之中,民間傳說那是佛的化身。很久以前,藏傳佛教的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認爲是勝樂金剛的道場,並創立藏曆羊年設壇大興法會。此時前往朝拜,轉湖唸經一次,勝過平時轉湖唸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轉湖一次就感到心滿意足,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納木錯神湖名氣很大,具有很高的神聖性,是善男信女朝聖必去之地。從古至今,中外香客紛至沓來,不惜長途跋涉,虔誠頂禮膜拜,一面用手捻珠,一面口中唸唸有詞,繞湖轉經,磕長頭。

納木錯湖從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千米,200多千米長的湖岸,有的人甚至要好幾個月才磕完一圈。信徒們磕累了或到天黑自己記下記號,第二天繼續往前磕。我兩次去納木錯,都是深秋,高原氣候已經寒意逼人。我看到許多信徒穿得很單薄,磕得大汗淋漓,有的磕得頭破血流。有一個男孩只有七八歲,額頭和膝蓋都磕破流着血。我勸他把受傷的地方包紮好再磕,他幼稚黑紅的臉蛋上,閃着黑豆似的眼睛,看着我點了點頭,似乎明白我的意思,但又一往無前地磕了起來。那種虔誠到忘我的精神,讓人難以想象,實在令人驚歎不已。

納木錯湖邊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立湖面。扎西半島最大,巖洞裡常年住着很多在此修行轉經的喇嘛,全靠藏民衆供養生活。島上林立很多石柱石峰,似象鼻,如人形,像松柏等多姿多態。島上還分佈很多形狀各異的溶洞,且各有其名,諸如量身洞、陰陽洞、合掌洞、善惡洞等,各有其意。藏傳佛教認爲,一個人做善事還是做惡事,上天會知道的。無論何人,只要行得正就能從每個洞中穿過,反之就要反省自己的言行,這是佛祖的警示。

納木錯湖,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盆地,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湖水退縮,湖面逐漸縮減而形成如今的神湖美景。由於湖水的滋潤,湖濱草原水草豐美,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初夏,成羣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犛牛、野驢、岩羊、狐狸、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山坡上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藥材。

身在神湖的美景中,深感大自然造化之絕妙。山與水相依相融,冰雪消融,滋潤湖水;湖水又像慈母,養育了湖畔綠茵茵的豐美草場。觸動我們心靈的還是這片美麗神奇的湖水,盪滌着人們的心靈,使雪域高原孕育出這塊藍白相間的通靈寶鏡,留下大自然神奇之美。

清晨,太陽還沒有在布達拉宮對面的山峰上露臉,寧靜的拉薩市猶如一個小山村,偶爾傳來陣陣汽車的馬達聲,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行人。天已經亮了,匆忙間吃了早點,開始了納木錯之行。

對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嚮往已久,早在上學期間的地理課本上就知道了這個美麗的湖泊。去過青海湖後,對納木錯就更有期待了,想看看她是不是像青海湖一樣藍,是不是和青海湖一樣那樣充滿神秘的文化色彩。汽車在青藏公路上疾馳,沿着拉薩河溯流而上。清晨的雪山顯得更加耀眼,公路兩側的樹木也開始了一天的生活,紛紛抖擻精神,盡力展示着剛剛吐出的小葉子,整個紙條上增添了一抹淡淡的翠綠。河道兩邊的平川地上,間或就有一片片碧綠的青稞,綠綠的、嫩嫩的,在清晨中顯得更加嬌嫩可人。與山峰的積雪,閃耀的黝黑山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山坳裡的民房頂上,花紅柳綠的經幡在晨風中飄蕩,偶爾還可以看到房頂迎風招展的國旗,這種獨特的景觀,也許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得到。那飄起的一縷縷炊煙,正是告訴我們,勤勞的農牧民又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經過當雄縣城後,汽車就告別了青藏公路,輾轉在當雄前往納木錯的碎石路上,很快就走進了一個峽谷之中。清淨的河水在峽谷中流淌着,隨處可見,河水在河底鵝卵石的縫隙間冒出明亮的水花。要是沒有汽車玻璃窗的阻隔,我想一定能夠聽到河水咕咕的流淌聲。河底的鵝卵石在河水中散發出各種光澤,儼然就是奇珍異寶,我更想捲起褲腿,蹲在河邊,讓河水輕輕的掠過我的小腿和腳面,聆聽世界上最純潔、最動聽的音樂——流水聲,檢上幾塊美麗的石頭,珍藏一個美好的期望……我又回到了童年的無憂的歲月。

峽谷兩邊的陡坡上,稀稀拉拉的叢生着一些不知名的小灌木,坡上隨處可見的碎石,夾雜着密密麻麻的小草枯枝敗葉,隱約可見其中露出些許綠芽,春風剛剛光顧了這一片土地。陡坡上的犛牛在啃食着,靜靜的,彷彿它們壓根兒就不知道我們的到來。

漸漸的,那些樹木就淡出了我們的視野,地面上只有厚厚的草甸,山頂的積雪距離我們愈近了,河水不見得時候,就要上山了,隨着汽車的前行,高原反應開始體現,有的人早已開始了吸氧。雪山不需要仰視了,這個海拔爲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停放着幾輛旅遊車,一些遊客正在拍照,在雪山口拍照無疑就是一個挑戰。“因時間關係,我們在返程中留時間拍照,現在去納木錯。”導遊的一句話,我們就跨過了山口。

翻過山口,眼前出現了一個山脊,上面林立着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猶如一羣下山的猛獸。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下行。山坳裡,牧民搭建的流動房子,讓人看到了一個遊牧民族的延續。山坳間浸出了一流小溪,在坡上形成了大片的溼地,上面鋪着厚厚的草甸。牧民的房子就搭建在這些溼地上,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委,也許是爲了方便取水?也許是減少溫差?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一定是有道理的。走下坡,就是納木錯鎮,整齊的門面房上,懸掛着招徠生意的牌子,顯然就是當地的一個重要的交易市場。走過納木錯鎮,眼前豁然開朗,眼前完全就是一個大平原,要是沒有遠處潔白的雪山昭示,還真以爲是冬天在某個平原上呢,只是少了一些樹木。公路兩邊都是平整的草原,由於春風沒有光顧,我們看到的就是一些枯草。草地上,成羣的牛羊自由漫步,時而啃食着,牛羊的不遠處,就有搭建的臨時房子,房子的旁邊,停放着農用車輛,顯然就是牧民生活生產的重要場所了。公路在平原中延伸,看不到盡頭,只有盡情地疾馳。四面都是雪山與天相接,將納木錯這塊土地包圍的嚴嚴實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盆地。

放眼望去,雪山下面,在草甸中出現了一道銀灰色的線,那就是納木錯湖,顯然,湖面依然被冰佔據。走完了從拉薩到納木錯近260公里的路程,車輛在一座小山下駛進了停車場,納木錯到了。

午時已過,太陽好像還在頭頂直射,曬得感覺到有些焦灼。我們徑直順坡而下。沒有驚濤,沒有水波,沒有水天一色的壯觀,只有一動不動的銀灰色的冰面,冰面的另一邊是綿延不絕、參差不一的雪山,焦灼的陽光能曬黑人的臉龐,卻不能融化周邊四處的雪山,不能融化那不錯湖面的冰。湖岸上,站着幾頭犛牛,那是幾個藏族同胞幫助遊客照相的,犛牛的頭上挽着花,時而有幾個姑娘小夥換上華麗的藏族服裝,拍照留念。“來納木錯旅遊,這個時候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季節!”每個人都念叨着。

從坡上往下走的時候,我就看到了一汪清水,那是湖邊的微小湖,顯然是湖水滲出後形成的。令人高興的是總還能見到水啊。我望着這一汪清水而去。這水好像轉爲我準備似的,沒有遊客來觀看這一汪水的妙處,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把整個當成風景似的。我趕忙圍着這水四處觀望,尋找最佳的拍照視角,把附近的同伴呼喚過來。共同享受這一汪水的美麗。沒有風,就沒有波,湖面上展現了與岸上完全一致的景色。潔白的浮雲,淡藍的天空,褐色的小山,飛躍的小鳥,還有川流不息的遊客。這一汪水給了我一個獨特的景觀。我想,這個效果無論是現在還是夏天,都是一樣的,即便是納木錯湖面的冰化掉了,湖面也絕不會平靜成一面鏡子,畢竟太大了,無風也能盪漾。而這一汪清水則是大湖所不能代替的,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平靜的納木錯給人無數的遐想和遺憾。想象假如冰化了,淡藍的湖水盪漾着,微風鋪面,漫步在湖面,隨手撿着自己喜愛的石頭,或者打着水漂嬉戲,那是多麼愜意的事。美麗的雪山環繞着湛藍的湖水,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白雲飄飄湖水盪漾,雪山皚皚遊客歡暢。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啊。

這樣美麗的地方總會和宗教聯繫在一起的,何況是西藏這樣一塊宗教文化俯首可拾的地方。 納木錯又稱納木湖、納木錯湖位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在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爲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爲密宗本尊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在這個湖面海拔4,718公尺,湖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40平方公里的納木錯,據說公元十二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嘎舉派創始人達隆塘巴扎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並始創羊年環繞納木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諸佛、菩薩、護法神集會在納木湖設壇大興法會,如人此時前往

朝拜,轉湖唸經一次,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唸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藏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轉湖。這一活動在四月十五達到**。納木湖畔瑪尼堆遍佈。如有教徒經過這裡,總會投下一顆石子。這個西藏人心目中的聖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當地和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的教徒們迢迢千萬裡,完成艱辛的旅程,來轉湖朝聖,以尋求靈魂的超越。倘若遇到這個時候去,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納木錯很有特色的當然還有石頭,迎賓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惡洞等等,有的高聳,有的形象,蔚爲壯觀。很想細細品味,但是同行者有人高原反應嚴重,我們不得不離開了,好在看到一對戀人正在拍攝婚紗照,想來在這樣的地方拍婚紗照,的確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納木錯,在那根拉山口,我們下車拍照。一下車才知道山口的厲害,這兒的風比日月山厲害的多了。直逼着人,讓人喘息難安。有幾個索性就沒有下車。這無疑是與雪山最親密的接觸,也是我們在車下活動時海拔最高的地方。我們趕忙在山口標誌碑下合影留念。就這樣,完成了納木錯之行。

美麗的納木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冬天的景象,我想夏天的納木錯應該更加美麗迷人,更加可愛。倘若能在夏天觀賞,我就更好了。我相信,感受冬天納木錯的人都想夏天再來,欣賞夏天風光的人不會想象冬天的景色。如果我還能夏天再來,那可謂是一個圓滿的旅行者了。其實,冬天有冬天的好處,夏天有夏天的妙處,不同的季節變換,就有不同的風景讓人領悟,這是造物主有意識的安排,讓我們好好領受。

路遇強驢蘑菇二人,我們拼車翻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眼前開始出現遼闊、壯美的當雄草原。再穿過草原就來到了欣賞納木錯的最佳地——扎西半島。

身處納木錯湖邊,最大的感受就是冷。七月的陽光吝嗇於他的溫暖,冷眼站在雲層之上俯看着初來天湖的人們。寒風透過雙層的防風衣,直往身體裡鑽,我捂着凍痛的耳朵和臉頰,掛上相機,倒退着向湖邊走去。

納木錯由於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所以被稱爲天湖;又因信徒衆多,在藏民心目中地位很高,又被稱爲聖湖。走近納木錯,纔會發現她是多麼的美輪美奐。殘雪點綴着荒涼的遠山,犛牛靜靜地在湖邊享受難得的安靜,海鳥歡快地時而掠過湖面、時而浮在水面上休憩片刻,好一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象。

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雲朵在空中不時地變換形狀,彷彿一個高明的畫師在揮毫一幅多彩的畫卷。聖湖,就是這樣在動與靜之間,在素與雅之間深深吸引你的眼球。

行走在湖邊,大大小小的瑪尼堆隨處可見。據說虔誠的轉湖人常常會放一塊石頭在上面。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瑪尼陣。離湖不遠的小山腳下,刻滿神秘符號的瑪尼牆更是壯觀了,密密地聚在一起,彷彿書寫着對神靈的敬仰。經幡是最常見的了,他們在山崖上,在洞穴間隨風招展,獵獵的聲音又彷彿是在誦讀着經文,溝通着神靈。

路邊有一對轉湖的藏族夫婦,許是走累了,坐下來休息。女人在喝水,樸實的漢子望着前方,露出會心的笑容。真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幸福是如此簡單。還有一位手持轉經筒的大媽,急匆匆行進在轉湖的路上,口中念着聽不懂的經文。不知爲何,我忽然想起倉央嘉措的詩句:“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爲修來生,只爲途中與你相見”。那麼多轉山轉湖的人,不知道他們心中想修的又是什麼?

高海拔的路真不好走,從湖邊到小山旁邊我們走了一圈。往高處登攀的每一步都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喘氣,心跳也加快了不少。我們在一處平坦的石頭旁休息片刻,蘑菇拿出風馬紙,默然靜立,揚手拋出。那疊紙片在空中散開了,紛紛揚揚地飛向遠方。也許那寫滿虔誠的心意,諸神也能聽到吧。我相信,冥冥之中自有一段緣份。

夕陽漸漸西沉,近處的納木錯和遠處的念青唐古拉主峰都沉靜下來。湖邊的遊人越發多了,大家都趕來欣賞落日的美景。這時,月亮悄悄從東方升起,太陽還不肯下山,只是把我們的影子拉得越來越長。古老的念青唐古拉山諸峰,被照得金光燦爛。

雲層越來越厚,越來越暗,出現一股奇怪的大蘑菇,難道這世界上也有龍捲雲嗎?只有在夕陽的附近才被染成桔紅色。被瑪尼堆掩埋的犛牛頭角已昏暗不清。天幕拉開,瑰麗的天空用冷冷的色調把岸上的人變成剪影。看,小兔子跳起來了,是打算與天公試比高嗎?

夜,真的來臨了。月亮越升越高,平靜的湖面上,銀光一片。這時,天空、雲朵、湖面都被藍藍的色彩包圍了。湖邊的遊人和情侶們也漸漸散去,周圍一片靜寂——這就是納木錯的夜。

有一種美麗叫納木錯!

亙古不變的高原,天高雲淡,微風佛面而來。

開車的藏族大哥多吉放着央金蘭澤的那首《遇上你是我的緣》 ,帶着好心情,聽着像流水一樣溫柔的歌我們向納木錯進軍。我的眼睛肆意的轉動着,害怕失去哪怕一點點回憶高原之美的機會。窗外就是高原草場,犛牛駿馬自由的奔騰,牧人的喝聲不時在耳畔迴響,有時我們停下小憩,這些粗豪的藏族漢子會露出笑臉由衷的對我們說聲扎西得勒。是呀,扎西得勒,吉祥如意,所有熱愛生活的人民——扎西那個得勒!

高山下的情歌

是這彎彎的河

我的心在那河水裡遊..

藍天下的相思

是這彎彎的路

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選擇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緣

守望你是我的歌

親愛的親愛的親愛..的..

我..愛..你..

就象山裡的雪.蓮.花.

就象山裡的雪.蓮..花.

嗨.嗨.嗨.

陶醉在在最原始的風景裡,陶醉在最淳樸的歌裡,我的眼睛看的醉了,我的心兒被唱軟了,就在我發楞時,好友白楊興奮的叫道:“念青唐古拉山,快看!”

我朝窗外望去,一座連綿雄偉的雪山出現在我的眼前,整個山頂都被白色的積雪覆蓋着,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熠熠奪目。

“念青唐古拉山呀,那可是聖湖納木錯的丈夫”多吉大哥說道。

“丈夫?”我好奇的問道。

“是呀,是神化身的,男神化成了山,女神化成了水,就是你們眼前的念青唐古拉山和不遠處的納木錯聖湖了,呵呵,可是一對恩愛的夫妻,相伴萬年不離不棄。”

說到這裡我反兒憂傷起來,無意間想起我那無助的初戀呀,即使來到了世界屋脊,我的腦子裡仍忘不了那個女孩的一顰一笑。但是我沒有時間再想下去,因爲納木錯映入了我的眼睛裡:那是怎樣一汪靜謐的湖水呀,安靜的鋪在了念青唐古拉山腳下。湖水的顏色從車上望去簡直和西藏絕美的藍色天空融爲一體,簡直讓人分不出哪是天那是水,在這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秋水共長天一色。

那種藍,藍的沒有道理藍的沒有章法藍的如此純粹藍的如此精緻又藍的如此粗獷,就像一首交響樂一樣,那藍色就是跳動的音符,不斷的組合,不斷的融合,推陳出新,前赴後繼,構成一首風格幻化無端的交響樂,一首百聽不厭的高原牧歌!

淡黃的草,潔白的雲,深黑的牛,火紅的馬一一從我車旁經過,但我卻無動於衷,我的魂早叫那汪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湖水給勾去了。

見過秀氣溫柔的小溪 見過風姿綽約的西湖,見過洶涌澎湃的大海,就是沒見過這樣一湖水,充滿魔力和未知的一湖水。或許就向情人一樣,納木錯你讓人又愛又恨,愛的的是可以和你相聚,恨的是終不免要和你分離。

車停在了納木錯湖邊的營地,基本上都是藏族同胞經營的,提供吃住,條件簡陋但價格卻高昂。

一下車,七八條藏狗就圍上來了,呵呵,都是好溫順的狗狗,用黑黑的鼻子在我身上嗅來嗅去,着大概是表示歡迎了吧?

和同伴商量了下,反正呆的時間不長,就住那種30塊一個鋪位的活動房子好了,既然他們願意我只好跟隨了。

放下行李在房間,然後我們幾個像心中的納木錯走去。

一隻很乖巧的黃狗一直跟着我們。

湖邊都是石頭,開始覺得奇怪,爲什麼湖邊沒有植被呢,但想想就豁然開朗了,納木錯是高原鹹水湖,湖裡都不能生養魚類,更別說植物了,但若因此覺得納木錯缺乏生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圍着湖邊散步,如果要饒湖散步一圈,估計幾天幾夜也散不完,這個湖呈帶狀的,彷彿就是念青唐古拉的一條腰帶。念青唐古拉倒影在納木錯湖裡,這也許是丈夫和妻子另一種方式的融合吧。

近距離看納木錯湖水,仍是藍的沒有瑕疵,掬一捧納木錯的湖水,冷冷的,嘗一下,鹹鹹的。

白雲藍天雪山納木錯交相輝映固然美麗,但黃昏晚霞下的納木錯才真的是天香國色。

遠遠的,一輪殘陽沉下念青唐古拉山去,然兒一條金黃色的尾巴仍留在納木錯湖水上,於是,一般湖水湛藍,一半金黃,風來了,湛藍和金黃混爲一體,風停了,金黃和湛藍又分庭抗禮,而念青唐古拉山的投影,恰恰成了這兩種顏色王國的分界線。

盼望已久的晚霞終於出下了,剎那間,最完美的納木錯出現了,所有的遊客都停下了步伐,用心靈去欣賞這道世間不多的美景,納木錯,這盤佳餚,在鬼斧神工的造化的烹飪下,最終色香味具全了。

喀嚓喀嚓,大家的照相機都活躍起來,是呀,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會見呀!漫天斑斕的晚霞,魔幻的湖水通通進入我的相機吧!

邊走邊拍,我還不忘檢石頭完,突然一塊暗紅色的石頭被我看到了,我撿起來看,天那,這不是一塊石頭,該是一棵心呀,確切的說是一塊心形的石頭,一塊美倫美幻的心形石頭。同伴們紛紛跑過來看,口中嘖嘖稱讚着。呵呵,有壞小子還想槍,被我小小教訓了下。

謝謝你,納木錯,我的那顆心留給了初戀,而你又給了了我一顆納木錯之心是不是在教導我永遠不要放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在湖邊散步,感覺整個人是在飄,暮色中一隻水鳥在湖水中漂着,是否它也留戀着這迷一般的湖?

沿着湖走,同伴建議爬到小山上看納木錯,也許換個角度看更是別有一番滋味。不一會兒,就爬到山頂了,呵,原來山上有六個外國友人,四個美眉兩個帥哥,看到我們上去,熱情的打着招呼。

從山上看納木錯反兒讓人平靜了下來,悠揚的蘇格蘭調子在晚風中飄揚,嗚嗚曳曳,纏纏綿綿,回頭一望,是那個長的最漂亮的外國美眉在吹口琴。

此情此景何曾見,依稀夢裡舊歌聲,我想我是忘不了你了——納木錯! 、

再見,納木錯,到時帶着我的戀人和一顆勇敢的心回來見你!

再見,納木錯,如果可能我願化作你天空的一片雲,永遠的投影在你的波心!

納木措很遠,離開拉薩市二百多公里,在雪山和草原中捱過想象它的時間,過當雄拐進一條山谷,犛牛和羊羣,帳篷和酥油,唱着牧歌,似乎因人間的氣息太濃,想念的納木措還很遠。

“到什麼地方去”同車的小女孩不耐煩地問。

“到天邊,到仙女住的地方”年輕的媽媽哄着孩子,繼而又說,“納木措,你可不要對不起我們”。不會的,我說,雖然沒見過納木措,但在好多人的筆下,納木措就神韻畢現了。但說過之後,心裡卻底氣不足,我不敢保證納木措能讓我驚歎,因爲神湖,我們賦予它太多的想象與奢望。

到達海拔五千多米的納根山口,汽車爬不動了。我們下車,高原的風吹得山體都嗡嗡作響,它掀起你的衣服,吹亂你的頭髮,彷彿一揚手就可乘風飛去。我們拉着手,攀向山口時,衆人一陣驚呼:納木措,天邊的納木措!它在雪山的腳下,在圍繞牧草和羊羣的地方,連接着草原與天空的空白。

你看過《夢想成真》這部電影嗎?它用虛擬的手法,把人們想象的美麗集於天堂,而現在天堂就在我們前面不遠的地方,它那麼實實在在地並非蜃景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它比想象中的天堂更空靈,更渺遠。它就是海拔四千七百一十八米,面積一千九百二十平方公里,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納木措。

在心靈一陣強烈的震顫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撲向它的身邊。

草原上沒有路,我們跟着前面一輛載滿老外的旅遊車,沿着車轍到達應該到的地方。可草原的路彷彿沒有盡頭,納木措那麼的可望而不可及,明明就在前面,我們卻走不到它的身邊。它那麼博大,那麼精深,卻在它的周圍佈滿一些沼澤,你只能在它岸邊的某一段着落。有一陣,我們停下了車,在無際的草地中間,甚是迷惑,不知道該怎麼走。司機站在車頂上,眺望被我們甩在後面的旅遊車,說怎麼沒有車的影子,平坦的草原出現這樣的事,我們感覺到神湖逼人的神秘。

近在眼前的納木措,在它身邊的草原又行程三十多公里後,才真正地到了它的面前。湖面寬闊遼遠,像一彎新月,一面擁抱草原,一面依偎雪山。近處湖水閃着幽藍的光,一浪浪地卷向岸邊,淘盡了泥沙,隨便抓一把湖邊的石子,乾淨得想把它吞下去。遠處的湖面淹沒在煙雲之中,正好回答小女孩的苦苦追問,仙女就在煙雲之中,就在湖水之下。

按照西藏傳統的習俗,到了羊年要沿着納木措順時針轉上一圈,即羊年大朝聖。湖邊數不清的瑪坭堆,堆着轉湖的人們數不清的願望,湖邊的礁石上也刻着“嗡唄呢咪嘛哞”的六字真言。現在不是轉湖的季節,沒有人推銷紀念品,沒有嘰嘰喳喳的導遊,沒有出售的商品,一切都是原始的,用你的生命去感覺神湖。

沒有憂鬱,沒有傷感,也沒有浮躁,心透明得像水晶,鮮紅地跳蕩在陽光之下,紅塵路已經留在納根山口的那一邊,你發現你第一次如此的簡單,不需要祈禱,也不需要忘記,熟悉的生活也恍如前塵往事。你沒想過要在湖上泛舟,也沒有想過要變成一條湖中的魚,你只想是一隻鷹,飛翔之後,再在礁石上守護。納木措沒有人類半點的造作,也不需要人類的想象來豐富。納木措是不需要語言的,它在遠離人羣的地方,是蘇軾欲乘風飛去的地方,是天涯潔淨處,是天盡頭。

我坐在湖邊,找不出恰當的語言來訴說納木措的神秘,及美麗得不近人間煙火的仙氣。我只是念着一些人的名字說:我到了納木措,我到了納木措。

很羨慕那些老外,他們在湖邊搭起了帳篷,悠閒地看湖、聽湖。而我們只能在短暫的擁抱之後,踏上回歸的路。一種割捨不下的感覺,一種想回頭的感覺,彷彿是對納木措的愛情,那麼地依依不捨,那麼地刻骨銘心。

三十多公里的草原路,我不停地回望,納木措藍得越來越不可思議,每一次回望,都心驚肉跳地說:瞧,那藍!

再一次站在山口,再一次地駐足凝望,與生命中的天堂作最後的告別。那一刻,我感到心痛啊,納木措!

天邊的納木措!

納木錯是世界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高度爲4718米,面積1920平方公里,是僅次於青海湖的我國第二大咸水湖。她與羊卓雍湖,阿里的瑪旁雍湖齊名,爲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納木錯在藏人心目中有着非常神聖的地位,每逢藏曆羊年,朝聖者更是不遠千里前來參加納木錯盛大的轉湖節。

5月8日,從拉薩乘越野車前往納木錯。在當雄下了青藏公路,在到處是路也沒有路的草原上向前方的一片大山駛去。過了草原便是高聳的羣山,路極窄,路面不時有塌方阻擋,有時車歪得坐都坐不穩,路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坐在車裡像在跳迪斯科,車底盤不時被石頭碰得咔咔作響,西藏山區路之險可見一斑。

途經一個比唐古拉山口還要高的山口,我想檢驗一下我對高原缺氧的適應能力,趁寶鋼的陳鐵君等人攝影的機會,向前小跑了近一公里,居然沒怎麼大喘息。藏族司機頓珠開車越過我時,還調皮地向我招招手來了聲“拜拜”,害得我又小跑了一陣。

到了納木錯扎西島,我立即被那青藍色的湖水驚呆了。她毫無人工修飾的惡俗與妖豔,就像一位質樸的村姑,清純自然。閃爍的湖光像純真無邪的幼兒的眼波,令人一見生愛。湖邊隆起一兩米高的厚冰,湖水在沿島不遠的地方化開了百來米寬的一圈,像一條深藍色的河圍繞着扎西島。遠處的雪山,湖面的冰層以及溶化開的水面,藍得發黑的天空,隆起的冰塊,湖邊巨大的瑪尼堆中各種顏色的經幡隨風飄動,那隨處都有的幾塊石頭壘起的小石堆,有的上面還放着牛頭或羊角,顯得那麼**、肅穆,那麼神秘,給人的心靈一種強烈的震撼。我也兒戲般地搬來幾塊石頭碼起來,在上面壓上一枚硬幣留在了湖邊。

遊人不多,而且都轉過山的那邊去了。這裡安靜得不存在任何聲音,我獨自一人坐在湖邊,面對聖潔的神湖,面對一塵不染的大自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這兒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經濟社會與人羣,遠離了鬥雞似的競爭,遠離了對物質的追求與享樂。這兒不像內地城市,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人與人的關係只剩下了金錢與競爭,現代生活的迷宮會讓頭腦最清醒的人也發昏,陷入一種浮躁、迷惘、不能自拔的地步。

在這兒,一切都不復存在,你可以對着雪山、湖水大喊,你儘可以苦思冥想,與大自然對話,在高原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中得到寧靜與安慰。你會感到這是一種覺悟,一種淨化,一種對生命意義的大徹大悟,是一種精神的昇華。至此,你才能懂得如何去面對人生,什麼是生命中應該有的東西,什麼是生命中不該有的、非份的東西。靈魂在這裡才能與一種至高的智慧與精靈對話,才能給人的靈魂以無限的安慰。

坐在神湖邊,靈魂在隨着波光跳動,生命中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充實、壯闊與美好。

走進西藏,走近太陽,忘掉道路的艱險,忘掉缺氧的不適。如果說翻越唐古拉山使人感到挑戰生命、挑戰極限後的自豪與歡愉,那麼,納木錯給你的就是對生命價值的再認識,對商品社會的冷酷,金錢、地位、爾虞我詐的社會現象的一種覺悟。撥開宗教的迷霧,也能使人發現生命真正的底蘊,去尋求一種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良久,我起身轉湖,一步一喘地走在鬆軟的沙灘上。感謝神湖給我的啓示,一種宗教的情感油然而生。我終於理解了,爲什麼藏民族是那麼虔誠,那麼貧窮而知足,那麼愛唱愛跳,那麼達觀處世。

我禁不住默默祈禱:讓生命更自然一些,讓人們更幸福。

一個臉黑得看不清面目的牧羊男人從一塊大石後走出來,用藏語向我說:“扎西德勒!”我也友好地點點頭回了一聲,並向他致謝。在此,也讓我向所有善良的人們祝願一聲:

扎西德勒!

那是天上之湖,那是人間的仙境——這是我對納木錯湖的印象。

到西藏的第二天,我們貴州團一行20餘人就去遊納木錯湖。

早上,我們乘旅行社的大巴從拉薩出發,沿青藏線一路向北前行,沿途經羊八井、當雄縣。在當雄縣,大巴拐向山谷,向大山上進發。經過40多分鐘艱難的“跋涉”, 大巴終於翻上了海拔1591米的納根拉山口,車停了下來。“納根拉山口到了,大家可以下車照相留念,也可以遠看到納木錯了。”漂亮的女導遊小劉說。

儘管山口強風陣陣,空氣稀薄,寒氣逼人,可是大家仍然按耐不住興奮的心情紛紛下車。下得車來,果然就遠遠地看到納木錯湖在西北的天邊嫵媚着,天際間一片幽靜的藍色海洋猶如一個海灣,鑲嵌在藍天白雲和羣山戈壁之間,是那樣的令人激動,令人神往。

我拿出相機對準身邊的納根拉山口標誌碑拍,對準身後一座高大的瑪尼堆和五色經幡拍,更多的時候是對準遠處的納木錯拍,欲將美景全攝進鏡頭。

上車後,導遊小劉介紹了納木錯湖的情況。“納木錯”爲藏語稱謂,“納木”意爲“天”,“錯”爲“湖”,意爲“天湖”。 位於西藏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190公里處,距離拉薩市兩百多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是僅次於青海湖的全國第二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深處爲125米,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爲30公里,面積約1920平方公里。 稱納木錯爲“天湖”一點不爲過,它比南美洲玻利維亞高原上的喀喀湖還高906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是第三世紀末和第四世紀初,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湖面面積爲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湖泊之冠。它的北側依偎着連綿的高原丘陵,東南部是海拔7111米,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

車下山行半小時後,我們終於來到了納木錯湖邊,我的心情又激動起來。

明媚陽光下,納木錯楚楚動人。青草、綠水、白雪、紅日和藍天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巨大的圖畫。

湖濱的萬畝天然牧場,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野鴨飛躥,黑白相間的牛羊成羣。黑的是犛牛,憨直驍勇,在悠閒啃草;白的是羊,在追逐嬉戲。——好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

靜靜地坐在納木錯湖邊的青草地上,手上撫着鵝卵石,任微風攜着清新的空氣浸透全身。遙望遠方,亙古連綿、氣勢磅礴的念青唐古拉山像威武的衛士,靜靜地守護着天湖。皚皚的積雪似一條潔白的哈達飄落在黛墨色的山頂。與雪山相連的白雲在一碧如洗的藍天襯托下,宛如草原上正在安靜吃草的羊羣。在陽光的呵護下,巍峨的羣山因那皚皚白雪顯得**肅穆,並熠熠生輝。

湖面寬闊,在湖邊觀之,晃然間,給我的感覺彷彿是到了大海邊似的。波光粼粼的湖水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水天一色,似乎與天相接,成爲天的一部分。天空湛藍,湖水湛藍,藍得人心醉,藍得人旌晃動。湖與天近在咫尺,天與湖緊緊相連。站在這水天之間,我有些頭暈目眩,似乎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藍天白雲靜悄悄地飄,空若無所依,彷彿觸手可及。湖裡浪花翻起,前浪剛歇,後浪又泛,白色的波浪連續不斷的生成——消失——生成,浪的波紋跟隨陽光的腳步,輕拍湖岸,親吻卵石。我又一次迷糊了,似乎分不清哪是天上的雲,哪是湖裡的浪,自己的靈魂時而在天上,時而在地面。?在這樣的時刻,一切變得單純而透明,簡單而快樂,一種心靈被濯洗後的輕鬆和愉悅緩緩地在心間流動。

蹲下身子,與湖零距離接觸,亦是一大快事。清澈透明湖水下,白雲的影子在大大小小的卵石上晃動、飄蕩。一絲一縷的陽光在湖裡散步,湖面漣漪波動,湖下陽光的步履飄移,光怪陸離。也許由於海拔高、氣候寒冷的緣故,看不到湖裡生存的生物,哪怕是魚蝦。其實,納木錯湖是有魚類生存的。據西藏的旅遊資料介紹,納木錯湖生存的魚類有細鱗魚和無鱗魚,肉質細嫩,味道魚美,可惜沒有機會目睹和品嚐。

讀中學時,從《地理》裡就知道了鹹水湖。鹹水真是鹹的嗎?從那時起就有了長大到鹹水湖嚐嚐湖水味道的願望。如今這個願望就真的實現了。我俯下身子,雙手捧起湖水送到嘴裡,口感不錯,淡淡的鹹味裡還有一絲甜味。嚥下喉,湖水冰涼透心,感到身子一顫,好像整個靈魂被純淨的湖水洗滌過似的。納木錯湖湖水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之水,也難怪它那麼冰涼。

納木錯不僅風光瑰麗,而且充滿着神秘色彩。

導遊小劉說,關於納木錯的成因,在藏族民間流傳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一位美麗、健壯的牧民姑娘,她長年累月地在藏北的草原上放牧牛羊。有一晚,她夢見從念青唐古拉山上下來一個穿白衣、戴白帽、騎白馬的男子,來和她幽會。不久,她生下一個男孩。那孩子很快就長得高大強壯起來,而且力大無窮。在他住的帳篷旁邊有一塊巨石,他父母告訴他說,巨石下有一口井,與大海相通,任何人也不準搬動那塊巨石。一天,他就好奇地把那塊岩石抱了起來放在旁邊,轉身向自家帳篷走去。忽聽背後水響,回頭一看,滔天巨浪直涌過來。他慌忙跑進帳篷,把媽媽背起來,向高山上跑去。他們站在山頂,見水位還在上漲,他媽媽便吩咐他搬山來擋水。他從念青唐古拉山的陽坡搬來十八座峰,從陰坡搬來十九條嶺,終於擋住了大水。這些峰、嶺圍起來的水,就成了現在的納木錯湖。

此外,在當地,藏民們把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聯繫起來進行“創作”,傳說版本特多。其中的一個傳說:海拔7117米、終年白雪皚皚的念青唐拉山是身披雪甲的英武之神,而納木錯則是一位美麗的神女,依偎在念青唐古拉雪峰的身旁,他們是生死相依的恩愛夫妻,上萬年來,他們彼此相伴,靜守這一方淨土。因而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是藏民心目中神聖之地、朝聖之地,也就不足爲怪了。

我們去的地方是納木錯的扎西半島,傳說此半島是兩千八百名仙人的住地,是身的聖地。走在扎西半島,就恍如走在夢中,分明感到,這就是超越人間的理想樂園,是神奇的人間仙境。

在藏族人心中,湖泊是美好、幸福的象徵,因而虔誠的佛教徒們把納木錯奉爲“聖湖”、“天湖”。每年藏曆五六月份,都有不少佛教徒前來轉經朝拜,有的信徒還在湖邊的山洞裡居住下來,長期修行。看,納木錯湖畔的扎西半島上瑪尼堆遍佈, 瑪尼堆上懸掛着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的布塊,那是經幡。導遊說經幡一共有五種顏色,藍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雲,紅色代表火,黃色代表土地,綠色代表水。信徒們每逢瑪尼堆必丟一顆石子,丟一顆石子就等於唸誦了一遍經文;尼瑪堆年復一年地增高,經幡一年幾度地更新。經幡上印的、經板上刻的、轉經筒裡藏的、香客口中唸的,都是那常讀常新的著名六字真言:“嗡瑪尼唄咪哞”。無數人虔誠地來到納木錯,不爲遊覽,只爲轉經。納木錯是身、語、意之聖地。據說如果能繞湖而行,便能得到淵博的知識和無量功德,並捨去惡習及痛苦,最後獲得正果。由於湖面太大,湖邊地形複雜,轉一圈需要20-30天,最壯的小夥子也得跑10天,所以大家都用轉扎西半島來代替。據說,圍着扎西半島轉7圈就等於轉湖一週。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桶/ 不爲超度/只爲觸摸你的指間/那一年磕長頭在路上/不爲覷見/只爲貼着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不爲修來世/只爲途中與你相見。”——這是在網上讀到的一首詩,西藏神秘文化包含在字裡行間。

作爲一個匆匆過客,來到人間天湖,不可能轉湖一週,也不可能轉半島7圈,但是親近自然、熱愛自然、與自然融爲一體的願望,與藏族同胞一樣絲毫沒有修飾。觸摸湖水、冰雪、石子、小草,飽覽雪山、藍天、白雲、湖光,面對聖湖雙手合攏,虔誠地頂禮膜拜,將靈魂交給天地,交給大自然,人的一生還有何憾?

回程的時間到了。坐在車上回頭:納木錯湖在身後美麗着。車上,藏族歌手索朗的歌聲飄起——

光 水光 波光 湖光 雪光 霞光 佛光,

全都印在你的臉

望 遙望 遠望 期望 盼望 凝望 仰望,

你都讓我一路神往

山那邊,雲下面,

尋找我夢中的雪蓮

跟着風,跟着雲,

我的家在天之巔

美麗納木錯,神秘納木錯

你是最美那首歌

我愛納木錯,我愛納木錯……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