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牧相護

趙王不在,李牧、郭開、春平君三人商議着處理了一些事情,而後大臣們各自散去。

姜珝跟在李牧身後,猶豫了一會,上前一步低聲問道:“老師,大王的身體……”

從外表看上去,趙王的身體的確有些老邁不堪,但誰知道趙王現在還能撐個多少年?

再活兩年與再活五年,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局面。若今日朝堂上趙王只是裝裝樣子,其實並沒有多麼疲憊,那麼只能證明,趙王心裡必然另有所圖。

李牧看了姜珝一眼,嚴肅道:“大王的身體如何,那不是我們應該管的事情,珝兒只需要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便可。”

姜珝低聲道:“老師,昨日珝入宮面聖,大王與珝談論了立儲一事,大王非要談,珝也沒有辦法,只能應對了。”

李牧聞言皺眉道:“你是如何回覆的?”

剛問完,李牧便道:“隨我回府,你我師徒也有數月不見了。”

“是!”

乘坐馬車隨李牧回府,二人在書房內寒暄片刻後,李牧直言問道:“珝兒,大王問你立儲一事,你是如何回答的?”

姜珝答道:“珝本不想參與這些,可大王逼問,珝只能說聽從大王的意見,無論大王作何決定,珝都會效忠大王。”

李牧看了姜珝一眼,意有所指的問道:“哦?你是這麼回覆的?”

姜珝繼續道:“大王當時直言說明欲立公子趙遷爲太子,還說老師意屬公子趙嘉,珝當時沒有辦法,只能和大王說,會勸說老師改變心意。”

李牧好笑的看了姜珝一眼,問道:“你想勸爲師改變心意?那珝兒便說說,你準備如何勸說爲師?”

姜珝指了指西方,正色道:“用秦王相勸。”

頓了一下,姜珝繼續說道:“數年前,秦國甘羅使趙,年紀不過十二歲,便以口舌之利,奪走我趙國數座城池。珝以甘羅爲榜樣,勸說老師將珝帶入軍中,如此,纔有了珝今日的成就。”

“而秦王嬴政,少時爲秦國質子,十三歲繼任秦王位,其在呂不韋的教導下,竟成了一代英王,如今更可與呂不韋分庭抗禮。老師應知秦國現今局勢如何,呂不韋如今敗多勝少,早已不復昔日權傾朝野的勢力了。”

李牧點點頭,說道:“繼續說。”

姜珝道:“公子趙嘉早已成年,卻每日流連風月之地,根本不堪教化。相反,公子趙遷尚且年幼,若得一名師教導,日後未必不可與秦王嬴政相比,成爲一代英王。”

“而公子趙遷的老師,非老師您莫屬。”

李牧撫須一笑,道:“被你這樣一說,老夫差一點就被你說服了。不過……珝兒又怎知,大王心裡意屬公子遷呢?”

姜珝說道:“是大王自己親口說的。”

李牧笑了笑,看着姜珝說道:“可珝兒又怎知,這是大王心裡真正的意思呢?”

恩?

姜珝聞言一愣,其實從趙王目前的種種表現來看,他的確意屬公子趙遷,這一點應該沒錯啊!

可李牧這話,又是什麼意思?

李牧看着姜珝,語重心長的嘆道:“珝兒,不要小看了一位大王的心性,無論是韓王還是趙王,他們能穩坐王位多年,總會有自己的一份心得。即便能力不突出,可當了這麼久的大王,就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姜珝聞言背後驚出一身冷汗,若目前趙國內的一切局勢都是趙王故意爲之,那豈不是說,趙王現在想要爲公子趙嘉鋪路?

姜珝對戰國時期的歷史瞭解的不多,還真不知道趙國的亡國之君是誰。

李牧繼續道:“不過大王的確看好公子遷,這一點倒是沒有疑問。而且如今朝中大臣,大半也是支持公子遷的。郭開、春平君,他們打的什麼主意,大王其實心裡有數。老夫到現在還能穩坐大將軍之位,便是大王想要平衡局勢。”

你妹啊!嚇唬我!

“珝兒,你可知大王問你意見的原因嗎?”

姜珝猜測道:“應該是因爲顧忌老師吧!”

李牧點點頭,道:“你只說對了一半,現在的你,也擁有了足以影響朝局的力量。但是你太年輕了,大王對你也過於忌憚。”

“爲師一直不讓你參與這些,便是擔心有一日大王對你起了殺心。”

姜珝聞言心中一驚,姜珝之前就有過懷疑,趙王裝病,會不會是想在臨死之前帶走一個。

難道趙王想殺的人……是我?

李牧看着姜珝,輕嘆口氣,道:“珝兒,你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懂得判斷局勢,也懂得如何自保,更懂得如何讓自己獲取利益。可你這樣的人,纔是大王最擔心的人。”

“你向大王表忠心,若在以往,或許會得到大王的看重,可大王如今已老,他能容得下老夫,卻未必容得下你。”

其實說到底,還是姜珝太年輕了,年輕的讓人害怕。

李牧、郭開、春平君三方互相制衡,則朝局可穩,等公子趙遷長大後,自可收回屬於趙王的權利。

而且這三個人都已老邁,等公子遷長大後,會在朝中培植自己的親信和人手。

可姜珝不一樣,姜珝太年輕了,年輕的足以繼續壓制公子遷。

公子遷未來如何,誰也無法料定。

可一旦公子遷沒有如趙王所希望的那樣,成爲一代英王,反而昏庸懦弱,那麼這趙國,將會是姜珝的趙國。

這麼一看,趙王或許是想爲公子遷鋪路了。

若姜珝愚笨一點,即便手中有些權利,趙王也不會太過在意。

可姜珝表現的太聰明瞭,這就讓趙王產生了忌憚。

姜珝試着將自己代入趙王的角度,卻發現無論怎麼看,自己都是公子趙遷最大的威脅。

姜珝急忙問道:“老師,您說我現在應該怎麼辦?是韜光養晦,還是離開邯鄲?”

李牧笑着搖了搖頭,道:“珝兒放心,爲師會護着你的,只要你不做背叛趙國,背叛大王的事,爲師便是拼盡全力,也一定會護你周全。”

姜珝聞言感動道:“多謝老師。”

李牧道:“既然你現在已經身在局中,那爲師稍後便進宮一趟,向大王提出擔任公子趙遷的老師。”

第二十七章 權臣之路第四十八章 趙王膨脹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抹黑趙王室第一百零一章 成蟜之亂第四百零四章 權臣落幕第一百八十一章 奪命化枯蠱第三百八十六章 找人接盤第四十三章 調兵之令第三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鸚歌第一百八十二章 各自的收穫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情急報第三百五十七章 邀請第三百七十章 震退厲鬼第五百五十五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將相和第二百七十九章 韓夢破碎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用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亦非第一百八十章 豺狼之盟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出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古良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猜測第四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夜襲第二百零七章 養寇自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情戰報第四百八十章 重回代縣第三百四十章 絆腳石第一百四十八章 交鋒第二百七十七章 星象與情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鸚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此地無金十萬兩第五百四十二章 秦國滅韓第二百零八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禁第四百零八章 添一把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決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四十九章 婚禮第六百二十四章 定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瀉藥第三百零七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九十四章 化解矛盾第六百零七章 暗道所在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九十四章 化解矛盾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信任還在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縱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所謂禮制第五百六十章 燃燒彈第二百九十一章 馬屁功夫第八十章 農家田光第十三章 傳授劍法第四十七章 兵權擴張第二百九十章 返回邯鄲第四百六十一章 挖牆腳第五百一十二章 攻守皆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饒安瑣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顏聚第六百四十六章 修仙六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跟蹤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輿論戰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使團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魚龍混雜第三百四十三章 顏聚入邯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澤脫困第五百六十九章 刺殺的可能性第四百二十章 彼此取得一個信任第三百五十二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四十張 一切爲了投秦第二百零四章 再見紫女第六十章 年尾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臨第三百零六章 賣個好價錢第五百四十六章 趙國變化與劉季之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八十章 一明一暗第六十一章 雪女第四百六十五章 易容與跟蹤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國弊端第六百一十四章 就是這扇門第一百七十二章 人格魅力第二百四十章 風止雲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羅網羅南第一百八十九章 局勢漸起第七十七章 聯軍戰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國弊端第九十章 龐氏一族第六百一十章 望城而嘆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斯的作用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勝而歸第一百五十四章 母女相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雨夜女屍第五百三十三章 高層之間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