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敲定,姜珝不由得渾身一陣輕鬆。
不管在什麼時代,婚姻都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
前世姜珝只是一介普普通通的升斗小民,有了事業,婚事正常操辦即可,禮儀規程也不算複雜,也沒那麼多講究。
但如今姜珝身爲侯爺,婚禮是要做給天下人看的。
對於七國的老牌貴族來說,姜珝不過是個‘暴發戶’,即便擁兵十萬,才華橫溢,但底蘊不足,數代之後便可能淪爲庶人。
而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姜珝之名雖然閃耀,但到底不如楚國項氏一族,秦國王、蒙兩族那般深入人心。
甚至比起很多老牌世家,姜珝如今的名望也是遠遠不及。
所以這場婚禮既不能在禮儀上僭越,同時又要展露出新晉侯府的威嚴。
在這個傳信全靠吼的年代,婚禮上的客人,以及客人們所送的禮單,往往才能代表姜珝的地位。
這個地位甚至要比‘神威侯’之名更加真實。
姜姓一族能不能從姜珝的手上傳承下去,不在於姜珝此時的地位,而在於這些客人的地位。
這些客人便是姜珝的人脈。
而人脈既是底蘊。
有了人脈,姜珝的後代即便沒有姜珝的才華,也會被姜珝的故交舊友扶照,仕途一片坦蕩。
而對於這一點,姜珝其實並不擔心。
其他人暫且不好說,但秦國的那位,即便本人不到,但他的禮單也一定會到。
那時的嬴政恐怕已經除掉了嫪毐和呂不韋兩名權臣,成爲了真正的秦王。
有了嬴政的禮單,其他人即便親至,恐怕也只能淪爲背景板。
再加上韓國方面,韓宇和韓非等人。
有了趙、秦、韓三國王室成員認可的侯爺,便間接等同於被天下認可。
原本忙碌了一天,姜珝已經有些疲憊了,但一想到這些,姜珝又覺得渾身起勁,恨不得馬上裝一個大逼。
坐在臥房的案几後,姜珝鋪開竹簡,開始寫給李牧的書信。
寫給李牧的書信,自然不能讓玄翦代交,而是要讓饒安的官員,以官方渠道正面呈報。
公文和密信不能混爲一談。
在正式上報的公文中,姜珝只是簡單的講述了一下趙、韓、百越三方結盟的好處。
趙韓結盟進可共抗秦國,退可震懾魏、齊兩國。
而與百越結盟,一來可獲得南方的物資,二來可資助百越,借百越的力量禍亂楚國。
秦、楚兩國一向藕斷絲連,兩國的國土加起來又佔了戰國地圖的三分之二,支援百越,在戰略上可以避免楚國與秦國的聯合。
而魏國即便不參與趙韓之盟,但也絕不會與秦國結盟。
燕國瑟瑟發抖,自顧不暇,所以接下來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秦國與齊國結盟。
但如今的齊國,早已不是春秋時期,以及戰國前期、中期的齊國了。
戰國後期的齊國,國內腐敗比韓國還不如,即便國力強於韓國,可膽氣還真未必比得上韓國。
寫好了公文,姜珝想了想,又給李牧寫了一封私信。
私信的內容除了自己的婚事外,姜珝還提了一下自己與韓宇、姬無夜、天澤等人的關係。
即便與李牧所走的道路不通,但姜珝對李牧絕對信任,沒有李牧,就不會有姜珝的今日。
而李牧對姜珝也極爲看重,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問題,有些小毛病李牧並不會太過責備。
隻身潛入韓國只能算是擅離職守,但拉攏了韓和百越作爲趙之盟友,也可以算是大功一件。
而且姜珝將這些告知李牧,也算是表明忠心,自己對李牧絕無隱瞞之心。
寫好公文和私信後,天色已晚,簡單洗簌之後,姜珝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姜珝與焰靈姬、弄玉、雪女三人一同吃飯。
席上,姜珝將自己迎娶弄玉的理由簡單的講述了一遍,並表示自己決無偏私,只是身份所致,不得不如此。
在外人面前弄玉雖是正妻,但在家裡,大家都一樣,並無身份高低之分。
玩鬧了一翻後,姜珝乘坐馬車前往府衙,以官方形式將兩封書信呈報大將軍李牧。
家大業大,煩心事就多。
不論是私事還是公事,一旦忙碌起來,便沒了歇息的時間。
一連數天,姜珝都在府內接見各方的商人代表。
姜珝撤離饒安之事,雖還沒有官方的任命文書正式下達,但其實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無論是邯鄲方面,亦或是饒安方面,都早有這方面的準備。
按照親疏遠近的關係,姜珝也分別透漏了一些機密。
例如接任自己鎮守饒安的是龐立將軍,而龐立將軍,其實是姜珝的人。
那些投靠了姜珝的商人,在瞭解了這些之後,浮躁的心思自然就會穩定下來。
而當龐立來到饒安後,自然就能感受到姜珝在饒安的影響力之大,不是他可以觸及的。
雙方互相影響,相輔相成之下,姜珝在饒安的地位就會愈加穩固。
好在比起公務上的事,家裡的事反而讓姜珝舒心不少,至少焰靈姬和雪女不會因爲姜珝‘迎娶弄玉’就鬧的雞飛狗跳。焰靈姬偶爾調侃幾句,也只是開開玩笑。
雖然忙,當在饒安的日子,反而讓姜珝有一種充實的感覺。
當日在新鄭,雖然做了一陣幕後BOSS,體驗了一下支配一切的感覺,但那種感覺太過不真實,也沒有什麼樂趣。
處理好了饒安堆積的公務,接下來自然就是農家的事了。
農家的勢力太大了,即便六堂互不統屬,甚至彼此敵對,但在面對外敵時,他們的立場卻是一致的。
這樣一支力量,即便是利用,也很難讓人放心。
利用司徒萬里的關係在農家安插人手,而後控制田蜜,間接的掌控農家一堂,是姜珝早已定下的計劃。
但計劃的執行人卻很難選定。
姜珝麾下實在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便是一個打入墨家的韓熙,都需要玄翦從小秘密訓練數年,才能承擔這個任務。
農家收人的規矩雖然沒有墨家那麼嚴格,但若想要上位,卻必須要身世清白,同時能力出衆。
不知不覺間,姜珝忽然想到了披甲門的典慶。
梅三娘好收,但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