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方的人離開之後,嬴政讓趙高把呂不韋帶來了,要說秦國最能搞錢的人是誰,呂不韋首選第一,作爲昔日的巨賈呂不韋精通商賈之術,這些年能養得起如此大規模的門客和家僕靠的就是自己的商隊。
呂不韋在聽了嬴政想要賺錢的想法之後,沉吟了一下說道
“商賈之道,在於流通,將東海之鹽運輸於西北之地,將楚之新柴運至燕,將一地廉價之物運輸到另一稀缺之地,這些是最普通的商賈,而真正的商賈賺取的乃是權貴和其他商賈的錢,百姓們手中餘錢不多,除了滿足自己的日常生計之外基本上不會再去購買其他東西,所以權貴和其他商賈纔是商賈最重要的目標。
權貴和鉅商最不缺的是錢,他們想要的無非是口腹之慾,虛榮之感,稀缺之物,酒色之想,亦或者盛名罷了,要想從他們手中取財很簡單,但也很難。”
“仲父和老師可有什麼好辦法?”嬴政看着二人問道。
“如果說什麼東西最容易賺錢,無非是鹽鐵罷了,但是這兩樣都是國家根本不能輕易販賣,尤其是現在秦國要對外開戰,更是稀缺。”呂不韋說道,行商本就是積水成流,積土成山的步驟,要想一口氣吃成胖子,都是很難的。
“我倒是有個辦法,開酒樓。”子游看着嬴政和呂不韋說道。
“酒樓?咸陽之中酒肆不少,大多都是經營許久的,恐怕很難短時間賺取足夠支撐軍隊的錢財。”嬴政說道,酒肆要想聞名除非靠着新鮮可口的美食美酒,或者足夠大的名氣,新開的酒肆往往是不容易混下去的。
“咸陽知名的大酒樓大多是朝堂派人營運的,所以在服務上跟百姓商賈私營的差距很大,但是因爲法律的限定,這些私營的酒樓不敢擴張,所以導致出現了大的酒樓質量很差,權貴們不喜歡,小地方服務雖好但地方不夠高貴,權貴們看不上,
大王不妨讓少府經營一處奢華的酒樓,提供尚好的服務,讓這些權貴和官吏去消費,最重要的是要讓這酒樓運營開來,開滿七國,藉着他國權貴之財來滿足我們秦國之需。”子游說道。
雖然秦國的法律對於官吏要求很嚴格,但是也是允許他們出入酒肆的,這段時間李斯已經着手修改秦法了,其中一些律條已經更改,相較於之前的嚴苛,已經變得相對開明瞭。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再讓一些有名氣的大臣或者權貴在酒樓吃飯消費,再打出酒樓的名聲就好,當然權貴縱然有錢也不可能天天去,還可以將酒樓多修建樓層,以消費的價格高低劃分樓層,越高的樓層服務越好,喜歡攀比之人自然會多花費金錢去更高的樓層。”呂不韋兩眼放光的說道。
權貴和商賈最喜歡什麼?當然是面子和奢侈的東西,但是秦國上下簡樸,尤其是歷代秦君很不喜歡這種奢侈的行爲,所以秦國上下權貴官吏在表面上也是營造了這種簡樸的行爲,但是私底下也不會虧待了自己,而且現在有了這麼一個地方讓他們好好享受自然會去消費,至於說會不會擔心這些大臣因此而腐敗了,呂不韋想他們也不會拿着自己的九族開玩笑,而且現在秦國也不缺少官吏了,靠着子游拉來的儒家弟子暫時也不用擔心這件事。
秦國現在的讀書識字程度要比之前更高一些,這一切都是歸功於子游拉來的儒家弟子,這些弟子大多都在基層,其中很多人都屬於是助理職位,平時並無太多的事情。
於是儒家弟子骨子裡那種教化和當老師的基因開始躁動起來,一個個開始開辦私學,效仿當初的孔子收兩個肉條或者一點糧食,就讓普通人家的孩子進學堂讀書,雖然不能說教導出來什麼名士,但也讓他們擺脫了黔首的身份。
“至於說遍佈七國,這點恐怕秦國不能出面,最好是從百家中選取一個代理人來。”嬴政說道。
如果是讓秦國出面在其他國家開辦,恐怕會被當成間者機構,嬴政比較中意的是儒家,因爲儒家的弟子夠多,還都是識字的,而且靠譜,但是儒家對這種商賈行爲是不屑的,一時間嬴政倒不知道該讓誰來了。
呂不韋和子游思索了一番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合適的,子游說道
“可以打着儒家的名義讓羅網的人去經辦,儒家內也沒有什麼善於經商的人才。”
“儒家會同意嗎?”嬴政問道。
“儒家只是重義輕利,又不是完全不要利,拿一部分分成給小聖賢莊,而且運營酒樓也不是讓儒家弟子去運營自然不用擔心什麼。”子游說道,商賈之事不僅儒家不重視,天下人都一樣,儒家也並非是看不起商賈,儒家認爲的是商賈是承載商品流通的重要工具,認爲商賈需要放到正確的地方,反對的是商賈貪婪無度和重利輕義的行爲。
“這件事勞煩老師了,還請老師和儒家內部商議一下。”嬴政說道。
“這件事交給我了,我去負責。”子游說道。
“單靠酒樓還是不夠的,大王可以讓少府成立專供王室的商隊,讓他們替王室經商,去賺取錢財。”呂不韋說道,官吏行商也是有的,他就是例子,只不過大多人都看不起也玩不轉商賈,而且大部分都是官府舉辦的各種肆來賺取錢財,其中盈利一小部分是少府的,大部分都是朝堂的財政。
如果讓少府有了自己的商隊,那麼可以很大程度的支撐起王室的財務。
嬴政聽着呂不韋的話陷入了沉思,王室商隊聽起來有辱王室的威嚴,但是實際上沒有錢,養不起軍隊有個屁的威嚴,嬴政已經能想到自己要是宣佈王室商隊開辦之後,會有多少權貴和官吏上奏說這是與民爭利,嬴政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子游聽完嬴政的話不屑笑道
“什麼與民爭利,天下有幾個百姓能當得起商賈,所謂的與民爭利不過是損耗了他們的利益,有了王室商隊他們就有了一個極爲強大的競爭者,所以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纔會喊出什麼與民爭利,如果他們要是敢喊出來這個口號,我就讓他們知道什麼纔是百姓的力量。”
“還請仲父和老師拿出一個章程來。”嬴政說道。
子游和呂不韋應下後離開了,路上呂不韋低聲說道
“子游先生,現在的秦國還需要秦法來維持足夠強大的戰鬥力,一些想法是不是太早了?”
子游當然知道呂不韋說的是什麼,是指李斯修改的秦法中一些寬鬆的地方,和子游曾經上奏提出的放寬民間的限制,更多的是一些政策上的問題,這些都讓呂不韋覺得是不是步子有些大了,以前的秦國是嚴苛的法家,現在子游希望的是在民間融入道家的無爲,在政治上融入儒家的仁德和大一統思想。
後者還好,對於秦國而言能夠加強君王的權力也能修改以前遺留下來的弊政,所以呂不韋允許了,而前者的無爲,則是放開民間的一些限制,降低朝堂對於民間的把控,讓民間有活力,呂不韋覺得這對於現在的秦國還太遠了,這應該是一統天下之後,天下徹底穩定之後,扶蘇該做的事情,而不是現在。
“文信侯自然不用多說,我自然明白這些事情,我提出的並非是現在,而是希望在一統天下之後,六國的百姓沒有經過秦國變法的過程,也沒有很長時間適應秦法,所以我希望在對於他們不要採用過於嚴苛的政策,而是逐步而來,倒不是說現在就放開民間的限制,現在秦國還需要足夠的力量來一統天下。”子游說道。
呂不韋點了點頭,他自然是知道子游真實想法的,但是有人就不懂了。
子游提出的政策是在天下一統後治理和修養階段,並非是現在,但是一些官吏就不這麼想了,他們會想着子游提出的大王肯定會允許,於是便想着先行一步來藉此邀功,但好在呂不韋還在,有着足夠的理智和威望壓住這些,讓秦國這輛戰車不至於翻車。
“這些還請文信侯多多煩心了。”子游對着呂不韋行禮說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呂不韋就是如今秦國的鎮國石,現在子游和李斯還有一些年輕人提出的東西都是嘗試行爲,其中難免會有過激和邁大步的行爲,這時候就需要呂不韋出面作爲保守派來拉一拉他們。
逐漸的秦國朝堂也分爲了保守派和激進派,激進派負責去嘗試,而保守派負責讓秦國不至於翻車,好在他們遇到是嬴政這個理智有自己想法的君主,嬴政也不會去支持誰反對誰,居中調節,能夠做出有利於秦國的決策,無論是哪個派系只要是有利於秦國嬴政都會同意去嘗試。
“這是自然,老夫也希望能夠在餘生爲了秦國的大計在發光發熱。”呂不韋說道,他也明白自己的任務是什麼,保證秦國不翻車的同時用自己的經驗去教導和指點那些新人,在呂不韋看來秦國朝堂上的新人都還是太稚嫩了,其中包括子游,但這也是正常,所以才需要他們這些老傢伙繼續擔任官職,不然他們這些老人那個不想要含飴弄孫,過個愉快的晚年呢?
子游和呂不韋繼續朝着外面行走,同時就最近的秦國大事和韓魏楚之前的戰事商議着,作爲青壯派和老年派的兩個領頭人,兩個人的溝通是很有必要的,兩人沒有回到各自的府邸,而是一起來到了爲丞相府官吏設置的大殿辦公。
這個大殿叫做理事殿,是子游效仿後世唐朝的中書省和明朝的內閣制度雜糅的,以三公爲首的大臣在這裡辦公,一般而言這裡的人很少,大多都是三公和下屬的官吏,九卿則是有着自己的官邸。
三公和下屬的官吏在這裡辦公,負責批閱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其中年輕官吏居多,這是爲了鍛鍊這些年輕人,在海量的奏章和事務中鍛鍊自己的處理能力,有了幾年的鍛鍊在處理政務的能力可以之後就外放到地方,讓他們實踐操作自己的學到的東西,之後再根據政績來進行調派和賞賜。
這些奏章也會根據種類類型進行分類,如果是緊急事件就會第一時間交給三公帶着或者由內侍交給嬴政,讓嬴政來下決定,平常的奏章則需要嬴政點頭和觀看的會送到嬴政的宮殿,一些日常的事務和地方大臣的問候則是由他們回覆,在書寫成冊交給趙高,讓趙高念給嬴政。
看到呂不韋和子游走進來,所有人對着兩人行禮之後,便繼續處理奏章,就連三歲的扶蘇也被抱在了這裡,正趴在奏章堆裡面拿着一個奏章有模有樣的看着,只不過不太懂裡面的具體意思罷了,扶蘇現在已經啓蒙,能認得不少的字,也會寫一些。
扶蘇看到呂不韋走了過來之後起身笑着跑向了呂不韋,呂不韋也是笑着抱起了扶蘇,其他人看到這一幕自覺地將頭扎進了奏章中,呂不韋這種行爲其實已經逾越了,但是嬴政都沒說什麼,他們更不敢說什麼,但是也不能叫好啊,只能當做沒看見。
子游見此也沒多說什麼,扶蘇掙扎的從呂不韋的懷抱中下來,對着子游行禮說道
“拜見師公。”
“嗯,最近又認得什麼字了?”子游笑着問道。
“先生教給了我《莊子》。”扶蘇說道。
子游一愣,古人都這麼猛的嗎?三歲學莊子,但隨後也明白了,古人哪有什麼啓蒙的書籍,大多都是根據老師的喜好和感覺來教書的,至於難易程度則是其次。
子游又和扶蘇閒聊了幾句之後,將扶蘇交給呂不韋,自己坐到一旁拿出空白的紙張,開始根據自己的記憶開始默寫《弟子規》、《三字經》和《千字文》當然都是閹割版的,其中一些還沒發生的事情子游可不敢寫,尤其是《三字經》裡面那句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還有後面的都是挑着寫的,當然也有子游自己增補的,比如說把自己的老師荀子寫了上去,每篇必有,彌補刪減的東西,都是經過修改和押韻的,這耗費了子游不少的心神,否則只是默寫三篇文章,子游也用不了這麼多的時間。
所有人看着子游認真的在寫些什麼,一個個都很好奇,但是也不敢去打擾,只能耐住好奇等着子游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