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志向

輝煌壯麗的巍峨秦宮。

隨着天色漸暗,各處的燈燭已經點亮,將大殿中的空間照耀的如同白晝。

數排六尺高的青銅燈架在殿中兩側擺放,其造型多爲龍形或是玄鳥形,十分精美華貴。

在燭火滋滋燃燒時,有一股奇異的香氣往四周蔓延。

據說這是齊地沿海郡縣獵殺海中大魚後得到的一種珍奇香料,有醒腦提神,讓人集中注意力的功效。

用那些方士的話來說,在此物的香薰中修煉,還能夠更好的感悟天地靈氣,十分的珍貴。

始皇帝就常用此物修煉,他在這場家宴用上這個好東西,足可見心中的喜悅。

今晚的家宴,是因爲趙佗在南方覆滅西甌,皇帝感到高興才舉行的。

大功臣趙佗不在,趙佗的一雙兒女自然而然就成了本場家宴的重點角色。

其中又以新升爵爲左庶長的趙徹最爲引人注目。

上到始皇帝,下到諸位公子、公主都將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其關注度遠遠超過了皇長孫啓明。

趙徹只有八歲,但他的表現就像在進宮前對嬴陰嫚保證的那樣,說話舉止有禮有節,並無半分出格之象。

不僅如此,趙徹甚至還大方得體的在宴席上,給始皇帝背了一首詩。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以南國……”

這是一首稱頌周天子征伐南方蠻夷,大勝歸來的詩詞,詩裡重點讚頌了君王的威嚴以及赫赫武功。

如“赫赫業業,有嚴天子”“天子之功,四方既平”等句子,更是赤裸裸的拍馬屁。

當趙徹用他尚帶稚嫩的聲音當着衆人的面完整背下這首詩的時候,太子扶蘇以及諸位公子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上將軍平定西甌,我秦國大仇得報,開疆拓土。兒臣恭喜父皇。”

“兒臣恭賀父皇剿服四方蠻夷,建立亙古未有之功業。”

衆公子紛紛相賀,拍馬屁並不落在趙徹身後。

公子胡亥更是大聲說出了一團肉麻的話,馬屁層層疊疊,讓人歎爲觀止。

就連李姝也在啓明耳邊嘀咕了一陣,讓五歲的啓明結結巴巴的說了一番恭維的話語。

始皇帝哈哈大笑。

好話從來不會嫌少。

相比諸位公子的稱頌,趙徹帶有童聲的以詩稱頌更得他的喜歡,當然這其中也有趙徹是趙佗兒子的緣故。

“好,背的不錯。”

始皇帝讚了一聲,又打趣的望着趙徹道:“爾父昔日在我面前發下豪言,說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廟食。如今他已成爲我大秦倫侯,爲朕征伐四方,日後凱旋還有列侯之位相待,算是大志有成。不知道你趙徹又有什麼志向?”

殿中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看向小趙徹。

志向。

在這個時代,是很重要的東西。

趙徹年紀雖然小了些,但也可以從志向上看出些許端倪。

太子扶蘇,公子胡亥,太子妃李姝,甚至就連站在殿側侍立的尚書令趙高都擡起了頭,看向那個八歲的小孩子。

嬴陰嫚有些緊張,她還從來沒問過自家兒子的志向是什麼。

萬一趙徹說小了,那可就丟他老父趙佗的臉了,不免貽笑大方。

但要是趙徹胡亂說大了,那就更麻煩了。

“徹兒隨張蒼學了兩年,比平常孩子要懂事許多,他知道分寸的。”

嬴陰嫚在心中寬慰自己。

在無數人的注視下,趙徹想了想,對帝榻上注視着自己的始皇帝說道:“陛下,我不記得以前小時候的事情了。但我聽母親講過,說我小時候曾在陛下面前揚言,我以後要當將軍去打西邊,把西邊的好東西全搶回來給陛下。既然這樣說過,那我以後的志向就是像父親一樣,當一個大秦的好將軍。”

“趙徹欲爲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趙徹此刻挺起了胸膛,聲音雖然稚嫩,卻帶有某種讓人震動的豪氣。

始皇帝愣了愣。

記憶在腦海中迴轉,他回憶起了這件事。

那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同樣是一場家宴上,三歲多的趙徹奶聲奶氣的說要把西邊的好東西搶回來給他這個外翁吃。

當時他還高興的說以後就封趙徹一個大秦的徵西將軍。

笑意自始皇帝的嘴角瀰漫。

他伸手端起案上的紅糖水,暢飲了一口。

感覺甜在嘴中,甜在心頭,整個人從內到外都是甜的。

“好,朕等着這一天。你快長大,學會你父親的本事,日後朕就封你爲大秦徵西將軍,讓你帶着大軍爲朕攻取西域,把什麼樓蘭、龜茲、大宛之類的國家全給朕打下來!此事,朕允了!”

四十八歲的始皇帝打量着趙徹。

八歲的趙徹也注視着始皇帝。

一老一少相互對視。

這是外翁和外孫之間的承諾。

“好一個大秦徵西將軍,徹兒小小年紀,就有武功侯的風采!”

扶蘇撫掌而贊。

“少年壯志,吾等所不及也。”

諸位公子紛紛開口讚揚,他們今晚可知道始皇帝的心思,自然是毫不吝惜讚美之詞。

嬴陰嫚見到此景,鬆了口氣,她兒子的回答算是很得體了,明顯讓皇帝感到滿意。

在殿中歡快的氣氛中,太子妃李姝眼中也泛起笑意,看着趙徹微微點頭。

“大秦徵西將軍趙侯,好志向啊。”

她低頭看了眼正聚精會神,玩弄着一雙象牙箸的啓明。

“日後就爲我的兒子去開疆拓土吧。”

……

這場宴會在歡快的頌歌中落下帷幕,始皇帝今日很高興,在臨別前還親自將趙徹招到身前,摸着他的腦袋說了一些親熱的話語。

待到一切結束後,天色已經漸暗,諸位公子分別告辭歸往自家府邸。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在咸陽主道上緩緩行駛,車鈴清脆,悅耳動人。

因爲是在夜間,周圍道路上並無人影駐足觀望,四處幽靜一片,只有武功侯府的騎士在旁跟隨護衛。

車輿中。

嬴陰嫚一改宮中的沉默,她抱着已經熟睡的女兒,對坐在旁邊的趙徹微笑道:“徹兒今晚表現的不錯,看來你外翁很喜歡你。”

趙徹嘻嘻笑道:“主要還是張先生教的好,他讓我背《常武》,說外翁一定喜歡聽這首詩,果然外翁聽了就很高興。”

嬴陰嫚道:“這張先生倒是機靈,我現在是明白爲什麼你父親一定要讓你跟他學了。除了學識外,此人還有其他本事呢。”

母子二人說說笑笑。

趙徹突然想到一事,疑惑問道:“母親,我怎麼感覺剛纔在宮裡,外翁的臉有些發黑?”

嬴陰嫚愣住了。

宮中的景象在腦海中浮現。

她搖頭道:“你看錯了,是那燭火的緣故吧。”

第684章 質問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228章 車騎第700章 勾引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23章 圖窮匕見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161章 屠睢第192章 樑崩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840章 相薨第504章 黑龍幣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253章 京觀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54章 升爵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61章 孤竹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71章 不更第356章 東陽陳生第778章 蛙部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160章 任囂第13章 豎子陰險第841章 制度第226章 下蔡第795章 二代第730章 滅甌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473章 齊亡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2章 短兵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63章 孤信第717章 婉拒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85章 追擊第800章 說媒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21章 宮殿第76章 鬱結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215章 家書第775章 自強第192章 樑崩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107章 扶蘇第12章 舞陽相召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713章 日照第151章 陳平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246章 現形第167章 地勢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184章 商亳第802章 勸諫第181章 城降第698章 太子第820章 重用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794章 徵西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837章 變法第89章 截擊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335章 右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