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禁止議政

bookmark

滿殿皆驚。

趙佗更是臉色一變,死死盯着斜對面的廷尉李斯。

好一個李斯!

趙佗猜到面對那羣儒家博士的詰難,李斯一定會站出來。

一來是這位廷尉很瞭解皇帝的心意,知道站出來能得帝心。

二來則是法、儒乃大敵,如果淳于越等人利用周禮反對他趙佗尚公主成功,那儒家聲勢必定大漲,而原本在秦國一家獨大的法家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李斯一定會出手。

只是他沒想到李斯這傢伙竟然這麼厲害,藉着此事,對那羣儒家博士發動絕殺。

以古非今,想要復辟封建!

這頂大帽子扣上去後,李斯立刻請皇帝剝奪博士的參政議政的權力,如果皇帝點頭,那這羣博士就真的成了應聲蟲,上面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沒有資格議論,更不能發表觀點。

廢周禮之事,更是兇殘。

儒家的本質和道、墨、法這些諸子並不一樣,與其說儒家是諸子之一,不如說他們是周代禮制的繼承人。

他們學的禮,乃是周禮。讀的詩,乃是周樂,他們所言的一切,全都脫胎於周代的禮樂文化。儒家門徒所學的東西,便是宗周的傳承。

孔子所言“克己復禮”,就是希望改變禮崩樂壞的時代,重現昔日周禮昌盛的社會。

至於其後孟子、荀子等人雖有各自的主張,但也都逃不出一個“禮”字。

孟子言,無禮義,則上下亂。

荀子言,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

儒家之內,不管是哪一支師傳,“禮”都是他們最核心的東西,也是他們所有學說和政治思想的基礎。

若無禮,則無儒。

如果周禮被廢,那儒家也就相當於不存在了。

故而殿中稍有見識的公卿大臣,皆是被震得瞠目結舌。

這李斯,直接是要廢除一個學說的根基,將這個學派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抹除啊!

“如果皇帝答應廢周禮,下一步怕不就是要建言焚詩書了。李斯是在將我這件事當成棋子,以此來消滅所有政敵。”

趙佗目光微凝,一顆心吊了起來。

他被李斯利用了。

趙佗雖然對於這羣儒家博士反對他的婚禮感到不滿和憤恨,若有可能自是想一腳狠狠踹在淳于越的胯下,以示報復。

但他可不想讓此事變成焚書坑儒的導火線。

廢除周禮。

如何廢除?

按法家的作風,那還不就是將儒家的詩、書盡數焚燒,如果再有談周禮的人,那就盡數殺戮。

這樣一來,就算是廢除了周禮。

這妥妥的就是原本歷史上的焚書再現啊。

“以李斯這種找到機會,就要對敵人一擊必殺的作風,恐怕還會將此事擴展到其他諸子身上,說動皇帝盡燒天下書籍,最後剩下他法家一家獨大的局面。這種事,他幹得出來!”

趙佗深深吸了口氣,腦袋裡回想起前世所聽過的焚書之語

“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當法家壟斷秦國,當整個天下只剩下一種聲音,那也代表這個新生的帝國離毀滅不遠。

這一點,歷史已經證明過了。

就在趙佗心驚之時。

殿中羣臣也開始做出了反應。

“臣王綰昧死以稟陛下,儒生雖無見識,以古禮而阻公主之婚,但並無復辟封建之想法。且周禮者,雖是周室所定之禮,但八百年間,已經融入天下萬民之中。就連我秦國婚喪嫁娶,日常交際,種種事物皆離不開禮儀。若廢周禮,何以代之?”

“且天下初定,六國諸侯之地,諸生尚未歸心,此時若廢周禮,恐六國故地之民再起波瀾也!”

“是呀,如果廢周禮,必定天下震動,還會影響到遷徙六國之人的大事啊!”

隨着左丞相王綰髮聲,幾位與儒家相善的公卿也跟着開口進言。

殿尾的諸位儒生博士早被這事情嚇傻了。

好在博士僕射周青臣算是個機靈人,他撲到殿中,叩拜大哭道:“臣昧死以言陛下,吾等儒生絕無復辟封建之心。”

“是也,吾等絕無反對郡縣,復辟封建的想法。”

“吾等並未以古非今,還請陛下明鑑!”

一羣儒生連忙跟在周青臣身後叩首乞求。

淳于越目光呆滯,被身旁的同僚按在地下。

廷尉廢除周禮這個提議,簡直將他們嚇壞了。

帝榻之上,秦始皇面色漠然,冰冷的看着殿中羣臣。

那羣儒生博士拿出“同姓不婚”的周禮,來反對婚禮之事,讓他感到頗爲憤怒。

竟然有人敢反對皇帝的詔令?

他徵辟這些儒生來任博士,只是作爲一個工具使用。

如今這些工具竟然有了自己的意志,還敢來反對自己,這自然是他不能容忍的。

李斯提議廢除周禮之事,皇帝確實心動了。

不聽話的工具,沒有存在的必要。

但緊接着王綰等人站出來說的話,又讓他另有考慮。

如王綰等人所說,周朝八百年,周禮對天下的影響太大了。

不說其他,就連剛剛爲扶蘇和趙佗所行的冠禮,那也是周人所創制,是周禮的內容。

除此外,如今秦國所通行的婚禮、葬禮、祭禮,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食禮、交際禮等種種東西,都是來源於周禮,雖有變動,但大體都是依照周禮來行。

如果廢除,是廢除全部呢,還是部分保留?

若是廢除周禮,那又用什麼來代替呢?

除此外,如今天下初定,六國之地並不安穩,趙佗所建言的遷徙六國貴族之事纔剛剛開了個頭,如果在此時廢除周禮,那絕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平白生出波折。

而至於李斯之所以建言廢除周禮,是打着怎樣的想法,皇帝心中也是清楚。

秦始皇是一個重視實際利益的君主,一番思索後,他自有決定。

看着趴在殿中瑟瑟發抖的諸位儒生,看着滿臉誠懇的王綰等人。

皇帝淡淡道:“諸儒生濫用博士之權,以古非今,今日起博士官職不得上殿,日後非朕所命,不得參議國政。”

“至於廢周禮之事,諸卿再議之。”

此話一出,殿尾儒生博士滿臉苦澀,而那些陰陽家、名家、墨家博士則是恨得咬牙切齒。

這羣臭儒生,管不住的臭嘴可真是把大家害苦了。

他們這些諸子博士話都沒說一句,就平白遭受牽連,被剝奪了上殿和參政議政之權,真是要將人氣死。

王綰等人鬆了口氣。

以皇帝的脾性,既然說廢周禮之事讓諸卿再議之,那就還有商量的餘地。

李斯眼中泛起笑意。

周禮的影響有多大,他自是清楚,想要憑藉此事一口氣將周禮廢除,那自然是不可能。

他李斯只是區區廷尉,又不是丞相,上面還有王綰等人壓着,當今天下的形勢也不算穩定,所以讓皇帝直接廢除周禮的可能幾乎沒有。

“除非再過十年,天下砥定日久,而我能成爲丞相,權勢日重,這些儒生再犯個大錯,或許就可以一擊而滅之,焚詩書而絕百家,從此天下唯法而已。”

李斯心中暗暗嘆了一聲,不過眼中依舊是笑意瀰漫。

因爲他的目的達到了,藉着儒生搞出來的“同姓不婚”之事,讓皇帝禁止諸位博士參政議政,相當於堵住了諸子百家的嘴巴,日後的秦國還是他法家的一言堂。

而且提出廢除周禮這個恐怖的想法,哪怕沒有施行,也足以狠狠的震懾天下人。

李斯心中很滿意。

“這件事,我法家賺了。”

而此時,趙佗在聽到皇帝的詔令後,也鬆了一口氣。

禁絕博士上殿參議國政,堵住儒生的嘴巴,相當於禁言。

這結果相比於焚書廢禮,已經算是輕的了。

他的目光瞥向那羣滿頭冒汗的儒生博士,暗暗搖頭。

這些儒生在被皇帝徵辟來秦國之前,或是像淳于越那樣曾是齊國博士,又或者是各地的民間大儒,多是轉研經典,舞動脣舌,基本沒有參與政治鬥爭的經驗。

所以他們纔會做出那麼蠢的事情,不瞭解皇帝,不瞭解秦國狀況,更不瞭解他趙佗在秦國的地位,就想着以婚禮之事來搶話語權,這不就直接被李斯給一棒子幹翻了。

相比於李斯這個在秦國朝堂奮鬥了二十多年的老手,這些儒生簡直白的像是一張紙,遠遠比不上他們那些在後世官場叱吒風雲的徒子徒孫。

“被李斯干翻了也好,免得日後再分不清情況就胡言亂語。”

趙佗笑了笑。

有這些儒家博士的下場在前,想來他結婚之事,再無人能夠阻止了吧。

“要結婚了。”

他低語着,眼中閃過期待。

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714章 火藥第798章 餘衆第170章 雜牌軍第258章 秦王怒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766章 血祭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783章 組隊第504章 黑龍幣第161章 屠睢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843章 權力第720章 還都第12章 舞陽相召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776章 雨季第775章 自強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58章 義兵論第356章 東陽陳生第754章 定閩第783章 組隊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800章 說媒第195章 歸詔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25章 問對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356章 東陽陳生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473章 齊亡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580章 渾身是膽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53章 燕策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780章 搏象第804章 前奏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706章 兵力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12章 舞陽相召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168章 五大夫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806章 刺樊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80章 投石機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93章 燕丹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19章 公主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485章 老匹夫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89章 截擊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379章 越王降第685章 海東第347章 楚王出降第381章 楚亡第212章 獨立曲第352章 蒙恬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