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田氏兄弟

城中有齊卒將城門打開。

趙廣立刻派人入城,開始接管城池,同時將城中的齊軍繳械,分批送至城外的俘虜營地看押。

或許是大司馬已將城中的齊卒安撫妥當,也或許是趙佗這幾日三管齊下,恐懼誘降加上威懾的力量,城中的齊人面對秦軍入城,都表現的十分溫馴,並沒有發生反抗的事情。

但流血之事,卻是少不了。

“將軍,城中齊卒聞大司馬死,有數百人言願隨大司馬離去,皆自刎而亡。”

酈商收到城中傳來的消息後,走過來,向趙佗稟報。

“此皆乃守節慕義之士,當收斂其屍,不可輕辱。”

趙佗立在城下,目光上望。

那裡,殷紅的血順着牆面緩緩流下。

“大司馬乃世之君子,只可惜生錯了時代。”

趙佗輕輕感嘆。

天下進入戰國之世以來,戰爭皆是爾虞我詐,爲了勝利,各種奇謀詭計迭出,就沒有人會去遵守所謂的古之軍禮。

也只有齊國這種幾十年沒有戰亂的國家,在這種安逸化的環境中,方纔能誕生出田衝這種充滿理想主義的貴族君子。

只是時移世易,如今的戰場早已不是他們這類人的舞臺。

“以禮收葬大司馬,隨從死節之士,葬於其側,以全忠義。”

趙佗開口,聲音略帶傷感。

說完後,他轉身回營。

不過就在這轉身之間,趙佗眼中已是傷感盡去,有精光閃爍。

大司馬既以身殉國,甄城舉城投降,齊軍主力算是盡數落入他的手中。

他將安排好此地要務後,立刻兵發臨淄,攜此戰大勝之威,恐嚇齊王建,一舉而建滅國之功。

“立刻清點好俘虜數量,分批關押,沒有反抗者,不得殺戮刑虐。”

“傳令阿邑的蒙恬,儘快收集濟水船隻,好輸運我大軍東進之輜重。”

“三日之後,吾當率大軍,兵發臨淄,立滅國虜王之大功!”

……

狄城,位於濟水之畔。

從此處過濟水後,一路南下便可直抵齊都臨淄。

“兄長,大司馬真要舉城向秦軍投降?他手中尚有十萬大軍守城啊,怎能輕易向秦人投降!”

“之前榮兄經此過時,可是說大司馬要據城死戰,等待大王援兵的!”

城中田氏豪宅,一個年約二十的年輕人滿臉震驚,盯着案側大口吃食的男子。

田儋擡起頭,看着自己年輕的堂弟。

田橫。

經過數日疾馳,田儋已是滿面風霜,臉上盡是髒污。

他幾口吞下嘴中爛肉,低語道:“阿橫啊,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阿邑尚未失守,甄城裡的士卒軍心尚在,我們還有和秦人一戰之力。”

“但隨着阿邑落入秦軍手中,甄城後路斷絕,同時趙佗以詭計壞我軍心,城中戰卒加上輔兵雖然還有十萬之衆,卻已經是兵無戰心,人人思降。只要秦軍一攻,必定城破。”

“在這種必敗的情況下,大司馬憐惜士卒性命,不惜擔負投降罵名,舉城而相降,這是不想我齊人再多死傷。此等作爲,乃是君子之行。”

田橫卻是冷笑道:“君子?呵,什麼破爛君子,他田衝手握三十萬大軍,打不過秦人就算了,如今被秦人圍困,自當死戰到最後一刻,爲大王徵召新兵拖延時間纔是。依我來看,他這投降,不過是爲秦人立功,以保全富貴性命……”

“田橫豎子,安得胡言!”

田儋一拍案几,轟的一聲站起來。

他鬚髮皆張,如同怒獅咆哮,死死瞪着眼前的田橫。

田橫打了個寒顫,忙低頭道:“兄長勿怒,我只是憤恨於戰敗之事。如今甄城一敗,秦軍必定東進,我齊國沒有時間再招新軍,恐怕社稷危矣!”

聽到這話,田儋怒氣稍減。

略微沉默後,田儋沉聲道:“以我在戰場所見,那個秦將趙佗,不管是戰場拼殺,還是施展陰謀詭計,都絕非吾等齊人能敵。如今大司馬一敗,他定然會抓住時機,進逼臨淄。”

“彼時秦軍過狄城時,你萬不可聚族人對敵,只需跟着族中長者歸順秦國便是。他秦國覆滅其餘五國,皆沒有濫施殺戮,趙佗也非殘虐之將,只要你不反抗,絕不會有性命之危。”

田橫愣住了,他瞪眼道:“兄長,你竟然要吾等投降秦國?”

“如今齊國大勢已去,若是反抗秦人,不過是讓宗族殘破,族人淪爲死屍與隸臣。時至如今,爾等當以保全宗族爲上。”

田儋說着,站起身,欲要離去。

田橫急問道:“兄長,既然我齊國大勢已去,你爲何還要去臨淄?不如讓人將榮兄也叫回來,吾兄弟三人,共保宗族。”

田儋回頭,淡淡道:“我也是田氏子孫,齊國社稷,亦是吾之祖宗社稷。你在此保全宗族,我則入臨淄,爲君王盡忠,也不負我田儋之名。”

“更不負大司馬。”

說着,田儋轉身,大步向外走去。

他的眼中,充滿了決然之色。

他田儋,將在臨淄戰鬥到最後一刻,與大王和相邦同守田氏社稷。

……

數日後,齊都臨淄。

天空陽光高照,微風拂過大地,四處皆是春意盎然,鳥語花香。

但在這座當今天下最爲宏大與繁華的城市中,有一種名爲恐懼的情緒在四處蔓延。

整個城市彷彿都籠罩在一片陰雲中。

華麗壯觀的齊王宮殿。

年近六十的齊王建不停在殿中來回踱步,面容驚惶,邊走邊罵。

“三十萬人啊!這可是整整三十萬大軍!怎麼一仗就打沒了呢?”

“他田衝怎麼敢如此做,竟然將寡人的三十萬大軍一起送給了秦人。”

“氣死寡人了,哪怕是三十萬頭豬,聚在一起往前衝,也比他田衝要打的好!”

“而且這豎子竟然還投降了秦軍!”

“田假,這就是你選的好將軍,這就是你爲寡人挑的大司馬!”

齊王建捶胸頓足,對着殿中低頭的田假大聲咆哮,發泄着心中的怒氣與懼意。

前幾日那個叫田榮的將領帶來了濮水大敗,和阿邑被攻陷的消息,這讓整個齊國朝堂都感到震驚和害怕。

但好歹那時候,田衝還有十萬大軍守在甄城,將秦人死死的拖在彼處,算是臨淄的壁壘。

“田衝在甄城拖住秦軍,寡人立刻徵召各地齊人前來臨淄救援!”

齊王建盤算着田衝只要在甄城能拖上兩三個月,他就能再徵召出二十萬大軍。

彼時再和秦人對抗,勝負還未可知。

沒想到不過數日,田衝的副將田儋,就帶着田衝以甄城降秦的消息前來。

震驚。

憤怒。

恐懼。

齊王建在恐懼與憤怒下,雙眼已是血紅一片。

他見到前方案几上,擺放着田衝親手寫下的帛書,這讓他更感到心頭怒火澎湃,狠狠一腳踹了過去。

隨着案几被踹翻,同時也響起了齊王建的慘叫聲。

“哎喲,寡人摔了。”

他一腳踹飛案几,但因爲年紀過大,平衡不穩,同樣也摔在了地上。

“大王。”

田假回過神來,忙上前攙扶。

同時他招來殿外的侍女,一起將齊王建扶到榻上。

經過這一變故,齊王建反倒平靜下來。

他一邊讓侍女給他揉着摔傷的腰腿,一邊悲哀的看着面前的田假。

“吾弟,如今田衝降了秦人。秦軍即將兵進臨淄,我田氏社稷危在旦夕,這時候,寡人該如何做?”

齊王建感到很恐懼。

母后不在了。

後勝也不在了。

面對如此危機,他惶惶而不知所措,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弟弟身上。

田假咬着脣。

他自身並無多少才學,不過是齊王建之弟,又與四國之人交好,這纔在那場刺殺大變中,被扶上相邦之位。

如今眼見齊國三十萬大軍一戰而歿,不僅是齊王建陷入恐懼,就連他田假也是萬分的驚恐。

秦王政的詔書裡,可是點名了要交出他田假的。

田假深吸口氣,壓下心頭的恐懼,低語道:“大王,爲今之計。只能聽田衝帛書上的言語。以這田儋爲將,招臨淄之人爲兵,死守城池。同時傳令齊地諸城,再徵召士卒前來救援臨淄,共擊秦人。”

“我齊地方兩千餘里,七十餘城,說不定還能出現安平君田單那樣的人物,如此我齊國就有救了。”

齊王建皺眉道:“田儋?此人是田衝的手下,若以他爲將,會不會也和田衝一般,向秦軍投降?而且連田衝都不是秦軍對手,他田儋區區一個副將,又真的能和秦人對敵嗎?”

“太史文說,如今五國之人,在秦齊開戰後,已經重新進入齊地,其中就有不少五國軍將。他們作戰經驗豐富,還願意幫助吾等抗秦,不如就以這些五國之人爲將,或許會更好一些。”

田假臉色一變,忙道:“大王不可聽信太史文之語,之前吾等迫於秦國壓力,與五國之人翻臉,將楚之松陽君和韓之橫陽君押送前往秦國,五國之人被吾等殺戮者更是不知多少,早已結下仇恨,豈能相信他們。大王豈不見昔日五國伐齊,楚人淖齒之事乎!”

聽到淖齒之名,齊王建打了個寒顫,感覺手腳抖得更厲害了。

昔日趙、魏、韓、燕、秦五國伐齊,楚國以淖齒爲將出兵救齊。

齊湣王相信了楚人的“好心”,便以楚將淖齒爲相,統領齊楚之兵對抗五國。

結果這淖齒暗地裡與燕國商量好一起瓜分齊地,直接將齊湣王囚禁起來,一邊數着他的罪過,一邊將其殺掉。

五國伐齊之事,其實是六國共欺齊人。

最後在面臨亡國之時,齊國還是靠着齊人自己方纔復了國家。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齊國對於其他六國之人不再相信,在君王后的領導下,不參與六國之間的戰爭,這纔有了幾十年的和平光景。

那場戰爭,給齊人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對於其他六國之人懷有戒心,這也是爲什麼齊國沒有良將,卻一直不用其他五國之人幫助統兵的原因。

齊湣王之事,讓齊人明白。

外國人不值得相信,能救自己國家的唯有自己人。

如今見田假拿出淖齒的案例。

齊王建也想起了自己大父齊湣王的下場,立刻搖頭道:“吾弟說的是,五國之人不能相信,田儋好歹是我田氏宗族,此齊國社稷,亦是他的祖宗所在,想來不會背叛寡人。”

田假這才鬆了口氣。

兄弟兩人又商量一番,最後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準備暫時依照田衝的安排來做。

半個時辰後,相邦田假走出齊宮,向自己的馬車走去,欲要先回府邸,再尋人商議。

田衝的那位副將田儋和其兄弟田榮,都在他的府中等待。

齊無良將,大司馬田衝已經是齊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統帥了。

如今隨着甄城大敗,田衝降秦之後,齊國能夠統兵的人就更少了。

田儋兩兄弟,恐怕是這臨淄城中最後的兩個知兵的齊人。

田假上了馬車,駟馬邁動腳步,車輿緩緩而動。

田假撈起簾幕,伸出腦袋,回頭看向後方的巍峨齊宮,他的心中滿是傷感和恐懼。

“齊國……看來沒救了。”

別看他在宮中和齊王建互相安慰,實際上內心深處早已知曉如今的齊國已經是到了最後的地步。

連田衝率領三十萬大軍都一戰而敗。

就憑能力還不如田衝的田儋兄弟,再帶着一羣沒打過仗的臨淄人,就想抵擋秦軍的進攻,那可能嗎?

“聽說秦人的巨砲威力絕倫,秦軍以此攻城,天下無城能擋。臨淄雖大,恐怕也撐不了幾個月。”

“到了那時候,大王或許還能像楚王、魏王一樣,保全性命。而我田假呢?恐將命不久矣!”

想到秦國那張伐齊詔書上的問罪話語,田假就害怕的直打顫。

他的名字,可是排在了第一位,一旦臨淄城破,他絕對死定了。

“大好頭顱,難道就要被秦人斬落嗎?”

田假坐在馬車上,害怕的摸着自己的脖頸。

很快,馬車停在相邦府邸。

田假剛剛下車,便有僕役前來稟報。

說是城中有外來富商名爲陳馳者,求見相邦,並有刺奉上。

刺,便是後世所謂拜帖名片。

田假皺眉,開刺而看。

下一刻,他雙目大睜。

“此人能救我性命也!”

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560章 兵貴神速第85章 追擊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26章 賜爵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4章 熟人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129章 范雎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689章 遷令第78章 公輸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56章 攻心第34章 入伍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06章 秦楚宣戰第169章 戰績第11章 此乃肉也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184章 商亳第724章 盟友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682章 審問第753章 反目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793章 平甌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7章 秦軍大營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78章 蛙部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178章 戴氏第220章 新思路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230章 橘子第658章 異獸真身第7章 秦軍大營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740章 後手第57章 秦無忌第777章 老卒第356章 東陽陳生第73章 迴應第4章 荊軻第710章 朝鮮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716章 近親第716章 近親第830章 名與器第820章 重用第12章 舞陽相召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706章 兵力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199章 爭心第103章 封賞第826章 反擊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187章 救援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130章 韓王死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693章 回家第39章 軍營第812章 義士第198章 李戶將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410章 趙佗賜氏第60章 鄉邑第119章 趙中郎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149章 張耳第763章 小目標第82章 開砲第808章 勝負第766章 血祭第821章 喝藥第694章 李氏第166章 陳餘第713章 日照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689章 遷令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793章 平甌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811章 口音第836章 革弊第273章 寢宮夜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