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趙佗高論

“蒙校尉遭受楚人伏擊,兵敗善道(盱眙)?”

當後續擔任踵軍的趙佗部,抵達善道以西三十里時,收到了來自前方興軍的消息。

蒙恬所部一萬人,大敗於善道。

頓時全軍譁然,秦軍將吏皆面面相覷,滿臉震驚。

“這蒙恬怎的如此無能。如今我軍形勢大好,楚國城邑皆是望風而降,那些楚軍更是一打就潰,這樣的局勢,他怎麼會敗?”

“聽說這位蒙校尉是第一次上戰場,之前淮陽大戰,他也是打的順風仗,這是第一次當主將領兵呢,說不定此番就能看出他的能力不行。”

“或許是遇上項燕主力也說不定?”

……

種種疑惑傳遍全軍,雖然士卒們當面不敢議論,但私下裡還是會說出一些鄙夷的話語。

自從秦軍淮陽大戰以來,一路南下東進,皆是勢如破竹,不管是在淮北還是淮南,每一戰都是戰必勝,攻必克,從來沒有一路秦軍出現過敗績。

蒙恬這一敗,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說着,趙佗不由笑起來。

“這真是天險絕地,蒙恬敗得不冤啊!”

“這裡應該是後世的洪澤湖一帶吧?”

他剛纔說的不是假話,也不是在貶低自己安慰蒙恬,而是真的拿眼前的葦道沒有辦法,換成他帶領興軍的話,多半也得被楚軍偷襲重創。

那項燕倚老欺小,搶先佔據地利來打他們這些小輩。

蒙恬。

對方不僅以大欺小,還佔據了絕對的地理優勢,這種情況,蒙恬怎能不敗。

趙佗愣了下,忙搖頭道:“蒙君過譽了,若是趙佗來領興軍,面對如此境況,恐怕也將落得和蒙君一般的下場。”

那他趙佗爲何非要頭鐵的和項燕硬碰硬呢?

趙佗駕馬在兩側皆是一人多高的蘆葦道中走了一圈,立刻勒馬後退,並指揮軍隊退到數裡外的開闊地帶,紮營結寨,做出防禦姿態,同時往四處放出哨探警戒。

趙佗立刻上前將他攙扶,口道:“蒙君請起,此番戰敗,我已細細思索,非校尉之罪,蒙君勿要自責纔是。”

“敗將蒙恬,見過趙將軍。”

想到此處,趙佗不由憐憫的看了蒙恬一眼。

此人出身名將世家,其父祖皆爲秦國上將,功勳赫赫。他更是熟讀兵書,頗有謀略,在歷史上爲秦始皇北擊匈奴,開疆拓土,其聲名威震天下,乃是秦時一等一的名將。

就連蒙恬也將目光望過來。

隨着趙佗紮下營寨,高舉秦旗,收攏潰軍,趙佗也見到了神色狼狽的蒙恬。

蒙恬雖遭受楚軍伏殺,慘遭大敗,但畢竟秦軍人數多達一萬,楚軍埋伏在蘆葦水澤中的人數也不可能太多,故而給了他逃生的機會,靠着親信死戰,他終究是殺出了一條血路歸來。

白洋澱,蘆葦蕩……

此人絕對是很有能力的,且趙佗做過蒙恬下屬,對其頗有接觸,知道他性格嚴肅認真,並非大意之人。

“諸將常言趙佗善做人,如今觀之,果真如此。此人不記仇怨,不欺敗將,反而貶低他自己,來安慰我。這般行事可謂溫雅謙遜,當可爲友矣。”

這位蒙君也是太過倒黴了一些,初次領軍就遇上了項燕這種近乎滿級的名將。

至於他趙佗,哪怕頗有智計,面對這般圮地絕處,也是無計可施,根本想不到過去的辦法。

他雖然對趙佗不服氣,認爲自己上了戰場絕不會輸給趙佗。

帳中諸將皆一臉希冀的看着趙佗。

蒙恬驚訝於趙佗竟然這般和氣,要知道他之前面對趙佗多次問好,因礙於面子而不願搭理,兩人之間生有一道隔閡。蒙恬本以爲此番戰敗後,趙佗就算不羞辱他,也會冷漠相對,哪知道竟然溫言撫慰,還以“蒙君”相稱,態度非常好。

這樣的將領,怎麼會中楚人的伏擊呢,傳遞消息的信使所說的“葦道遇伏”,又是個什麼情況,竟然能讓蒙恬在那裡翻車?

很快,隨着秦軍繼續東進,周圍的景象開始改變,趙佗立刻就理解了“葦道”之意。

在如此逼仄的道路上前行,哪怕是再龐大的軍隊也無法展開陣型,只能按照一行幾個人的長蛇隊列前進。

他很想知道,這位名聲遠播的趙將軍,面對這般境況,會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這類詞語第一時間出現在趙佗的腦海裡,但眼前的這些蘆葦水澤形成的區域,卻遠比他後世見過的那些類似場景還要極端。

就連趙佗也非常的驚訝。

“將軍,吾等如今該當如何?”

就在蒙恬心中又慚又愧之時。

那眼前的這些水澤窪地就該是後世洪澤湖的前身了。

但實則,蒙恬也常常關注趙佗的事蹟,研究過他的許多戰績。知道趙佗年紀雖小,卻是有勇有謀的智將,他心中其實也挺佩服的。

趙佗面對眼前的葦道小路,卻感覺腦袋疼。

趙將軍,想來必有高論吧?

面對衆人詢問,趙佗淡淡道:“我的看法嘛,就一個字。”

等到日後黃河改道,倒灌入淮時,這些大大小小的水澤窪地就會連成一片,成爲九州排名第四的淡水湖泊,洪澤湖。

因爲這時代人少地廣,除了中間那條彎彎曲曲的道路,供人通過外。周圍的區域完全沒有經過開發,乃是真正的蠻荒一片,蘆葦高聳,水草茂密,甚至還能在其中看到鱷魚的蹤跡。

“如今楚軍佔據地利,又剛得了大勝,必定士氣大漲,正等着吾等一頭往他們的埋伏裡鑽,若是倉促進軍,豈不是自投羅網了。所以爲今之計,我軍當以謹慎起見,在此紮營防禦,等待上將軍率大軍到來便是,屆時自有上將軍做主。”

眼見蒙恬下跪,神色慘然。

“等。”

蒙恬心中一暖,但想到自己的慘敗,他又哀聲嘆道:“此戰皆乃蒙恬失誤,一時不慎,誤中楚人伏擊,導致損兵折將。若是趙將軍來領兵,以將軍智謀,定然不會中楚人詭計。安能讓我秦國受此敗軍之辱啊!”

“這就是所謂的圮(pǐ)地啊。楚軍選擇此地與我軍作戰,正是兵法上說的'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衆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

“相比我軍的狼狽難行,楚軍則可依仗蘆葦和水澤的掩護,神出鬼沒的進攻我軍。”

打不過你,我叫王翦來就是。

蒙恬咬咬牙,在帳中向着趙佗下跪行禮,眼睛裡已經失去了神采。

這樣的陣型又恰好最容易受到敵軍伏擊襲殺,敵人不管是攻頭、攻身還是攻尾,其它地方的兵馬都無法施救,反而更容易讓大軍崩潰。

這樣來看,附近的水澤窪地定然佔地十分廣大,連綿成片,難以繞行。

“昔日,卻是我太過自傲了。“

如今想來,趙佗連泗水和甄城兩場大戰都能打贏,面對這一次善道的形勢,定然不會輕易中伏,剛剛之所以那麼說,恐怕是在安慰自己了。

他親自作爲主將,領兵上陣的第一戰,竟然是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對蒙恬打擊非常之大。讓他在趙佗面前,再也提不起傲氣。

蒙恬心中越發溫暖起來。

趙佗心中盤算,估摸着前面的善道城應該就是後世的盱眙附近。

“楚人生於江淮之間,善於水戰,如今又處於他們本土,完全佔據了地理優勢。而我秦軍大多是北人,不習水戰,此地環境簡直是天克我軍啊。敵軍主將應是項燕吧,他選在這種地方與我軍接戰,還真是眼光毒辣,老奸巨猾。”

這位身材高大的秦國將軍,如今滿臉淒涼,身上的甲冑已被污泥覆蓋,甲衣鞋履的縫隙裡還插着碎爛的水草,看上去狼狽不堪,哪有趙佗初次拜見時,所見到的威猛將軍的模樣。

秦軍如果想前往善道,一路直抵淮陰的話,就只能走眼前這條被夾在蘆葦中的小道。

等到王翦率大軍到來,再和你項燕比一個高低。

趙佗也很期待,王翦面對這般葦道絕地,又有何破敵之法?

晚上還有第三更。

盱眙地名,改成春秋時代的古名“善道”好了。

《孫子兵法·九地篇》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爲圮地。

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193章 魏亡第27章 贖罪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675章 驚弓第215章 家書第214章 李信策第99章 忠信之士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97章 爵制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675章 驚弓第106章 兄妹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550章 雙靡翕侯第721章 戰將第839章 四年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826章 反擊第679章 李兄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章 秦軍大營第223章 潁水第23章 圖窮匕見第676章 羣羊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29章 魂斷睢水第825章 變故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685章 海東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537章 守法之將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74章 熟人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71章 不更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6章 豈曰無衣第792章 戰死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76章 鬱結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214章 李信策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237章 東向第8章 李信第785章 散盟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215章 家書第111章 辭相第819章 處置第99章 忠信之士第688章 胯下第750章 內鬥第179章 自信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844章 事變第197章 換將第833章 事死第266章 呂氏淑女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145章 戰城南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223章 潁水第185章 伏兵第107章 扶蘇第737章 辦法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157章 衝殺第350章 楚王啓第27章 贖罪第550章 雙靡翕侯第676章 羣羊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64章 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