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落戶

bookmark

第28章 落戶

咸陽郊外,朝陽裡。

裡監門倚靠在里門上,正曬着太陽,摸着身上的蝨子。

“喲,逮住了一個。”

他嘿嘿一笑,露出滿口黑牙,舉起的兩指間正捏着只小小的吸血蟲。

看着蟲子扭動的模樣,他手指用力,只聽“啪”的一聲,蟲子爆炸成了一團。

裡監門露出開心的笑,嘴裡哼唱起秦地歌謠,不一會兒又從下裳裡摸了只蝨子出來。

“老丈。”

突如其來的呼喚聲將裡監門嚇了一跳,他手一個哆嗦,小蟲子趁機逃命,躥到麻布衣服上不見了蹤影。

裡監門擡頭,看到不知何時兩個年輕人站在了自己面前。

其中一人是個瘦黑青年,穿着褐衣下裳,皮膚黝黑,正拘謹的看着自己。

裡監門心生警惕,目光掃過這瘦黑青年,落到一旁的少年身上。

憑他幾十年的經驗來看,這兩人的主事者應是這不過十四五歲的少年。

只見這少年高七尺,樣貌端正,頜下無須,一雙眸子炯炯有神,光是站在那裡就顯得神采飛揚,自有一番氣度。

當然,最引裡監門注意的是,這少年頭上的包着髮髻的布,是褐色的。

證明他有爵位在身,公士!

秦國以爵位爲尊,每一級爵位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權,自然會在外表上有所體現,一眼就能讓人看出爵位的高低。

這就是商君所謂的“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最普通的無爵黔首,名如其意,就是腦袋上的髮髻外裹一塊黑色的布。

升級成一級爵位公士後,頭頂的布就要換一換,讓人知道這小子可是個有爵位在身的人,不能輕易小看。

當然,區區一級公士算不了什麼,光是這朝陽裡就有七八個公士之家,就連二級上造也有兩人。

只是裡監門見這少年公士氣度不凡,不敢小視,忙問道:“爾等何人,來我朝陽裡作甚?”

少年笑了笑,讓一旁的瘦黑青年取出幾塊木板。

“這是吾等驗傳,還請老丈檢視。”

裡監門接過楊木板製成的“驗”和柳木條削成的“傳”,瞅了眼上面的文字。

“內史咸陽上原鄉朝陽裡,名趙佗,公士爵,高七尺一寸。”

“驗”是秦人的身份證,上面刻寫着每個秦人的身份信息,不僅有籍貫住址,還有爵位和身高之類。

另一塊“傳”則相當於後世的介紹信,由秦的政務部門派發,上面不僅有更加詳細的身份信息,比如註明了趙佗“貌白皙,年十五”之類,更重要的是上面有寫了持傳者出行的理由。

秦法嚴格,庶民百姓居於裡中,五戶一伍,十戶一什,比鄰而居。平日裡只能在家好好種地,不能隨意離開鄉里,哪怕是去隔壁鄉縣都是不行的。

若要離鄉,必須要找戶籍所在鄉里的裡典(同里正,秦王政時期避諱“正”字,故稱裡典)開據出行證明。

如果沒有這個證明,私自逃跑,被發現後果是非常慘的,那可是嚴重犯罪。

將陽(遊蕩罪)、闌亡(逃亡出關罪)、邦亡(偷渡出境)就是專門懲治這種行爲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罰爲隸臣妾,終生改造,再無翻身之地。

而且這種律法不僅遊蕩者本人要受懲處,若是當地地區的官吏查驗不當,都會負連帶責任。

《遊士律》規定,遊士(像張儀蘇秦之類的說客),若是在某地定居逗留,但被查出沒有攜帶官府授予的證件,所在縣的官吏要被罰一套甲。

如果他逗留時間超過了一年以上還沒被查出來,當地的官吏更要受到斥責。

在這種種律法高壓下,秦國各地對於驗、傳的查勘十分仔細,誰也不想擔責,想想當年商君被拒門外,作繭自縛的事情就可知道秦律執行的有多嚴。

趙佗的驗傳是由咸陽所發,刺秦之後,秦國朝堂以極快的速度將事情處理妥當,該追責的追責,該獎賞的獎賞。

趙佗因告奸有功,被賜爵三級,金十鎰。

不過他以自身兩級爵位將橫贖爲庶人,如今只有一級公士爵。

除此外,他和橫都入了秦國國籍,分配在咸陽上原鄉的朝陽裡中。

趙佗算是成功落戶秦國,在身份上徹底融入了這個時代,再不用像剛穿越時在燕趙之地流浪逃亡,整天過着不知生死的日子。

兩塊傳上面專門寫着讓趙佗和橫來此落戶的事情,在此之前,已有鄉上的通知傳達下來,所以裡監門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兩人的來意。

他仔細打量了一眼趙佗,咧嘴一笑,“原來是你們,且稍待,等我喚裡典過來。”

“唯。”

趙佗應了一聲,初來乍到,自然要表現的謙恭一些,儘快融入這個社會纔好。

讓趙佗沒想到的是,這裡監門並未進裡去找人,而是走到門後,不知道從哪裡找到根懸吊的麻繩,猛地一拉,就有一陣滴溜溜的清脆鈴聲響起。

緊接着,裡內巷道玩竹馬的幾個稚童歡快的叫嚷起來。

“裡典裡典,有人叫。”

“裡典裡典,有人找。”

靠門的幾戶人家院裡的土狗聽到兒童呼聲,也各自扯開喉嚨嚎叫起來。

趙佗眨着眼。

好傢伙,這小小的朝陽裡竟還有這般通信系統。

不一會兒,一個花白鬍子的老頭就從裡中走出來,他先是狐疑的打量了趙佗和橫一眼,接過裡監門手裡的驗傳看了起來。

“趙佗,橫是吧。”

裡典把驗傳交還給趙佗,說道:“之前鄉部已有令來,你們跟我走。”

“多謝里典。”

趙佗連忙拱手相謝,一旁的橫身子略僵硬,見趙佗使眼色,纔不情願的跟着拱手。

他作爲土生土長的趙國人,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皆是憎恨秦國秦人,如今雖然在趙佗的洗腦下慢慢接受了秦國將兼併天下的事實,也願意放下仇恨好好生活,但一時間還是很難適應。

裡典看趙佗氣度不凡,再加上所持咸陽處親發的傳符,料定對方身份不一般,不敢拖延,很快就帶着趙佗進入裡中深處,指着一處宅邸道:“此宅本是裡中公士所有,因犯律被罰沒,如今便是你的了。”

“唯。”

趙佗打量着眼前的屋子,打量着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的第一個家。

我趙佗,也有家了。

秦時實行避諱,如秦王政時稱“楚國”爲“荊國”,避其父“子楚”諱。

同時避“正”諱,秦簡中稱里正爲“裡典”,同時改“正月”爲“端月”

《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某裡典甲詣里人士五(伍)丙”。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二世二年端月。”司馬貞索隱:“二世二年正月也。秦諱‘正’,故云端月也。”

同時《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書》中幾處遇到“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

(本章完)

第751章 穿雲箭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157章 衝殺第499章 尚公主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736章 策略第573章 秦宮決策第193章 魏亡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457章 勇追窮寇第781章 剋制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234章 壽春城第75章 攻薊第33章 購物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197章 換將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182章 寬宏第13章 豎子陰險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691章 煉氣第245章 降計第162章 戰後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547章 獵手獵物第135章 大梁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31章 少女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715章 科技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350章 楚王啓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89章 截擊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700章 勾引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193章 魏亡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54章 升爵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0章 首級第720章 還都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758章 賜子爵第701章 張蒼第215章 家書第775章 自強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249章 蘄邑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804章 前奏第749章 陽謀第115章 賦稅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171章 治兵第78章 公輸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709章 昭武第793章 平甌第134章 東行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229章 喜報第764章 蠶食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705章 身毒第762章 南越王第823章 覆滅第164章 秦寇第4章 荊軻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72章 立威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83章 甘棠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644章 博浪沙第25章 問對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676章 羣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