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賦稅

第115章 賦稅

在通往上原鄉朝陽裡的道路上,一輛獨輈車緩緩行駛。

車上染着黑色的漆,顯露出秦人簡樸壓抑的性格,兩匹馬一黑一紅,在御者的操控下,邁動馬蹄穩步前進。

“有公車坐就是好,不僅省錢,還舒坦。”

趙佗坐在車輿中,全身放鬆。

據他所知,秦王政滅魏的事情要到明年春耕以後了。

秦國計劃在明年秋收之前,速滅魏國,待到秋收之後便可徵發大軍南下伐楚,準備在極短的時間裡搞定魏楚兩個大國。

這樣的攻勢十分兇猛,昭顯出秦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種極度自信的情緒中。

數年之內就攻克了韓趙燕三國,堪稱舉世皆驚,怎能不讓人驕傲自滿。

雖然趙佗被李信點名帶去伐楚,但此事還十分遙遠。

趙佗現在的想法就是先走一步看一步,好好過完年再說。在拋開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思想後,他整個人徹底輕鬆了下來。

順着車窗往外看去,趙佗見那通往鄉邑的道路上,全是些挑着竹筐扁擔的農夫,竹筐裡面裝滿了今年收穫的穀子,遠遠看去黃燦燦一片,十分惹眼。

“交賦稅啊。”

趙佗微微點頭,周朝的歷法,是十一月過年。

但秦國走的是一條特色道路,國內實行以建亥孟冬爲歲首的顓頊歷,也就是每年的陰曆十月一日爲大年初一,十月份就要過年。

在這種情況下,官府就要在九月份收好百姓的租稅,到了十月份時進行上計評判工作,也就是所謂的“稅租九月而具”。

趙佗的目光從道路上的行人臉上掃過,看着他們滿是憂愁和無奈的神色,亦不由心生憐憫。

就像扶蘇在偏殿裡說的,自秦王政十一年,派遣王翦、桓齮攻打趙國開始,十年之間秦國連年征戰,攻趙五次,歷時九年纔將趙國掃滅,中間還覆滅了韓國,之後又馬不停蹄北上伐燕。

看似戰果豐碩,秦威煊赫,向天下人昭顯了秦人的兇猛剽悍。

實則背後是無數關中子弟的血與骨堆出來的,秦國大軍雖然也會徵召佔領區的六國之人,但真正的精銳主力還是本土的秦人啊。

連年戰爭,不僅讓關中秦人死傷衆多,關中農田更是有許多荒蕪。

比如趙佗這支伐燕的部隊,冬天出去,秋天回來,大批青壯年直接錯過了春耕。還有王翦之前率領的滅趙主力軍,更是連續兩年不沾家。

關中水利雖好,農田雖然肥沃,但在這麼多壯勞力缺席的情況下,田地裡的收成又能有多好呢?

收成不好歸不好,但該交的租稅口賦也是一分都不能少。

秦人要交的賦稅,首先就是按人口徵收的口錢算賦。

到漢初時,人在十五歲以上到五十六歲之間都要出賦錢,每人每年徵收一百二十錢。

秦的口賦要重於漢,雖有邊遠貧窮地區會降到四十錢的額度。但在廣大內地,人均往往在一百二十錢以上,多者甚至能達到一百八十錢,五口之家,一年就要交出九百錢的口賦,十分嚇人。

秦謠有云:渭水不洗,口賦起。

指的就是渭水邊冤死者的血肉還未洗乾淨,口賦又來奪人性命。

在秦昭襄王時甚至實行小孩都要繳納口賦的制度,導致秦人在聽聞親戚友鄰家中有人去世的時候,便去祝賀,聽聞親戚友鄰家中有孩子出生時,就去弔問。

此爲“賀死吊生”,一切皆因口賦而起。

所以就衍生出一些貧困的黔首,殺子抵賦的風氣。

拿不出錢交口賦,那就把孩子殺了,這樣一來就能少交一份錢。

秦律規定父母殺子要“黥爲城旦”,但又“非公室告,勿聽”,不知是否也有這個因素。

秦律中還有一條“其子新生而有怪物其身及不全而殺之,勿罪”。

意思是你生下來的孩子如果是個畸形兒,長得和怪物一樣,就可以正大光明將其殺死,這不屬於犯罪。想來也有多一個孩子就要多交一分口賦錢的緣故吧。

固定的口賦之外,有時還會增加雜賦,屬於臨時增加的額外科派,那個更爲要命。

當然,除了按人頭算的口賦,最主要的是按田畝數徵收的田租和芻稿稅。

其中芻稿稅按法律規定是一頃田芻3石,稿2石。

所謂芻稿,就是農作物的秸稈,用來充當馬匹的飼料和燒火的燃料,在這年代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

芻稿都還好,畢竟人不能食,真正要命的是田租。

秦國的田租並不是按後世百分比繳稅的方式計算,雖然說是“什稅一”,但在實際徵收的時候,並不是按照你自家田裡的糧食畝產量來收取十分之一。

而是官府根據一定範圍和時間的糧食產量計算出一個平均數,依照當時的田租率確定每畝徵收田租的標準數量,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爲每戶人家的田地肥沃貧瘠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人分得上田,有人分得中田,還有人分得下田。

上田者能畝產6石,中田者畝產4石,下田者畝產才2、3石。

在這種情況下,卻要繳納同樣數值的田租。

上田者自是綽綽有餘,那些分得下田者卻何其悲苦。

而且還有兩個很嚴酷的規定,一是“無墾不墾”都要交稅,地就在那裡,不管你種不種田,都要按畝數繳納規定的田租。

第二就是“地數未盈,其稅必備。”

不同於以前完全根據土地的多少來收稅,在這項規定下,哪怕伱一戶人家沒有授足一百畝田地,都要按照有田百畝的額度來繳稅。

你就算家裡只有十畝田,也得繳納一百畝的田租!

是以貧者避賦役而逃逸,富者務兼併而自若。

趙佗看到路上有人竹筐裡的穀子掉到了泥土中,那人忙跪在地上,從土裡將一粒粒糧食撿起來,吹去塵土,小心翼翼的放了回去。

“黔首生活苦啊。”

趙佗有些難受,坐回車輿中,不願再看。

他又想起那一日在秦宮偏殿中的答話。

秦王政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他的眼中是整個天下,偉大的帝王高高在上,卻看不到腳底下卑微求食的黔首庶民。

趙佗不敢忤逆他的意思,說出秦王政喜歡的想要的答案。

但在趙佗的心中,統一天下自然很重要,華夏必須一統。

但這些黔首庶民又何嘗不值得重視呢?

來自後世的他,最清楚這些庶民黔首所蘊含的力量。

“我既來到這個時代,不該只是爲自己求得一世榮華,也該爲這時代的庶民帶來改變。”

趙佗喃喃自語,他的心,在這一刻豁然開朗。

《通典·食貨》:舍地而稅人,地數未盈,其稅必備。

《睡虎地秦簡·田律》: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頃入芻三石、稿二石。

參考相關論文:黃今言《秦代租賦徭役制度研究》、於琨奇《秦漢糧食畝產量考辨》、陳星宇《戰國秦漢糧食畝產問題再探》

(本章完)

第677章 自剄第112章 定策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187章 救援第32章 黃金第167章 地勢第205章 楚動第830章 名與器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791章 反釣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254章 鎖定第250章 銍邑第771章 擒王第680章 傷勢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768章 糧食第206章 秦楚宣戰第49章 斬將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97章 爵制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717章 婉拒第249章 蘄邑第125章 劍履上殿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68章 善後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687章 勢力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788章 家園第223章 潁水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85章 追擊第267章 兄弟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787章 詛咒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317章 重走豐沛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78章 戴氏第59章 督亢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177章 名聲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9章 你跟我來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119章 趙中郎第40章 巡營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703章 懷孕第179章 自信第448章 三十萬齊軍第157章 衝殺第839章 四年第325章 隘路七壘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834章 帝崩第568章 蘇迦莎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499章 尚公主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832章 絕症第827章 回都第228章 車騎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410章 趙佗賜氏第157章 衝殺第24章 荊軻刺秦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69章 高漸離第696章 外孫第663章 趙佗真意第759章 梅氏第99章 忠信之士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174章 桓軍侯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751章 穿雲箭第746章 劉羽第687章 勢力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37章 與子同袍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451章 城濮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