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願意

第10章 我願意

進入深秋後,草木枯萎,夜風淒涼。

趙佗跟在荊軻身後,緩緩走於亂木草堆中,乾枯的樹枝在腳下發出“吱呀咔嚓”的聲音,在這幽寂的夜晚顯得格外滲人。

趙佗心頭忐忑,不僅是因爲他感覺到荊軻看他的目光不一樣,更重要的是,他心頭藏着自己的秘密。

終於,荊軻停了下來。

他們走到一處低矮的山丘上,目光眺望遠處的宏偉城池,殘月的光灑落在兩人身上,在後方勾勒出兩道狹長怪異的影子。

荊軻驀然轉身。

趙佗嚥了口唾沫,雙手緊緊握拳,做好反抗的準備。

他臉上擠出一抹笑:“不知荊卿喚小人前來,有何吩咐。”

荊軻面無表情,沒有說話,狹長的雙目靜靜的盯着趙佗,那目光如刀似劍,在他的身上掃視。

趙佗被看的頭皮發麻,但緊接着心裡有一股火焰在燃燒。

“不行,不能在他面前示弱。一旦示弱,對方就會更加肆無忌憚,不管他想做什麼,今晚最多一死。乃公怕他個鳥。”

在秦軍大營時出現的穿越者自信再次復甦。

趙佗擡起頭,面容鎮靜,目光與荊軻對視,絲毫不懼。

果然沒有看錯!

荊軻嘴角微微上翹。

此子在秦營中不懼兵威,如今在我注視下更能神態自若,是個身負膽氣的人。

再聯想到眼前少年被韓南誣陷時,慷慨辯解條理清晰的模樣,荊軻心中越發滿意。

身負常人少有的膽氣,又沉穩機敏,這樣的人才能託付大事。

一念至此,荊軻的目光變得柔和起來。

趙佗察覺到荊軻的變化,心中發毛。

這荊軻果然如傳言所說,喜怒無常,一會目光像是餓虎食人,一會又如水般溫柔,真讓人難以預測。

“你可看到那邯鄲城頭懸掛的頭顱。”

荊軻終於開口,但說的話卻讓趙佗摸不着頭腦。

趙佗眺望邯鄲城,殘月光芒下,城池籠罩在一片朦朧中。他除了一團大黑影,什麼都沒看到。

趙佗點頭。

好在荊軻也不需要趙佗回答,他自顧說道:“三日前,平原君庶子在邯鄲城中爲亂,勾連趙國大族十三家,欲驅逐秦軍,重奪邯鄲。但這一切都在秦人預料中,不過半日便被鎮壓。”

“平原君的族裔被盡數誅戮,受此牽連的趙人共有三千二百餘,全都被秦人斬殺於邯鄲東郊,血流滿地,頭顱成山。”

“邯鄲剩餘的趙國公族被扣押,據說要遷往蜀地。”

巴蜀之地,雖有田土肥沃的成都平原,但地處偏遠,蠻夷交錯,再加上氣候飲食與中原大不相同,被流放到那裡,對許多貴族來說是件非常悲慘的事情。

他趙佗,根子上也是趙國公族。

所以他在趙國滅亡後不敢回邯鄲,身份太敏感了,一旦出事,絕對會受到牽連。

“荊卿要將佗交給秦人嗎?”趙佗冷靜問道。

“哈哈哈……”

荊軻大笑,揮動袖擺,一改往日沉穩的姿態。

“我荊軻遊於列國,結交豪俠壯士,重信輕利,一諾而必成,豈會行此背義之舉。”

“若將我的御手交給秦人,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那我荊軻還有何面目立足於世。”

趙佗知道荊軻說的是真的。

這時候的人,價值觀和後世大不相同。

特別是遊俠羣體,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專赴士之危厄”,這就是後世俠義文化的源頭。

看看那夾在忠義之間,約刎頸之交共赴黃泉的樂成。甚至就連韓南也並非純粹背叛,而是爲了復國仇,雪國恨,纔會做出背義之舉,事敗之後,他也慨然赴死,毫無偷生之意。

至於荊軻,他爲太子丹一諾,明知刺秦必死,但毫不畏懼,慷慨而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俠”!

荊軻或許會殺趙佗,但不會出賣趙佗,那種行爲與他的信念背道而馳,這也是趙佗敢向荊軻泄露自己趙國公族身份的緣故。

“多謝荊卿。荊卿救命之恩,小人必不敢忘。”

荊軻笑了笑,他話鋒猛然一轉,目光直視趙佗。

“趙佗,你亦是嬴姓血脈,趙氏族裔,如今國亡族滅,有何感觸。”

原來如此!

趙佗有些明白了,荊軻這是要試探自己的立場。

略微思索,趙佗腦海裡回憶着橫滿臉憤怒的模樣。

“秦人暴虐,殺戮無辜,秦王更是狼子野心,欲吞併天下。他們毀我祖廟,滅我社稷,我的親族死於戰爭中,天下之大,已無佗立身之處。我對秦人,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那若是給你一個復仇的機會,伱可願意復仇。”

荊軻圖窮匕見。

趙佗嚥了口唾沫,感受着那溫和中帶着冰冷的目光,頭皮發麻。

荊軻的問話絕非無的放矢,但趙佗這時候有拒絕的餘地嗎?

“佗自是願意。”

“很好。”

荊軻微笑着,走過來將趙佗的手掌握住。

“好一雙善於駕車的手,不愧是造父的後裔。只是不知這雙手持劍殺人是否鋒利。哈哈哈……”

荊軻大笑着離去。

感受着手掌處殘留的餘溫,趙佗身體微顫。

“莫非……他是想……”

趙佗連忙搖頭,把那個大膽的想法從腦袋裡驅逐出去。

荊軻再瘋狂,也不可能臨陣換將吧。

趙佗深吸口氣,跟着荊軻的背影走回營帳。

至於趁這時候逃跑?

趙佗倒是想過,但馬上就否決了。

別說他能不能趁黑逃走,並擺脫荊軻等人的追擊。

就說因爲平原君子孫作亂的緣故,邯鄲城周圍設立了不少秦軍崗哨,亦有許多騎兵來往巡視,幾乎封住了所有的交通道路。

趙佗可沒信心在這種天羅地網中逃掉,若是被發現,絕對沒有活命的機會。

回到營帳,趙佗猶自想着荊軻的話,輾轉難眠。

到了第二天,有秦吏從邯鄲城中出來,爲使者車隊補充消耗的糧草。

之後,車隊便繞過邯鄲城,向着咸陽方向行去。

趙佗手持轡繩,馭車而行,他雖努力駕車,但思緒卻難以自持的飄飛。

不僅是因爲荊軻昨晚的試探,更因爲他今早發現秦舞陽看自己的眼神不對了。

除了舊有的嫉妒和厭惡外,還多了一絲殺意。

(本章完)

第164章 秦寇第67章 燕人第826章 反擊第53章 燕策第43章 閱兵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693章 回家第702章 秦數第201章 尉繚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113章 楚戚第727章 建議第38章 出征第720章 還都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696章 外孫第188章 大潰第127章 範義第711章 滅國第106章 兄妹第163章 軍令第145章 戰城南第63章 孤信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202章 白氏女第115章 賦稅第801章 投降第22章 鹿鳴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8章 義兵論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112章 定策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504章 黑龍幣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99章 忠信之士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96章 驕心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813章 血仇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252章 符離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819章 處置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380章 見熊啓第40章 巡營第798章 餘衆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102章 凱旋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193章 魏亡第504章 黑龍幣第165章 民心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133章 五百主第696章 外孫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745章 產蟲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644章 博浪沙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192章 樑崩第742章 從軍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101章 虎符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161章 屠睢第785章 散盟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2章 宴飲第228章 車騎第12章 舞陽相召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750章 內鬥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723章 核心第787章 詛咒第227章 悔意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130章 韓王死第701章 張蒼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195章 歸詔第14章 舞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