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始皇東巡

翌日一大早,扶蘇跟上郡郡守溝通好之後,便前往上郡西北方向,靠近河南地(河套平原地區,非今日河南)的地區查看此地徵兵情況。

如今整個河南地,北地郡,上郡,九原郡因爲遷來大批人口,農耕發展十分迅速,近一年的時間,已經充分發揮了華夏民族種田的天賦,整個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被開墾成了良田之地。

這還是扶蘇跟各個郡守商議,保留大片草地以備養馬之用,要不然恐怕整個河套地區都被開墾成田地。

此次徵兵,不是扶蘇不想從長城軍團中篩選士卒出來之後,然後彙報咸陽。

而是長城軍團爲秦國雖爲秦國關中精銳不加,但是受秦法與“軍功受爵”影響頗深,這使得扶蘇想建立一支完全脫產的常備軍,讓軍隊成爲自己私軍太難。

於是扶蘇決定從新遷移人口中來篩選一萬人,組建騎兵兵團。

此處徵兵現場很熱鬧,郡縣給出的條件十分豐厚,此次徵調者,家中可免賦稅十年。

這使得欲報名之人浩浩湯湯,前去各地徵兵處。

扶蘇看着排着長隊前來應徵的人,形形色色都在其中,貪鄙、庸陋、輕佻、滑稽之人,是招兵不喜歡的對象,扶蘇前世便讀過很多史書,兵書,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中對於什麼樣的人可以選取,怎麼樣選取,如何根據各自能力分配每個人的職責,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在《束伍》第一句話便是“兵之貴選,尚已”。他多年帶兵南征北戰,選人謹遵“第一切忌,勿用城市油滑之人。”選兵最好的便是“鄉野敦厚之人,黝黑粗壯,堅韌耐苦”。

並且戚繼光認爲選人“必以膽爲主”,這些正應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兵貴精而不在多”。

後世歷史也驗證了此方法的正確性,李世民一千“黑甲”軍,無往不利,陳慶之白袍多次以少勝多,唐朝名將郭子儀五百精騎,所向披靡,大破敵軍史思明數萬軍隊。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羣,扶蘇走進了一些,聽到一位黝黑壯漢再跟旁邊一位老鄉談論着此次徵兵。

“聽說了沒有,聽說這次是扶蘇公子在徵兵,選上的話可以成爲秦國‘銳士’,從此家裡不用繳納稅賦,嘿嘿嘿,但願我們能被選上。”

在戰國時期便出現了長期服役的“常備軍”,例如秦國的“銳士”,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等等,這些人經過嚴格篩選,被徵調爲兵後,便成爲脫產兵。

這便是戰國時期的職業兵,這些人的家中被免除徭役田稅。是各國精銳中的精銳,也是作戰的主力。

旁邊的漢子則也跟着憨笑了起來,“扶蘇公子有能力,如今才短短一年,咱們遷徙人口現在已經如此繁榮。”

扶蘇也露出和煦的笑容,看到一切有序的進行着,沒有出什麼差錯,便未多加逗留,便趕回上郡,等待徵兵結束後,帶着這些人前往選好的山谷之地進行“騎射”,“砍殺”,“奔襲”與“遠途奔襲”訓練,使之儘快成軍,可以投入作戰。

如今扶蘇令蒙恬開出讓遊牧民族善騎者難以抗拒的誘惑,來入秦爲民,幫助訓練騎兵,當然,不會讓他們看到馬鐙馬蹄鐵,先學會他們的騎技,等這些新招的士卒學會了,便開始裝上騎兵利器,開始自行訓練。

不足一個月,徵調的一萬精壯男子便來到了預定山谷。扶蘇作爲最高統帥,自然也早早來到這裡,看着這些被選上而家庭被免除徭役賦稅的人,興高采烈的面龐,扶蘇也對此軍產生了莫名的信心。

等到扶蘇來到了山谷中一處高地,一位跟隨而來維持秩序的軍官,重重敲了一下戰鼓,人羣中的吵雜聲音慢慢變得安靜下來。

衆人看着扶蘇,扶蘇也微笑着看着這些新生力量,大聲喊出:“我是大秦長公子扶蘇,也是你們如今的統率。”

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響亮的歡呼,衆人來到這裡之後,都知道了遷徙之策乃是秦長公子扶蘇所提出的,給這些生活本來無望或者淪爲城旦、鬼薪(刑徒)之人帶來了生的希望,所以心中對這位大秦長公子都存有深深的敬意與好感。

聽到公子扶蘇的喊話,都忍不住歡呼起來,待這些人歡呼了片刻,扶蘇便笑着用雙手往下一壓,士卒會意,便停止喧囂,靜靜聽扶蘇的喊話。

“昔日胡人侵我大秦,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蒙恬將軍遵始皇帝之命,提兵北伐,所向披靡,所戰必勝,所攻必克,揚我大秦軍威,至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下面又是一陣歡呼,衆人皆知蒙恬威名,所有人都由衷佩服。

“如今秦北疆屏障,秦之強弓——長城已經建造完成,但使長城蒙恬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次跟隨扶蘇而來的長城軍護衛也面露自豪之情。

“但是,如今我們雖然可以防禦匈奴,但是匈奴還是不停在我們秋收之時,前來劫掠,雖射殺匈奴人無數,卻依然難以遏止這樣的情況。”

衆人都開始蹙眉,扶蘇所說的都是實情,衆人來到北疆安家之後,已經跟劫掠的匈奴拿着農具戰過很多次。

扶蘇看着下面的人,又喊道:“長城是弓,卻還缺少利箭,能滅匈奴者,必然與匈奴一般,可以精於騎射,你們便是大秦利箭,他日扶蘇將帶諸位長驅萬里,絕滅匈奴,你們可有勇氣!”

“有!”下面萬人齊聲吼出,聲音震徹天地。

“好!今日大家按照軍官的要求編制爲軍,明日開始訓練。”

扶蘇說完之後,便安排了人手進行編制軍陣,令萬人爲軍,勒爲五軍,軍兩千人,;伍和爲什,什合爲百,百合爲千,千合爲萬;左合爲右,後合爲前,前後左右和爲中而提與帥。

待到訓練成爲一知相應,一氣相貫,如億萬絲爲一繩時,便可征戰四方!

一切都是按照有計劃的進行中,可是還是一封咸陽右相馮去疾的來信使得扶蘇心臟提到了嗓子眼。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日,始皇外出巡遊。令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

第九十六章 勸說董翳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三十四章 章邯進攻第十九章 槐木對弈第一百一十四章 劉季入關第四十八章 再見趙基第七十二章 定秦二劍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蘇指婚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國使者第八十六章 嶺南任囂第六十一章 扶蘇帶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六章 匈奴情報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姜驚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扶蘇賜姓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落幕第三章 扶蘇之妻第三十三章 沛縣起事第四十四章 范增韓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雙方佈置第一百六十二章 陳平之言第二十八章 風雲涌動第三十四章 章邯進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烏騅第一百六十二章 陳平之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蘇造紙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烏騅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第一百二十二章 欲行造紙第二十二章 項籍名羽第一百五十八章 扶蘇求賢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爭辯第七十五章 敗後劉季第八十五章 陳平心志第五十九章 敲定路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攻克燕趙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紙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發兵攻劉第九十七章 王陵歸劉第九十章 見司馬欣第三十四章 章邯進攻第九十一章 趕赴武關第一百三十章章 開議國制第八十章 斷後之卒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中雪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激烈辯論 求一下首訂,推薦票第七十六章 攻克平陰第七章 相見蒙恬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邦勢危第一百一十二章 雙方佈置第九十九章 子嬰之憂第五十七章 評議始皇第一百七十七章 設置太學第五十九章 敲定路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九十八章 劉季逼關第八十九章 扶蘇之憂第八十九章 扶蘇之憂第一百九十七章 韓信滅齊第一百八十三章 劍穿呂姜第七十八章 鐵騎風采第九十一章 趕赴武關第一百零六章 秦楚決戰(二)第六十二章 劉邦西進第一百零八章 秦楚決戰(四)第二十八章 風雲涌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產子第六十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爭辯第九十六章 韓信之喜第一百六十九章 軍品九級第四十四章 范增韓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中雪災第四十六章 打壓項羽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問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信首戰第四十章 咸陽恐慌第五十六章 立戰士碑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邦勢危第八十九章 扶蘇之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獎勵生育第六十七章 秦軍披靡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四十章 咸陽恐慌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韓信滅齊第一百六十四章 扶蘇賜姓第十五章 羣臣皆驚第一百七十三章 食品之法第五十八章 謀議行軍第八十六章 嶺南任囂第四十六章 打壓項羽